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天彭街道

天彭街道

天彭街道

天彭街道为四川省彭州市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2015年4月21日,撤销天彭镇,设立天彭街道,街道办事处驻东湖大街399号(川府民政[2015]8号,成府函[2015]50号)。

天彭街道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成都市区21.3公里,是彭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商贸、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全镇幅员面积82.3平方公里,是彭州市的市区组成部分。

二、 自然地理

天彭街道属亚热带西南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农业。年平均气温15.7oC,最冷月份为1月,极端最低气温-6.2oC;最热月份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36.9oC。年降水量900~1300毫米,年日照数在1100~140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27天,湿度较大,通常在80%左右。水系有沱江、岷江两大水系贯穿镇域。北面为沱江水系湔江,源出北部高山区,由北向南汇入岷江水系的人民渠。岷江水系的青白江由西向东横贯全境,与湔江分流各河道相交,形成水利网络,地下水极为丰富。天彭镇源起乾隆年间,“天彭”系对山岳之称而得名。1949年后1950年彭县人民政府成立,全县划分5个行政区。1950年1月24日正式建为中心镇,隶属彭县第一区。同年6月改建为彭县第8区,隶属彭县。1952年6月改为第8区人民政府,1954年改建为彭县第六区区公所,1956年改建为

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69年1月18日建立城关镇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城关镇人民委员会,1981年全国地名普查,镇正式更名为彭县天彭镇,隶属彭县直辖区级镇。2004年9月合并西郊、利安两镇,成立天彭镇中心镇,是彭州市的商贸、政治、文化中心。

1. 人口

13.56万人

2. 面积

全镇幅员面积82.3平方公里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区位优势

天彭街道地处成都市北面,交通十分优越。西通郫县,北通都江堰、国家级风景区──龙门山风景区、葛仙山国家地质公园以及什邡市,东连广汉、德阳。东南西北5条公路向外辐射:汉彭路、成彭路、安彭路、彭白路、彭什路。成彭高速公路直接接通成都德城高速公路入口,全长

21.3公里。 天彭镇作为彭州市中心镇,向北联结着彭州市的丰富矿产区,向南联结成都市经济圈,东连成都市新都区、绵阳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集散功能

天彭镇境内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白庙蔬菜批发市场,拥有建材市场、电器市场、旧货市场、装饰市场等产品集散地,这些市场对天彭镇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旅游优势

天彭街道紧紧依托国家级风景旅游区──龙门山风景区、葛仙山国家地质公园,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镇内有度假村、农家乐、大酒店、旅游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工业优势

天彭街道境内有医药、军工、建筑、建材、塑料等大中型企50多家,其中四川制药厂、成都湔江制药厂、成都新时代制药隆盛药业、亚宝光泰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彭州市绿源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利达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达磨抛村料四川有限公司、嫦虹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成都晋林工业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市上规模企业有20多家。2004年引进的外资企业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兴建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于当年在天彭镇周家村正式破土动工。目前这些企业正健康发展,逐渐壮大。

教育卫生优势

天彭镇境内有四川西华大学彭州分校、彭州中学、彭州一中、彭州职中、天彭中学等9所大中专院校,有成都实验小学、彭州实验学校等13所小学校,幼儿园36所、医院10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优良,打造了彭州教育品牌,据2004年成都市教育局各类学校高考质量评估报告,彭州中学在全成都市11所“国重”学校中排名第一位,彭州一中在全成都市26所“省重”学校中排名第一位。彭州市人民医院、彭州市中医院,设备先进,技术精湛,分别开设有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骨科、放射科,能实施大、中型手术。

社会治安稳定

天彭街道综治机构健全,镇上设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并指定一名副镇长分管此项工作。镇上并成立了由20人组成社会治安联动巡逻队,村、居委会都有专门的义务巡逻,分区、分点进行常期巡逻、守护。几年来,镇辖区内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得到有效遏制,刑事案件逐年减少,各类影响社会稳定因素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消除,确保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一方平安。天彭镇连续两年荣获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称号。

发展目标

给排水工程

天彭街道排水、雨水、污水利用地面沟和污水管网共同排放。现有

自来水公司和二水厂供水管网供应生活、生产用水,自来水管网四通八达,日供水量完全满足天彭州市近五年的供水需求。

供电

由成都市大电网直接供电,在境内有110KV变电站1个,35KV变电站3个,11KV变电站2个,10KV输电线路8条,完全满足天彭镇生产生活用电。

邮电通讯

市邮电局、电信局近距离辐射全镇各村、居委会,通讯线路实现村村通,联通、铁通网络也履盖了整个天彭镇,通讯十分畅通。

燃气工程

镇内有西南地区配气站2个,成都市配气站1个,彭州市配气站1个。天燃气管道横贯镇域,输气管网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2. 交通情况:

天彭街道是公路交通枢纽,公路、铁路四通八达。青(白江)灌(都江堰)铁路、彭(州)白(水河)铁路、成(都)彭(州)公路均于此交汇,彭(州)白(水河)公路、安(德)彭(州)公路、彭(州)什(邡)公路、汉(广汉)彭(彭州)公路由此通向各地。全镇皆平坝,地势平坦,平均海拔603米。年平均气温15.6℃,年降水量966.9毫米。上壤肥沃。商贸、旅游、运输、饮食服务业繁荣。

天彭街道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城市规模由9.3平方公里发展到19.7平方公里,城区由过去的一环路扩建到如今的二环路,并在建三环路。新建了金彭大道、天府大道、牡丹大道等20多条快速路。

交通设施

天彭街道交通便利,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东南西北四条主要交通干线汉彭路、成彭路、安彭路、彭什路、彭白路形成辐射,二环路、牡丹大道及延伸、工业大道把几条公路紧密连接起来。新开通的成彭高速公路,自牡丹大道口起,全长21.3公里,缩短了到成都的距离。境内有大小铁路两条线,货运、客运均有贯通。市区四条大街路灯、绿化、地下管网、人行道地砖铺设等一系列附属设施建设,市政功能日趋完善。2010年又陆续完善了西干道.天府路等路段的亮化工程。使城市的面貌得到进一步美化。

四、历史文化

天彭街道办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政府所在地,天彭街道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元)设置彭州,属县治所在地;清代属南方绣城里,1912年称城厢;1935年设城厢联保;1940年设彭县中心镇;建国初期属彭县第一区;1952年改为第八区;1955年更名为城关镇;1958年并入红旗公社(为直属菜蔬营);1962 年红旗公社撤销组成菜蔬公社,属城关镇管辖;1980年全国地名普查更名为天彭镇(镇政府驻北大街);1992年原清平乡并入天彭镇;2004年9月全市区划调整时,原西郊镇、利安镇并入天彭镇,镇政府驻东湖路(外东街羊叉路)。现已挂牌天彭街道办,辖40个社区,5个村。

天彭街道办分为:老城区天彭片区、牡丹新城等两大片区组成。

五、风景名胜

“牡丹故乡、避暑天堂、五教汇聚、地质奇观”构成彭州四大主体特色旅游资源,同时拥有“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湔江国家湿地公园”五大国家级旅游品牌资源。境内拥有白鹿音乐小镇、宝山太阳湾、中国三大牡丹观赏基地之一丹景山3个4A级景区,以及田园赏花圣地葛仙山、龙兴寺、三昧水、蜀水荷乡、中华蝴蝶生态城、通济花海等重点旅游区。

2019年完成葛仙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鱼凫竹海A级林盘景区的创建工作。全年取得旅游综合收入75.68亿元。

六、地方特产

彭州风味饮食、特产独具特色,既有在明清时代即闻名于世的“九尺板鸭”、“敖平香花醋”、“天彭肥酒”,又有近现代享誉四方的“军屯锅魁”、“胡子兔”、“九尺鲜鹅肠火锅”等。

七、联系方式

党工委书记:郑雨露 办事处主任:杨勇

办事处电话:028-837520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