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城)镇 > 城关镇 > 石桥镇

石桥镇

石桥镇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镇

一、 行政区划

石桥镇下辖石桥社区以及石桥村、培中村、塘蓬村、永安村、奇冲村、廉溪村、胜利村、寒水村、务平村、学田村、泗歧村、东挂村、湾岛村13行政村;244个自然村,365个村民小组。

石桥镇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位于苍梧县北部,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1°32′23″,北纬23°50′42″。东毗封开县、怀集县,南接梨埠镇,西连六堡镇、昭平县,北通沙头镇、贺州市,距梧州市区53公里。是苍梧县县城,是苍梧县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二、 自然地理

石桥镇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3°50′42″ 东经111°32′23″,全镇总面积248.6平方千米,东毗封开县、怀集县,南接梨埠镇,西连六堡镇、昭平县,北通沙头镇、贺州市。

石桥镇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

主要山峰:东袍岭、马鞍山、古揽山、龙岩山。

最高山峰东袍岭,海拔713米,还有莲花山、公鸡顶、陈岭顶、独松岭等,海拔均在400米以上。中部有7座石灰岩山峰,其中以龙岩著名

石桥镇有十一种矿藏,蕴藏量一亿吨以上。矿产资源有石灰石、重晶石、白云石、黄金、磷矿、磷赤铁等,其中石灰石储藏量达8000万吨以上。

森林资源

截至2010年,森林蓄积量40.5万立方米。林地221827亩。

水资源

东安江贯穿全镇,多年平均流量18.1亿立方米。 在塘蓬村附近建有交刀水库,水库总库容263万立方米。

三、人口

全镇总面积248.6平方千米,总人口67808人,辖13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

四、 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4.21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8亿元,企业总收入1.2亿元,财政收入528万元,银行、信用社存款余额4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3元。

第一产业

石桥镇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石桥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俗称苍梧县北部粮仓,是苍梧县优质谷主产区。截至2010年,全镇有耕地面积36586亩,其中水田33991亩,旱地2599亩。粮食播种面积7978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66117亩;沙糖桔种植9450亩;蔬菜种植21589亩。

第二产业

1998年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32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2001年被自治区列为“十五”计划城镇发展重点镇;2003年被确认为全区20个小康示范镇之一;2004年被确认为全国重点镇;2012年被确认为全国改革和发展试点镇。石桥社区已建成水泥硬化街道15条近2公里。有各种个体、集体工商企业400多家。

2001年石桥镇主要企业有:日产10吨以上的石灰厂九个,日产20000块红砖以上的红砖厂五个,家私木器厂七间,水电站一座。石材开发为石桥镇龙头产业,现有碎石场43处,块石场45家,年产块石30万立方米以上。2001年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商住户560多家,市场三个,集市年成交额4000多万元。

2001年,镇内有年产10万吨水泥的水泥厂一家,优质石灰厂100家,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以上的镇办水力发电站一座,木器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共40多家。建设了11万伏高压输电变电站一座,开发了共140亩的镇属企业发展基地两处,其中一处50亩,已建钢筋水泥结构、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楼房两座,可供用作厂房;另一处90亩,已完成了三通一平工作。

公路:G207国道、G355国道(在建) 。

铁路:洛湛铁路。

火车站:苍梧(石桥北)站

最近的机场为梧州长洲岛机场

五、历史文化

石桥,历史悠久。秦代以前,这里属楚国。《礼记·注》云:“苍梧于周(为)南越之地。吴起南并蛮越,遂有苍梧。”

汉至南北朝,石桥隶属苍梧郡广信县。

隋朝废郡,改广信县为苍梧县,此后石桥均隶属苍梧县。镇小河上有一座石拱桥,石桥镇就是以这座石拱桥而取名"石桥"。

作为行政区域,“石桥”始终与“东安”联系在一起。同治版《苍梧县志》上册第86页载:五代、宋,置东安巡检司,驻石桥“。

民国以后,撤销东安巡检司署,石桥属东安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东安乡改为东安区,石桥属东安区辖下的东信乡、东义乡、东和乡和东平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撤区建乡,原石桥辖地合并成石桥乡和信义乡。

1949年11月25日,苍梧解放,全县设五大区,石桥属东安区辖。

桥镇自明、清以来,都是文人聚集之地。有东安采茶剧、舞狮、舞龙、舞鲤鱼、舞鹿儿、东安山歌等民间传统文艺,每年农历“三月三”炮节活动波及东安五镇。

六、风景名胜

石桥镇有“苍梧名胜“——“龙岩”、“东袍岭”、“马鞍山”、“东安巡检司衙门遗址“、”清代古民居(培中古民居群)“和“千年石拱桥”、“天后宫”、“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史贤升烈士纪念碑”、“抗日阵亡纪念碑”、”石桥老街“等数处风景名胜。

龙岩

龙岩山位于龙岩名胜风景区,为苍梧名胜。位于石桥镇街区西边约700米,内有石灰岩溶洞。洞长100米,宽60米,南北贯通,中有一洞直贯山顶,仰视可见蓝天,故称通天岩。内有小溪流过,有关帝像、刘三姐对歌台等,洞内外崖壁刻有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等达官和墨客的题咏。龙岩于1987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石拱桥

位于石桥镇街区南面,碑记“建于宋时”,石桥镇就是以这座石拱桥而取名石桥。这座桥为半圆形单孔式石拱桥,与水中倒影相衬,恰成一轮圆月。石拱桥横跨小河南北两岸,全长跨度27米,宽3.8米;桥孔圆弧跨距10.8米,距正常水面高5.8米。这座桥全部为人工凿成的石灰岩青石板建筑,每块青石板衔接口不露缝隙,整齐划一。桥面两旁有宽0.3米,高0.3米的青石条栏杆。这座石拱桥虽经历近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基本完好,桥身安然自泰,看不出倾斜或沉陷迹象。该桥已列入苍梧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

位于石桥镇中心小学校内,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门面有五围拱式门口。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中共党员杨月英、李林林(化名何美珍)、覃舜恩(化名梁琴)到此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建立党组织。同年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派庄炎林(化名张明江)、韦立仁(化名冯若瑜)到此任教,庄炎林任党支部书记,把石桥作为建立省工委预备基地,开展秘密革命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作出贡献。后因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和怀疑,民国年春,庄炎林等五同志分批撤离石桥。现尚存他们的卧室、工作室和办公桌、椅,有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图片(展览室)。中共石桥地下支部旧址已列入苍梧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七、地方特产

石桥镇的特产有:石桥山羊、石桥地瓜酸、三黄鸡、鱼眼米、寒水蜂蜜、牛辣晒烟等。

石桥地瓜酸:选用石桥独有藤蔓植物“地瓜”(此地瓜非番薯“),采用传统独特配方和现代腌制工艺技术,加入辅料精制而成。具有香、辛、酸、辣、咸的独特味道。这道小吃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食品,深受去石桥旅游的客人喜爱。

八、联系方式

镇长姓名:邓雄彬 镇党委书记:周伟春

镇政府镇:政府驻石桥镇东安街1号 镇政府电话 :0774-2930268 0774-2681102 电子邮件:cwxzfb3@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