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罗阳镇

罗阳镇

罗阳镇

罗阳镇为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罗阳镇,是浙江省泰顺县辖镇,位于泰顺县西部、西邻福建省寿宁县。东北临仙稔乡、筱村镇,东南接下洪乡、南院乡,西南与福建省寿宁县交界,西北与岭北乡毗邻。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县委、县政府驻地,镇域总面积430.31平方千米(2017年),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9个社区,常住人口94856人(2017年)。

罗阳镇下属党支部70个(总支2个),共有党员1328人,其中镇属机关单位党支部17个,党员 306人;农村党支部36个(总支2个),党员918人;企业党支部14个,党员105人。为浙江省文明镇。

行政区划

罗阳镇位于泰顺县西部,县政府驻地。辖10个社区、6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西大街。辖区地处洞宫山余脉,为千山蔓衍、峰峦重叠的山区。城区东有棋盘岩,西倚羊脑山。天关山海拔1269.5米。228、331省道过境。

二、 自然地理

1. 人口

常住人口94856人(2017年)。

2. 面积

镇域总面积430.31平方千米(2017年)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2004年工业总产值近2亿元(主要以食品、木制玩具、化工为主),地方财政收入1179.2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28元; 2005年工业总产值近3.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28元。

2004年,镇属学校包括城关中学、罗阳二中、罗阳镇小、罗阳镇二小、鹤巢小学等7所,共有教职员工424人,6990位学生。

罗阳镇建有敬老院一座,集中供养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20人,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2004年全镇落实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共366人。罗阳镇社会总产值243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2383万元。粮食总产量1212吨,水果总产量911吨,分别占泰顺县总产量的4%、59.5%。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山区地理环境,造就了厚重鲜明的人文积淀,拥有廊桥文化、茶文化、泰顺石文化、竹木文化、红色文化、民俗乡土文化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大篆刻大师之一的方介堪、温州首位状元徐奭等都是泰顺著名历史人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列入国家和省市非遗名录116项,其中“国遗”项目6项。其中“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还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浙江省第一批传统戏剧之乡”“第二批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浙江省畲族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县”“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试点县”等。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泰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以传承人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非常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编梁木拱桥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建筑样式。该技艺体系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作。泰顺境内至今较完好地保存着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木拱廊桥,是珍贵的建筑工艺遗存,被人们称为古代木结构桥梁的活化石。

药发木偶戏

药发木偶戏是泰顺当地著名的一种特色传统戏剧形式,通过烟花燃放推动木偶表演动作,民间称为“琼花木偶”,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表演时,利用火药冲力,将戏曲人物造型混合于烟花之中,焰光中木偶栩栩如生,凌空飞舞,做出旋转、翻滚、窜越等动作。药发木偶戏经常在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庆典活动进行展演。2006年,药发木偶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也是一种极具泰顺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古称“傀儡戏”,始于南宋,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泰顺木偶戏班至清末多达120多班,在头像雕刻、人物造型、服饰装扮诸方面均独具一格。泰顺提线木偶戏题材丰富,有传统剧、现代戏与儿童剧。演出风格多样,提线水平精湛,表演细腻逼真,勾、挑、提、拉,双手并用,吹、拉、弹、唱,一并俱佳。唱腔以乱弹为主,兼唱昆剧、和调(京剧)与高腔。2007年,提线木偶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碇步龙

碇步龙系泰顺独具一格的民间舞龙艺术。始创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道具用竹篾编成圆形笼子,笼外蒙以布匹并绘上龙鳞图案,节节相连,每节均装有木手柄用来把持。舞蹈从开龙门到关龙门共六十多套动作,全部动作均可在碇步上表演。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畲族民歌

泰顺畲族民歌以“对歌”(俗称“盘歌”)应景为主要形式,每逢婚嫁喜庆,或是有客自远方来,畲民们就要聚拢灶房或厅堂对歌,以歌对话,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泰顺畲族民歌可分传统民歌、革命山歌和新民歌三类。其中,传统民歌具有原真性,传承较好。传统民歌有长篇叙事歌、小说歌和杂歌三类。泰顺畲族民歌于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木偶头雕刻

泰顺木偶头雕刻技艺自南宋末年于杭州传入,明清时期达到很高水平,以“雕工精细简练、机巧构思巧妙、开相文静秀美、脸谱描绘简洁朴素、粉彩工艺细致讲究、木偶人物性格各异”而著称。其造型特点是在头像比例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和变形,线条明快洗练、舞台形象俊美,生、旦、净、末、丑,忠、奸、贤、愚各具特性。目前,泰顺木偶头有180多种造型,脸谱近300种。泰顺木偶头雕刻主要分布在罗阳镇,艺人以季桂芳、季天渊为代表。2009年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五、风景名胜

旅游景区

廊桥文化园:泰顺廊桥文化园位于泰顺县泗溪镇,总体规划面积1.09平方公里,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优美,以展示廊桥文化历史为主要发展定位,体现浙南地域风情和民俗特征,打造小桥流水、良田炊烟的世外桃源景象。园区内有北涧桥、溪东桥、陈十四娘娘庙、宋代十八学士旧址、汤氏宗祠、林家大院等多处人文景观,以及险峻高耸的将军山、泗水洄澜等自然景观。2014年底,廊桥文化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实现了泰顺县4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

氡泉景区:氡泉景区坐落于泰顺县雅阳镇承天村会甲溪峡谷中,是浙南著名的温泉治疗、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胜地,总面积5.71平方公里,距同三高速分水关出口20公里。景区最著名的景点就是“承天氡泉”,为国内罕见的高热含氡矿泉,氡泉表露水温54-62℃,含氡量21.4埃曼,具有4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极为显著的医疗、美肤和养生功效,先后荣获“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温州四大王牌景区”“温州十大避暑胜地”等美誉,氡泉国家4A级景区创建通过省级评估。

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原生态系统完整、山岳风光绚丽,森林植被结构完整、典型,山峻地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构成了独特多样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乌岩岭还是世界唯一的黄腹角雉保种基地和科研基地,被命名为“中国黄腹角雉之乡”。乌岩岭现存黄腹角雉种群数量600多只,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黄腹角雉最高种群密度区。2012年创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6年创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六、地方特产

特色农产品

三杯香

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和浙江省茶叶生产优势区域之一,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眉茶出口基地县、“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名茶之乡”。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明清时期,泰顺“黄汤”“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解放后,泰顺炒青绿茶一直作为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叶公司出口眉茶的拼配原料,被誉为“浙江绿茶的味精”,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泰顺的“三杯香”茶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三杯香”品牌价值达10.94亿元。2016年,全县茶叶总产量3200吨,总产值3.3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一,已成为泰顺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

杨梅

杨梅栽培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5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明朝弘治年间(1488-1505 年)《温州府志》载:“杨梅,泰顺尤盛”。清朝光绪年间《分疆录》亦有记载。泰顺杨梅,果实外形美观、果大汁多;成熟最早的百丈产区在6月初就能成熟(浙江省最早),最晚的九峰产区在7月下旬落市(温州地区最迟),上市期长达50多天。现有杨梅面积3.8万亩,全县杨梅产量12500吨,产值近亿元。独具特色的泰顺杨梅多次荣获“全国十大精品杨梅”“温州名牌产品”“温州市精品杨梅”等称号,在市场拥有较高的信誉度与美誉度。2015年成功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泰顺县继“三杯香”后又一张地理证明商标的国家级“名片”。

竹制品

拥有丰富的竹资源,是全省、全市的竹资源大县,目前全县竹林总面积23.3万亩,立竹量5701万株,年产竹材242万支。近年来,泰顺大力推进竹产业转型发展,竹产品从传统的餐具、工艺品、板材等制品向竹炭、竹活性炭、竹纤维等新型环保材料发展,形成竹餐具、竹工艺品、竹胶板、竹炭等产品200多种,销往欧美10多个国家。竹产品注册商标6个,各类专利技术60个。

猕猴桃

猕猴桃生长地区常年云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形成有利于猕猴桃生长的小气候条件。现有猕猴桃种植面积1.4万亩,年产鲜果7000余吨、年销售额近亿元,带动1400余户6000多人从业。注册商标70多枚,已取得浙江著名商标2枚、浙江名牌产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等绿色认证20余项。主栽品种有华特猕猴桃和布鲁诺猕猴桃,其中华特猕猴桃是本地选育的新品种,具有高维生素C、易剥皮、耐贮藏、品质优异等特点;布鲁诺猕猴桃是仅适宜泰顺主栽30多年的老品种,其他地方极少种植,具有风味浓郁、糖度高、果肉翠绿等特点。

葡萄

系国家生态县,独特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风味独特的泰顺葡萄。泰顺葡萄栽培面积960亩,产量700吨,产值1000万元。品种有寒香蜜(珍珠葡萄)、醉金香、宇选1号、美人指、巨玫瑰、夏黑、阳光玫瑰、信农笑、红提、黄蜜等10多个品种,成熟期从7月上旬到9月初,主要分布在司前、罗阳、泗溪、三魁等地,其中司前镇葡萄栽培面积占全县的70%,产量和产值占全县的80%。泰顺葡萄依托当地独特的溪流小盆地气候条件和砂质土壤,成熟早、糖度高、香气浓郁、味道清纯,深受市民喜爱。泰顺县红月亮葡萄专业合作社和左溪葡萄专业合作社有300多亩葡萄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月亮红”葡萄和 “畲乡明珠”葡萄分别获得2014和2017浙江精品果蔬展销会金奖。

小吃

小吃独具特色,源远流长。多数采用当地新鲜食材,讲究本色原味,是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泰顺小吃遍布街头巷尾和农家小院,大多是滋味厚重的民间土菜——土豆煎饼、地瓜丝团、泥鳅汤等;有的制作方法简单,有的做工讲究,比如米面层、烟熏腊兔、绿豆腐、药膳炖鸡鸭等,都是最草根的美味。品尝泰顺小吃,味蕾满足的同时,难忘的是浓浓的乡愁。来到泰顺,千万别让美食擦肩而过,徜徉美丽山水之间,更要任性享受泰顺小吃在舌尖上酸甜苦辣的跳跃。

七、联系方式

镇委书记:林伟 镇长:龚士苗

镇政府电话:0577-67588571 党政综合办公室:0577-59282625 传真:0577-67590961

电子邮箱:lyz_dzb@126.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