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镇
- 所属地区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 政府电话 0555- 6740318
- 人口(万人) 15.6
- 面积(平方公里) 114
- 特色文化 货郎担、李白墓园
姑孰镇
姑孰镇,隶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是县政府驻地。
一、 行政区划
江东明珠姑孰镇是安徽省当涂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及商贸中心。总面积1.14万公顷,总人口约15.6万人,现辖12个村、12个社区。
二、 自然地理
姑孰镇北连国家级马鞍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接省级当涂县经济开发区,省级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区座落境内,205国道、314省道、宁芜高速、宁安高铁、长江水道穿境而过。
三、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明确思路,谋划发展
姑孰镇地处县城,该镇提出了“支持全县、发展自身、工业主导、繁荣三产”的发展思路。2003年,姑孰镇争取到县委、县政府将县城东门交给该镇开发和管理的机遇,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加速县城东门开发,为该镇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05年,为呼应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利用荒坡地与县综合经济开发区联诀打造姑孰工业园,8月28日当涂经济开发区姑孰工业园动工建设。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产值8.76亿元,比上年增长40.6%;固定资产投入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9.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财政收入6210万元,比上年增长54.2%;农民人均纯收入5350元,比上年增长11%。2006年被评为全国千强镇,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多项表彰,被授予“目标管理一等奖”、“经济发展先进乡镇二等奖”、“经济发展进位乡镇一等奖”、“财税工作先进乡镇三等奖”和“农业经济发展先进乡镇二等奖”。2008年1-3月,已完成工业产值2.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82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964万元,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
加快投资,推进建设
稳步推进县城东门开发建设,使东门面貌得到显著改观。投资2000多万元的于湖路于2004年建成通车,该工程荣获市优质工程“翠螺杯”奖;投资1000多万元的提署东路一期改造工程和建材路工程于2005年底先后竣工。投资1200多万元的镇行政中心也竣工投入使用;总投资800万元的皖江钢材大市场项目已完成了改建、扩建。投资4000万元的东方置业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于湖路东侧投资2亿元的协亚高档住宅区工程已开始启动;投资700万元的提署东路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于湖路东侧及提署东路南侧500亩土地已成功转为商业用地,其中280亩土地成功挂牌出让,出让金达9000余万元。姑孰工业园累计完成各项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完成土地征用940亩,建成总长3000米、宽40米的园区道路3条,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入园在建工业项目8家,总投资2.2亿元,华业水厂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
加快经济发展
姑孰镇坚持把工业发展放在首位,明确走工业强镇之路,已形成建筑开发、金属加工、造船和服装加工四大产业。2006年完成工业产值8.76亿元,比2005年增长40.6%,工业经济占居经济总量的70%,新建、扩建了6家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总投资1亿元的安徽徽铝铝业有限公司,是安徽省最大的铝型材生产、加工基地,已于2006年11月22日投产,预计年产量超过3万吨,年产值3.8亿元,利税2000万元,成为全县工业的亮点,进一步推动该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力机床有限公司通过技改、扩建,生产能力与产品档次均得到较大提升,被省科技厅授予“高新技术企业”, 该公司“三高”数控机床被列入861重点项目,该公司生产的剪板机和折弯机荣获省名牌产品。造船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年造船能力达30万吨,万才造船厂建造的万吨海轮顺利下水,已成为我市最大的造船企业。
2018年,完成财政收入5.66亿元,增长23.6%;规上工业总产值21.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亿元,增长14.9%。新增重点培育规上工业企业3家,技改投资、工业投资分别完成1.85亿元、15.9亿元,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第三产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新增限上商贸个体工商户3家、规上服务业企业2家。全年引进项目14个,其中超亿元项目11个、超5亿元项目2个、超10亿元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54万美元,一批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招商引资
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集中全力抓紧抓实。实行招商工作“一岗双职”,层层分解招商任务,细化招商责任,招商目标和职责进一步明确;建立了班子成员挂牌联系重点企业和招商项目跟踪负责制。招商方式不断创新,成立了驻沪招商小分队,开展了驻点招商和多种招商活动,招商氛围日益浓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06年共引进新建续建项目23个,实际引进到位资金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7%,占年计划的285.4%,其中工业项目引进到位资金达2.63亿元。投资1000万元的众联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200万创业工贸有限公司,长兴新型建材厂,华仁木业有限公司及当涂朝旭玩具厂等新建项目均建成投产。新建、续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个,其中无锡高嘉钢管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南京东婷钢管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
打造工业园
为全力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争当崛起先锋,2005年初,姑孰镇党委政府决定与当涂县经济开发区联合开发、联袂打造姑孰工业园。姑孰工业园位于城东郊6公里原围屏乡政府北侧,314省道与围乌路交汇处。园区一期规划10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规划已基本完工,已有数十个项目落户园区。
农业
为稳步发展农业,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引导农民组织生产,已形成具有该镇特色的“四大基地”,即2000亩的蔬菜基地、1200亩的葡萄基地、5000亩的西瓜基地和35000亩的优抚稻米基地,每年为农民增收加入3000多万元。同时抓好示范基地建设,分别建立了优质水稻高产示范区3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区3.5万亩,优质高产水稻和油菜示范区分别获市三等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加快,关马龙腾蛋鸡养殖场养殖规模已发展到2.3万只,竹山养殖户蛋鸭养殖规模达1万只,竹山连片反季节大棚草莓种植面积达30多亩。积极发展“三资”农业,投资1000万元的安徽星际工贸公司藏汉奶牛养殖基地已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1.5亿元的佳达农业科技生态园,已于2007年元月11日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甜润米业公司成为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当涂县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甜润牌”大米被评为安徽省名牌产品。
工业经济:以镇工业集中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现有各类入园企业130余家)为工业经济发展主阵地,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现代服务业三大主导产业布局,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推进绿色、环保、高科技项目发展,奋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产城一体的百亿级园区,积极争创省级开发区。
四、 交通地理
姑孰镇地处当涂县城,位于马鞍山、芜湖、南京城市群中,南靠当涂的太白镇和护河镇,北依马鞍山银塘镇,西有长江,东为新丹博副城区, [1] 地理位置优越,区位条件较好,交通十分便捷。沪铜铁路、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宁芜高速公路贯穿境内。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40公里,距芜湖湾里军民两用机场及芜湖长江大桥均为20公里,距马鞍山长江大桥5公里。交通、通讯、给排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齐全。村级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公路均为水泥路面。
五、 社会事业
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在集中精力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姑孰镇还注重抓好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各项制度健全,形成人人争创事业的局面。卫生事业取得新进展,积极开展吸血虫防治工作,免费为全镇8170名村民进行了体检。抓好城乡低保工作,对城镇低保标准进行了调整提高,在农村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有976名村民进入低保。抓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已为3928名完全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并有657名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全力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省、市、县组织的多次考评中均取得较好成绩,全年人口出生率8.09‰,政策符合率96.1%,手术到位率100%。
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参加了全县中源杯当涂民歌大赛,选送的民歌荣获一等奖,组织参加了全县男子篮球甲级联赛,并获得三等奖。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未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全力以赴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协调处理县城开发建设中发生的一系列矛盾,没有发生群众集体上访事件。认真开展平安创建工作,我镇被命名为“平安乡镇”。扎实开展基干民兵训练、整组和征兵工作,被县政府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村村通工程加速推进,已完工29条,总长54.11公里,龙华路和香塘路正在组织开工建设。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黄山村花园小区已建设成为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整合新建了白竹、五星2所村小。重点加大了洞阳、藏汉等集镇和城乡结合部卫生的整治力度,环境卫生状况得到较大改观。
发展机遇
今后五年,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发展条件:
政策条件带来的机遇
国家“中部崛起”宏观政策和省“东向发展”、“全民创业”战略举措将为我们的经济尤其是新型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交通发展带来的机遇
马鞍山长江大桥接线高速百峰出口的预留,将为我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带来极大机遇。
工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工业集中区的建设,为我镇工业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安徽徽铝铝业的投产和二期工程的扩建,将为我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拉动作用。
招商引资带来的机遇
“全国千强镇”的荣誉,将为我镇招商引资及经济社会发展赢得更多机遇。
和谐社会带来的机遇
全镇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形成了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六、 历史文化
发土
旧时,正月初四或初八,农家带香纸爆竹到自家田里,面朝大利方向(旧历书上标有某方大利)站定,烧香纸爆竹之后,拿着铁锹,喊一声“哎!色色累。”挖一棵稻桩子带回家,供在堂屋的香炉里。这时,农家主妇向发土人奉上一碗欢团茶,以示祝贺。此俗今已不存在。
浸种
清明前后浸种。浸种的缸或盆子里要插上柳树条和1把镰刀,意思是让秧苗象柳树一样茁壮成长,让镰刀来驱除邪祟。至今尚有此俗,但仅存“报青”之意。
开张
旧时,商店开业,都要树立金字招牌,择吉开张。招牌上披红插花(挂上1条长幅红布,插上1对精制的金花)。店家焚香放鞭炮。附近的店家和亲友前来祝贺,店主备办酒席请客。商店开业还要在门前摆放花篮。
敬财神
旧时,店家有“请财神”之俗。店里设1个木制神龛,里面安放一尊黑虎玄坛神像,即财神菩萨。每月初一、十五都向财神焚香礼拜。尤其是正月初一零点的请财神仪式十分隆重。店主备三牲供品、金银实物(称为现宝),点上财神烛,焚上贡香,燃放很长的鞭炮,恭请财神爷降临。还办1桌丰盛的财神酒,让大小店员一起聚餐。此俗今已不存。
货郎担
旧时,有货郎肩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货郎摇鼓还有名堂,进村摇的鼓点是“出动,出动,出出动。”唤人们出来购货。人出来多了,货郎就高兴地摇“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建国后,交通渐渐便利,商品流通较快,货郎担已逐渐消失。
打造渔船
旧时打造渔船,桑树不能用在船头上,槐树不能用在底板上,这叫“头不顶桑,脚不踩槐”。渔船建造成功,要在船头横板里口正中的部位,挖1个浅洞,放1块大龙洋(银元),象征船入长江,如龙得水;如果没有龙洋,就放一枚顺治钱(铜钱),意思是船入江河,顺风顺水。这种做法叫“避龙口”。此俗今已不存。
七、 风景名胜
太平府文化园
位于护城河西北角,占地150亩,依托姑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有古城墙、传统民俗商业街区,沿河景观带、城隍庙、太平府衙等特色建筑,充分展示了当涂悠久的古城文化。护城河
当涂护城河开凿于三国黄武年间,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护城河,河水与长江相通。两岸绿化清新典雅,将灯光作为主要艺术元素,展现“梦幻灯光秀、魅力新当涂”的全景。
石臼湖
位于当涂县东南,总面积207.65平方千米,是一个天然的通江淡水湖泊。湖中盛产螃蟹、鱼虾、水禽、菱藕、花菜等特色产品,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称。“石臼湖”牌金脚红毛大闸蟹,古代为皇室贡品,被誉为中华“三只蟹”,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36]
谢公祠
位于青山南麓。南齐宣城太守,山水诗人谢朓因慕青山美景,筑室山南,即为谢公宅。宅前有一小池,乃谢朓所凿,四壁砖石垒砌,约半亩有余,人称谢公池,又名谢公井。池水水质甘醇,千年不竭,为姑孰八景之一,史称“元晖古井”。谢公宅旁有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西蜀道姑所建的“保和庵”,庵内供石佛一尊,高一丈二尺,石佛身躯与山体相连,系山中巨石直接雕凿而成。佛像庄严肃然、劲部嵌空,可以摇动。
李白墓园
位于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之间,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线路。李白墓园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为主题而开发的文化旅游景点,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两个景点为景区核心景点。2006年李白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甄山禅林
最初建于唐代,是一座禅宗派系丛林式的寺院,有房屋99间半,是当涂十大古寺之一。寺内建设有佛殿、斋堂、客房等房屋70余间,其中佛殿9座,请供佛像100尊。由苏南香客资助建造的妈祖阁,别具特色,使甄山禅林成为安徽省第一座祭祀妈祖女神的寺庙。甄山禅林现为当涂县政府批准的开发寺院,马鞍山市将其列入市级旅游景点之一。
叶家桥
明代桥梁,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横跨丹阳河,连接新市、丹阳两镇,在当博公路修建之前,是当涂至溧水官道上的重要桥梁。桥为青石结构5孔拱桥,长44米,高8.5米,桥面中部作花轿顶状。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清代和民国年间曾重修3次,工艺精细,气势磅礴,有“当涂第一桥”之称。
横山石门
唐代到清代石刻,位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新市镇刘山行政村,向阳水库北侧的横山短崖上,距县城东35千米,总面积约300多平方米。《太平府志》载:石门“石形环奇,洞穴盘行,固有石门之称”,远望横山,两扇天然石壁,左右排列,状若大门,县左存右毁,左侧石壁刻有“石门”二字,字径1.2米横列2.1米,落款纪年因时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志载唐时已有。
金柱塔
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千米,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塔
位于当涂县城北五里的黄山之巅,始建于南朝刘宋,现为赵宋遗物,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美坊
坐落于马鞍山市当涂县湖阳乡大邢村大巷正中,东临烟波浩荡的石臼湖。该石坊为双柱牌楼式,高7.63米,坊的正背面坊额正中镌刻两的楷书大字“恩荣”,两面横匾上均有“济美坊”三字。在坊的背面横匾两恻刻书有“直隶太平府知府丁懋儒、同知陈所敏、通判胡汝砺、推官刘垓、当涂县知县张宏纲,为弘治丑科进士江西布政使父邢珣、嘉靖壬午科乡进士福建浦城县知县邢植、嘉靖壬辰科乡进士山东省御史山东都转运史男邢址,大明万历元年酉正月吉日重立”等字样。
八、 地方特产
姑孰镇自古以来就以“鱼米之乡”著称,境内盛产水稻、油料、葡萄、西瓜、螃蟹、鱼类等农副产品,关马西瓜远近闻名,甜润大米远销上海、杭州等发达城市。
九、 荣誉称号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10月,姑孰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十、 联系方式
党委书记:刘子荣
党委副书记、镇长:吴超
联系电话:0555- 6740318
邮编:243100
邮箱:1158314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