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镇
- 所属地区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
- 政府电话 0825-7862007
- 人口(万人) 12.9130
- 面积(平方公里) 134
- 特色文化 徐氏泥彩塑、蓝采和族谱、郭子仪后裔墓群、汉陶博物馆、寂光寺、古凤寺等历史文化资源。
蓬莱镇
蓬莱镇为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蓬莱镇是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下辖镇,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西,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治。
蓬莱镇为新建大英的县城所在地,是大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蓬莱镇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西,曾是四川蓬溪县老三区驻地。
现是大英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辖火井、太吉、古柏、寸塘口、红林、红旗六个办事处,49个行政村,388个农业合作社,14个居委会,幅员面积134平方千米。蓬莱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辐射能力半径达50公里以上。
二、 自然地理
自然资源:蓬莱水资源丰富,有中型水库1座,蓄水1920立方米,妻江河横贯全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资源有岩盐、石油、天然气和与岩盐伴生的卤素。蓬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向来为粮棉主产区,素有"地上生粮棉,地下产油盐,盆中宝无限,千年取不完"的赞誉。
交通资源:蓬莱交通条件非常优越,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和省道罗桂路、蓬乐路横贯其境,六个农村办事处乡道水泥路达36.5公里。
蓬莱人民勤劳朴实,勇于开拓,勇于创新,正在为开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作山贡献。
1. 人口
总人口129130人(2017)
2. 面积
幅员面积134平方千米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2009年以来,蓬莱镇按照年初提出的“四个二”工程和“113434”思路,在农业产业化上,做到“打造四线,带动全面”。
据悉,一线是以射大路沿线为核心发展畜牧产业。08年在泉水村建好7个生猪养殖小区,年出肥生猪2万余头,年底引进业主投资5000余万元,租地160亩,建设四川森福农业有限公司生猪养殖示范基地B区,规模养殖种猪1500余头,年出肥生猪3.4万余头。09年在高桐村、虎林村建设规模化养殖小区,在北斗村引进业主投资3000余万元,租地88亩,建设四川聚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英科发繁育场,养殖种猪1000余头,年出肥生猪2万余头。二线是以蓬乐路沿线为核心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业。以梓潼村为核心区发展甜橙3000亩,七桥村发展彭湖新村等农家乐,幸福村发展兔业、核桃干果基地400亩及菌业,福寿村业主投资1000余万元,租地150亩建设宣红养殖技术有限公司。在梓潼村、幸福村、吊角楼村建设新农村示范片,在七桥村、桅杆坝村、幸福村实施“麦、玉、豆”工程。三线是以火象路沿线为核心发展种植业、休闲产业,在金湾村08年引进业主投资4000余万元,租地1000亩,建设综合立体农业开发,花卉,园林。四线是以成南高速公路沿线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余粮村、北斗村等9个村发展油桃3800余亩。在天星村建设星苑花卉。
基层建设
2009年以来,蓬莱镇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和执政能力,紧紧抓住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不断加强村级班子思想、组织、作风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该镇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按照“五个一”组织工作要求,切实抓好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已选拔了16名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致富能手、科技骨干、拔尖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使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该镇在全镇广泛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党员带头致富、党组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培双带”活动。把社会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严格按照党员标准,积极抓好新党员发展工作,全镇已培养建党积极分子143名,发展新党员38名。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了典型、表彰了一批先进。在6月26日组织召开的庆祝建党88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6个先进集体,5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综合治理
蓬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大力宣传,充分发动,认真组织城乡居民,广大干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重点治理工作,在全镇范围掀起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热潮,城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自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蓬莱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和部署,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努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镇党委、政府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在思想和行动上必须高度紧张起来,克服松劲情绪、厌倦情绪和畏难情绪。发现问题必须限时整改。要按照辖区负责原则,对照标准,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问题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内整改达标。在面上必须注意查漏补缺和点线面结合整改问题。必须全面实行包保责任制,要全方位,全领域贯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过程。督察必须加大力度,要坚持定时、不定时地明察和暗访,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单位要逗硬扣减单位目标考核分;
自09年6月12日召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会后,蓬莱镇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广播、专栏、标语、会议动员等形式,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意义,提高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截至目前,全镇已出动干部、群众300余人,清理河道44.6公里,打捞水葫芦及白色漂浮约15吨,清理河中淤泥堆积物和两岸垃圾、弃渣约5吨;打扫乡道公路33.1公里,县道路36.5公里,清理公路两侧的垃圾物、杂物约20吨,治理铁路沿线环境卫生11.5公里,出动师生500余人打扫古柏、寸塘口、红林街道办事处场镇卫生。全镇公路、铁路、水路和办事处所在场镇卫生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此项工作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城乡居民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
蓬莱镇将继续坚持优化环境的管理工程、民生工程、务实工程和检验干部的作风工程,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2. 交通情况:
蓬莱镇位于成渝两大城市中间,水陆交通便利。
达成铁路:横贯境内,在蓬莱设县级火车站两座,分别为达成铁路老线大英站(位于江南路);达成铁路改造成遂段(双线)大英东站(位于城东红旗乡)。
沪蓉高速公路(即成南高速):贯穿蓬莱镇,到成都重庆车程均在两小时以内。
205省道、乡镇公路:县内绵阳至重庆、乐至至桂花两条省级公路和五条出境公路全部贯通,16条乡镇公路和省级县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郪(qī )江水道:郪江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而过,横贯县境69公里,沿途接纳大小支流7条,在郪口汇入涪江。著名水利工程人民渠自都江堰流经县内,为大英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水源保障。
四、历史文化
徐氏泥彩塑制作技艺
2008年徐氏泥彩塑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家住大英县的徐兴国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蓬莱大乐
2007年,蓬莱大乐被正式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蓬莱大乐”作为巴蜀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被誉为“巴蜀文化精品”、“东方神乐”。
象山花锣鼓
象山花锣鼓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山花锣鼓是四川古代特色的音乐,创始于清朝,由当年象山民间鼓乐手组成‘公堂’(即乐队)开始在民间流传。花锣鼓的乐器由大锣、大鼓、大钵和四个马锣组成,演出灵活,节奏跳跃,后来花锣鼓靠家传或同族组队流传下来。
2004年5月,大英县境内发现一本清代象山花锣鼓乐谱,这是四川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且保存完整的锣鼓乐谱,全书共记录了《一顺风》、《节节高》、《挂帅》、《吊猴子》等90多首失传多年的四川古乐曲牌,象山锣鼓引起外界关注。
耍旱龙
耍旱龙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耍旱龙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安乐办事处干屏村龙王庙及卓筒井镇周边地区民间龙舞。耍旱龙的道具有石雕龙王,竹编七节龙或十节龙,竹编龙头。
五、风景名胜
蓬莱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在蓬莱设过巡检署、盐大使和县丞等行政管理机构,是四川省四大古镇之一。蓬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著名的景点有蓬莱十二景,魁山晚钟,寸塘烟波。
六、荣誉称号
2009年7月,蓬莱镇民政办被省民政厅评为2009年行风建设示范单位,是全省民政系统中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民政办。
七、联系方式
镇委书记:但成贵 镇长:张斯俊
镇政府电话:0825-7862007
邮箱:13796678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