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龙潭街道

龙潭街道

龙潭街道

龙潭街道为湖南省桂阳县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龙潭街道,是湖南省桂阳县辖下街道,位于湖南省桂阳县,因境内有龙潭书院而得名。1950年为桂阳县蓉峰镇,后更名为城关镇。1965年8月,易名城关人民公社,1970年3月至4月,划出四周郊区另设城关人民公社,原城关公社复名城关镇。2012年3月,撤销城关镇设立龙潭、鹿峰2个街道。

2012年3月,辖高码头、北关、八字塘、五云观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城北、昭金、洞水、梧桐、山背、阳王6个村民委员会。设11个居民小组,55个村民小组。

二、 自然地理

龙潭街道位于东经112°13′26″~112°55′46″,北纬25°27′15″~26°13′30″。地处桂阳县西北部,东邻正和镇,南毗鹿峰街道,西与浩塘镇相连,北与仁义镇、樟市镇接壤。街道办事处驻八字塘社区,电话区号0735,邮政编码424400。

1. 人口

2012年3月辖区总人口5.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1万人,城镇化率92%。另有流动人口1.2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6988人,占51.6%;女性25312人,占48.4%。14岁以下9152人,占17.5%;15~64岁35826人,占68.5%、65岁以上7322人,占14%。2011年人口出生率5.6‰,死亡率4.7‰,人口自然增长率0.9‰。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4千米,总面积75.1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96人。

2. 面积

总面积75.1平方千米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2017年,龙潭街道实现生产总值55.69亿元,同比增长1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1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6.5%,同比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同比增长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524万元,同比增长10.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28元,同比增长11%。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有街道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处村(居)级文化活动中心33个,各类文化专业户55户;社区农家书屋9个、藏书12万册。2011年末有各类体育场所5个,看台设座2000张。4个社区、5个居民委员会有健身器材21套(台)。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有幼儿园12所,在园幼儿1950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3所,在校学生3800人,专任教师21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初中在校学生3850人,专任教师23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800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有社区服务站有13个,床位190张;专业卫生人员286人,其中执业医师37人,执业助理医师104人,注册护士130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2.8万人次。城镇居民医保参保2.1万人,参保率97.8%。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722户,人数8013人,支出1654万元,月人均172元;医疗救助10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14人次,共支出71.5万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3户,人数394人,支出37.82万元,月人均80元;国家抚恤金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84万元,社会福利事业费71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0人。社区服务设施2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个,社区服务站6个。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万元,使8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

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3万元。基金支出合计33万元,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00人,参保率96%。

广播电视

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31178户,入户率98.2%。

2. 交通情况:

历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被称作“三湘之屏藩,两广之管钥”。如今,京深高铁、厦蓉高速、京珠高速复线贯穿东西南北,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均在1小时车程左右,全面步入与长株潭、珠三角城市群“同城时代”。

截至2018年末,桂阳县通车里程5013公里,增长0.6%。全社会客货运周转量268366万吨公里,增长1.5%。年末机动车保有量77083辆,增长14.3%。

四、历史文化

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郡。自汉初设郡以来,历为郡、国、监、军、路、府、州、直隶州、县的重要地方治所,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楚南名区,汉初古郡”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释道行、释佛乘等佛教高僧,李思聪等文化名人,也有鹿峰庵(寺)等历史悠久的佛教道场,以及筱塘村等中国传统村落。

五、风景名胜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桂阳县名列其中。

阳山景区

桂阳县夕阳风景

阳山景区位于桂阳县正和镇阳山村境内,距离郴州市区约30公里,距桂阳县城15公里,紧邻万华岩、四清湖、仰天湖景区。郴桂高等级公路饶乡而过,经郴仰旅游公路可直抵仰天湖景区。阳山景区面积为3.5平方公里,整个正和镇阳山村行政区划面积及黄石水库方圆100米范围内均属景区范围,以料材湾为中心,整个景区内分布着古民居建筑群、何氏宗祠、原始次森林、古驿道、古墓、落天十八坑、高山草甸、木庵故居、生态农业园、水库等资源,与其邻近的万华岩、四清湖、仰天湖景区形成了郴州市西部旅游金三角地带。

舂陵江风景区

舂陵江风景区以天鹅湖为中心,有水天一色的浩瀚风光。主要景点有天鹅湖、乌石渡、舍人渡、七拱桥、飞仙桥、鉴湖、鉴湖书院、花园堡、欧阳海大坝等。天鹅湖原名樟市渔场,总面积6840亩,有湖岸线5.6公里,岛屿7座,半岛10座。岛上绿草盈盈,树木葱葱,有黑天鹅、白鹭、野鸭、鸬鹚等动物常年栖息。

东塔公园

桂阳县东塔公园

东塔公园,位于城东鹿峰山,山顶有宋代建的巍峨壮观的7层佛塔。1984年,县政府将其辟建为公园,园内树木葱茏,绿荫蔽日。每当夕阳含山,霞光万道,交相辉映,是为桂阳古八景之一的“鹿峰晚照”。

塔北有佛教道场鹿峰庵。庵始建于唐代,后毁,2001年重建,益显清幽壮观。

塔东南麓有栖真岩,传说唐太史令李淳风曾栖此间。塔南山腰有拙翁岩,因孙颀铭文勒岩中并自号“拙翁”,曾为它画图并题诗而得名。山的东面有孔明点将台,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和赵子龙在此饮酒、下棋、谈论兵法。山南有欧阳海纪念碑和欧阳海烈士铜像。

龙潭书院故址

龙潭书院故址位于县城北,今县一中校园内。进一中大门即可见清代桂阳籍山东巡抚陈士杰亲书“龙潭书院”四个大字。大门左边有龙潭,传说这里曾是龙太子洗澡嬉戏的地方。书院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州人陈士杰发起兴建。

平阳古街

平阳古街位于桂阳县城中。90年代在十字街南北两端新建牌坊门楼,宏伟壮丽。街道地面、街坊民居基本保持赣派建筑原貌。

落天十八坑

落天十八坑坐落在正和镇落坦坪村境内,有18个天然岩洞,洞洞相连,洞中有河,河水相通,洞口如天上掉下一般,故称“落天十八坑”。

桂阳文化园

桂阳文化园位于桂阳县城东北部的芙蓉新区,县机关大院和欧阳海广场的南面,基地东临舂陵大道,南抵向阳路、迎宾路,西靠欧阳海路,北接芙蓉东路,规划范围包含了东塔公园、蓉湖水库。天下桂阳广场紧靠塔背水库,塔背水库面积180亩,总蓄水量155万方。沿水库所修环湖游道长3.6公里、宽6米,近40个与桂阳相关的人文景观及亭台阁榭分布其间。文化园核心区为占地128亩的桂阳古郡城。古郡城东临塔背水库,南靠东塔公园,通过环湖游道与塔背水库、东塔公园连接。

蔡伦井

位于七里街汇合城中路人口处,今井、盆犹在,2001年修复,并铭碑记。

潮水寺

又名潮水庙,位于桂阳县荷叶镇南泉溪村,建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是一处佛教道场 。

回龙庵

位于桂阳县荷叶镇高山村,是一处佛教道场,庵内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十八罗汉、弥勒佛等塑像,还有观音殿、念佛堂和往生殿。 。

传统村落

县境内有筱塘村、阳山村等中国传统村落

六、地方特产

桂阳糍巴

桂阳人过年及“七月半”和冬节,都有制糍巴的习俗。一般的糍粑只有巴掌大小。直径五尺的糍粑,只有在“七月半”祭祖时等特殊场合才用。糍团是桂阳人庆贺良辰美景、婚嫁诞辰常用礼品。在亲来戚往的日子里,也常常砻谷,舂米,蒸饭制糍。走亲戚时,有互赠糍巴的的风俗,桂阳北乡将走亲戚回馈的东西称作“回糍”。

苦株豆腐

制作苦株豆腐,先要将苦株晒干、去壳、磨碎,清水浸泡去掉苦水。然后磨成浆,在锅内煮沸,冷却后切割成块。炒菜时,放入辣椒、大蒜、生姜等佐料,即成一道香辣可口的绿色佳肴。

坛子肉

坛子肉又名辣酱肉,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子龙将军智取桂阳郡时,当地老百姓用本地特产方元五爪辣椒掩制猪肉皮和五花肉,赠送给赵子龙将军下酒,深得其喜爱。子龙坛子肉由此得名。

和平豆腐

和平豆腐盛产于和平镇长城村和上苍村,由当地祖传工艺配上独特的矿泉水酿造,口感酥嫩醇鲜。

七、联系方式

街道委书记:欧阳岳奇 街道主任:曾军凤

街道办电话:0735-4421075传真号码:0735-4421075

电子信箱:ltjd4421075@163.c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