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
- 所属地区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
- 政府电话 0559-8532760
- 人口(万人) 6
- 面积(平方公里) 108
- 特色文化 婆溪河灯;太平猴魁制作技艺
甘棠镇
甘棠镇,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是黄山市政府驻地。
一、 行政区划
甘棠镇位于安徽省南部,座落在黄山脚下,太平湖畔,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集散地和休闲度假中心,甘棠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是一个空气清新,山青水秀,气候宜人的优美山城。S103、S218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系黄山市黄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接待中心,全镇面积108平方公里,辖14个村(居)、14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万余人,镇人民政府驻地黄山区平湖西路。
二、 自然地理
(1)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甘棠镇位于黄山区中部,东经118°00′~118°10′,北纬30°14′~30°22′之间。镇境东连仙源镇,南接耿城镇和焦村镇,西毗太平湖镇,北邻龙门乡。甘棠镇政府驻地平湖西路,距屯溪120公里,距黄山20公里,距太平湖20公里,距九华山40公里,距合肥市254公里。甘棠镇境南北宽约5.8公里,东西长约18公里。
地质
甘棠镇位于黄山区中部,地层区划属扬子江地层江南地层分区,为第四纪沉积岩层。根据沉积岩自晚元古代至新时代第四纪地质时代的地层划分,其中:志留纪广泛分布于镇境内,以各色页岩为主,夹细砂岩、粉层岩,富产笔石,也含腕足类化石。白垩纪分布于甘棠至张家埂沿河两侧,形成河谷II~Ⅲ级阶地,为亚粘土、砂、砾石层。境内位于太平岩体上,为花岗闪长岩组成,形成较早。
地形地貌
甘棠镇地貌由中山、低山、丘陵及山间盆谷组合,属皖南山区的
山间盆谷区。地势呈东高西低,北东、东南地势较高,西南、西地势较低,西北为高山。山峰由花岗闪长岩构成,经长期侵蚀,覆盖层较厚,山头多呈浑圆状,坡度在15°左右,也有不少超过15°的低山陡坡地形。山间盆谷带如太平(甘棠)盆地中分布低岗,多在海拔200米以下。沿盆地水系两侧,发育I~II级河谷阶地及沿河滩地都由第四纪冲击物组成。
气候
甘棠镇地处安徽省皖南山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日照适中。春季气温回暖不稳定,雨水多,光照少:夏季降水集中,易产生洪涝,后期高温易旱;秋季降温显著,常有夹秋旱,白天气温高,早晚凉;冬季干而冷,但冻害少,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2)自然资源
水资源
甘棠镇地处黄山暴雨中心区,年降雨量较多,且有婆溪河,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为1600毫米,年平均径流量为1000毫米,地表产水年平均量约16亿立方米。年人均径流量为1.14万立方米,是全国的4倍,全省的近8倍;亩均径流为1.19万立方米,是全国的8倍多,全省的10倍多。
甘棠镇地下水资源属山区类型,多为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补贴,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以泉或渗流的方式排入河道形成河川基流,丰富的地下水形成民众凿井汲水的习惯。
植物资源
甘棠镇植物资源共有维管束植物136科410 属658种,占全省植物科的72%、属的41%、种的20.6%。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青冈栎、苦槠、紫楠、撵本、马银花等常绿阔叶林,还有罕见的天竺桂林。属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有刺楸、榉树、三尖杉、天竺桂、长序榆、粗榧、短穗竹、休宁矮竹等9种。还有保护性植物香榧、银杏桂花、樟树、皂角、术棉等几十种。境内名贵药材有灵芝、黄莲、杜仲、茯苓、黄花、人参、金银花、黄精、白术党参等几十种。
动物资源
甘棠镇分布有陆栖脊椎动物19目39科68种,其中两栖类2目5科8种,爬行类3目8科15种,兽类6目13科23种,鸟类8目13科22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3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鲵、短尾猴、苏门羚、穿山甲、豺、灵猫、鸢、长耳鹗、祁蛇、四不像等11种;属安徽省保护动物有貉、杜鹃、黑枕黄鹂、红嘴相思鸟、棘胸蛙、乌梢蛇、尖吻蝮、果子狸、猕猴等18种。
三、 经济发展
多年来,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城镇道路、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日趋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在市区不断争先进位。尤其是近几年,甘棠镇党委政府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始终以建设黄山首善之镇为目标,紧紧抓住加快经济发展这一主线,不动摇,不懈怠,上下一心,开拓进取,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创城、产业转型、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域环境整治、美丽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社会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镇域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实力不断加强。2019年克服了减税降费的困难,实现税收收入2.495亿元,超额完成任务,2019年10个村经营性收入达1315.8万元,实现村村超50万元、村均超100万元。
2019年招商引资卓有成效。以融杭为契机,瞄准杭州都市圈和长三角地区,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京、浙江等地的对接,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项目引进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新签约黄山悦朋生态庄园、黄山恒大天悦、黄山丽沁艺术酒店等项目9个,全年到位资金2.5亿元,完成预定目标的192%。工业入园项目2个,总投资达6500万元。
2019年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动摇,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排定重点项目63个,总投资104亿元。2019年完成投资38.8亿元。中通凤凰城、北海公馆、省房?千景园、绘宸五期、黄山瑞园、雅园、黄山太平土特产市场、仙源佳苑、金宸府、嘉源紫金名邸、阳光绿洲D地块、祥龙壹号院等12个项目被列入区重点项目,2019年共完成投资10.1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145%。全年完成项目征地近1100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恒大天悦、天都浦溪苑、浦溪庄园等项目的交地任务。
第一产业
2012年,甘棠镇除了建有大棚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优质肉
猪养殖基地和毛竹示范园,还新建玫瑰花基地50亩,全镇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13个。
2013年,庄里村投入95万元实施100亩蚕桑基地土地租赁、平整以及200亩高山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发壳寡糖大米、茶叶、水果、蔬菜等绿色产品。弦瑞村新建80亩山药、100亩香芋特色蔬菜基地和50亩钢架大棚蔬菜基地,组建了宜福隆蔬菜专业合作社。全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5个,家庭农场1个。
第二产业
2012年,全镇完成工业投资2.7亿元,较上年增长39%;实现工业入库税金1900万元,增长26%,其中纳税100万元以上6家;全镇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7家,其中2012年新增3家;全年引进工业项目2个,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家。
2013年,纳税5万元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16亿元,入库税金1500万元,其中纳税100万元以上7家。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新引进工业项目2个。
第三产业
2012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1.08亿元,同比增长28.2%;旅游商品
销售1320万元,同比增长22.8%;景区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同比增长31.2%;全镇星级以上酒店6家,接待床位2000余张,全年接待游客26.8万人次,同比增长8.2%;星级以上农家乐7家,接待游客32.3万人次,同比增长16.3%。
2013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12%;旅游商品销售2069万元,同比增长57%;景点接待游客21.5万人次,同比增长59.3%;星级酒店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同比增长10%;星级农家乐接待游客3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
四、 交通运输
S103、S218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各村组主要道路76条,总里程约93.73公里。镇内建有甘棠桥、密岩关桥,配有太平汽车站、城西客运服务站等。
五、 社会事业
截至2019年底,组织开展志愿服务3400余人次,累计为群众办好事600余件,如对154个小区弱电线路进行了全面规整,维修了197个无物业小区路灯和楼道灯,新增停车位1274个,仅10月以来累计投入人力2600人次,车辆700余台次,清理乱堆放2000余处,拆除违建120余处,拆除、改建旱厕近160余个,在全市社区擂台赛中荣获4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
六、 历史文化
婆溪河灯
早在清代,甘棠婆溪河岸的崔氏家族就曾举办“婆溪河灯”这项大型祭祀。由于崔氏家族家业发达,人丁兴旺,且分布范围较广,这项活动后来衍变成以崔氏族人为主,婆溪河两岸居民均可参与的民俗活动。河灯由竹篾和油纸扎成,呈荷花形状,除头灯直径约一米外,其它皆如饭碗大小。放灯这一天,人们在河滩上搭戏台,设祭桌,祭桌上摆放着三牲和时令果品,桌前置一香炉。夜幕降临后,人们纷纷带着各自扎制的河灯从四面八方赶来,头灯由牵头人(崔氏族人)扎制。活动开始时,先由牵头人宣读祭文,宣读完毕后,鞭炮鼓乐齐鸣,沿河两岸的舞龙、舞狮队随着鞭炮鼓乐翻腾起舞。同时,牵头人带领大家上香和焚烧锡箔纸钱,紧接着戏台上的节目陆续上演。节目结束后,牵头人便为头灯注满香油并点燃,紧接着其他人也为各自的河灯里注满香油并点燃,待所有河灯都点亮后,便从婆溪河大桥上游一百米处开始施放,因为这一段河水势较为平缓,各式五彩河灯放入水面后,随着水流缓缓游动,如果河灯经过大桥时全部顺利地从桥洞里穿过,即预示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沿河两岸挤满了赶来观看河灯的乡民,他们随着河灯的漂流而移动脚步,待河灯漂至下游水流湍急处,许多结婚后尚没孩子的男人都要跳到河里争抢头灯,因为据说谁抢得头灯,来年定会生个大胖小子。此民俗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太平猴魁制作技艺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产于安徽太平县(现改为黄山市黄山区)一带,为尖茶之极品,久享盛名。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名。2008年,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七、 风景名胜
钟山寺
钟山寺原名理相庵,位于兴村之西钟山山腰,清康熙年代(1622~1722)建。清咸丰年间(1851~1861)毁于兵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重建,民国28年(1939)修葺。三间两进式,前进1971年拆建学校,存后进。2004年重建前进,为三间两层楼,下层中间为大门。2012年新建大殿。
黄山区民间博物馆
黄山区民间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博物馆,该馆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镇,是黄山区民间艺人丁仍芳、丁辉父子历经多年收集、整理建成的一个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品位的历史文化展览园地。原馆创建于1999年,占地面积2032平方米,馆藏藏品多达万余件,固定展出文物3000余件。
六角楼
六角楼 又名魁星楼,1989年5月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103省道与太黟公路交汇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崔宪参照赴北京参加修建皇宫的太平艺师毕昌带回的图样建筑,八角,名太宇亭。后遭火,明崇祯四年(1631),崔应兆重建为三层六角,俗称“六角楼”。高23米,琉璃瓦顶,飞檐翘角,依次向上渐高渐收,每层脊六条均饰有麒麟、天狗、鳌鱼、天马等神兽,三层六角均有风铃,楼顶琉璃芦高2米。底座用100多块“黄山红”石砌筑,底面直径7.92米,占地67.3平方米。
程氏宗祠
程氏宗祠位于兴村,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建,清咸丰年间(1951~1861)毁于兵火,清光绪年间重建。三进,前进五凤楼式建筑。中进为祭祀大厅。后进无楼,台基高出2米左右,基前有青石栏杆,梁柱刻有人物故事、动物花草。2014年政府出资修缮。
十里山景区
十里山景区是1996年1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十里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大部分山林高度为250~500米,主要山峰有十里山、磨盘尖、雾山和密岩关等。
肖黄山景区
肖黄山景区在庄里村后,山高100米,面积1平方公里。山脊有金蟾望月、双龟争珠、神仙锯板、美女献花、神仙房、经卷房、飞度关、钟鼓石等石景。
八、 地方特产
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通常在清明前后采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芽尖,经过轻度鲜叶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或揉捻、毛火、摊凉、足火而制成。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创制于1900年,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55年,太平猴魁又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04年在国际茶博会上获得“绿茶茶王”称号。
九、 联系方式
党委书记:程永国
党委副书记、镇长:黄志兵
联系方式:0559-8532760
邮箱:15968767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