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玉蟾街道

​玉蟾街道

玉蟾街道

玉蟾街道为四川省泸县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玉蟾街道是中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下辖的一个街道,于2014年4月批准成立。玉蟾街道是泸县政府驻地、泸县县城中心城区,泸县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教育中心。

玉蟾街道办事处辖原玉蟾街道的祥和、怡园、清溪、朝阳、西苑、康桥、建设、工矿、清平、龙桥10个社区和九曲河、代桥、水竹林、小马滩、古二井、玉蟾、白龙塔、神龙、龙朝、黄金、龙华、马溪河12个村所属行政区域。玉蟾街道办事处驻花园路257号。

二、 自然地理

位于四川南部、泸州西北。镇中心位置北纬29°09′11.22″ ,东经105°22′35.80″。东邻方洞镇,西接富顺县,北与嘉明镇、喻寺镇相连,南与天兴镇、泸县玉蟾街道办事处接壤。玉蟾街道总面积85.37平方千米。

玉蟾街道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泸县玉蟾街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玉蟾山位于境域东南部,最高处海拔为548米;属典型的浅丘地貌。

气候

玉蟾街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度17.8℃,无霜期340余天,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均日照1424.4小时,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水文

玉蟾街道境内有濑溪河长5.5公里,

九曲河长16公里。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5年6月,玉蟾街道有耕地面积68980.15亩,其中田面积52829.61亩,土16150.54亩。

植物资源

玉蟾街道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红苕、洋芋、大豆、甜橙为主;有黄草、黄栀子和车前子等中药材。

动物资源

玉蟾街道畜牧业以生猪、鸡为主。

矿产资源

玉蟾街道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石英砂、石灰石、页岩矿、煤矿等资源,量大质优。

水能资源

玉蟾街道有各类水利工程511处,其中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3座、山坪塘424口,石河堰38道,电灌站42座,可蓄提水量2747万立方米。

1. 人口

总人口30491人(2017)

2. 面积

幅员面积85.37平方千米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近年来,白龙塔村,积极探寻乡村发展的新道路,利用村上集体资金,采取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准备打造一条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特色种养殖产业、网红果园、婚纱影视基地、儿童游乐中心和空中索道等项目围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产业融合发展新道路。

综述

2013年,玉蟾街道实现生产总值(GDP)42.4亿元,增长28.4%;财税收入总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5243万元,比2012年增长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3.9亿元,比2012年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农民人均纯收入10158元,比2012年增长18%;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5.84亿元,比2012年增长20%。

2014年,玉蟾街道实现生产总值(GDP)35.7亿元,比2013年增长15.4%;财税收入总额达1.05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4968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7.4亿元,比2013年增长4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4亿元,比2013年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2元,比2013年增长14.2%;引进国内市外资金13.3亿元,比2013年增长33%。

农业

2013年,玉蟾街道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和2500亩高粱高产创建,

泸县玉蟾街道

发展规模种植大棚蔬菜500亩,精品露地蔬菜500亩,建成高标准的智能温室展示棚7740平方米、育苗棚3000平方米、连栋大棚3600平方米,培育优质龙眼、枇杷、葡萄种植基地和生态水产养殖基地近4000亩,开办规模化养殖场4个,成片规模种植人头芋300亩。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实现产值近3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50元。推广优质猪、林下鸡、生态鱼等产业化养殖,出栏生猪13.2万头,外销仔猪13.1万头,发展良种优质母猪1550 头。2013年,农业实现产值7.7亿元,增长18.7%。

2014年,玉蟾街道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粮食总产达5万吨,生猪出栏13.82万头,仔猪外销12.4万头,山地鸡出栏7万羽,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新增养鱼面积200亩、蔬菜3500亩,新发展花木基地0.1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1亿元。 [13]

工业

2013年,玉蟾街道实现工业产值51.988亿元,增长21.6%;实现工业增加值20.807亿元,增长21%;实现利润3.184亿元,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313亿元,增长19.3%;实现增加值16.854亿元,增长19.6%;实现销售收入42.228亿元,增长20%;产销率99.8%;实现利润2.365亿元,增长31%;工业技改投资20.893亿元,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下降6%。 [14]

实现招商引资市外国内到位资金9.6亿元。

2014年,玉蟾街道实现工业产值46亿元,增长19%;增加值15.1亿元,增长18.5%;利润3亿元,增长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19%;增加值12.1亿元,增长18.2%;销售收入38亿元,增长19%;利润2.3亿元,增长11%;工业投入2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3亿元。 [15]

财税

2012年第一季度,玉蟾街道实现一般预算性收入2179万元,其中国税收入451万元,地税收入1703万元。

2013年,玉蟾街道实现财税收入总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5243万元,同比增长11%。

2014年,玉蟾街道完成财税收入总额达1.05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4968万元;完成工业入库税金0.98亿元,增长1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0年3月,玉蟾街道共有初中学校1所,九年制一贯制学校5所,中心小学两所,村校22所,中心幼儿园2所。其中初中学生4797人,82个教学班;小学学生10634人,218个教学班;幼儿班学生2200余人。有教师550余名。

文化事业

2014年,玉蟾街道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三下乡”活动;投入100余万元,完成全镇“村村响”工程,覆盖40个村社区;打造李子村等6处农民健身活动广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3月,玉蟾街道有1所中心卫生院,16个标准村级卫生室,

1个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站。2014年,玉蟾街道兑现落实各项计生惠民资金162.08万元,计生奖扶2738户、特扶105户,新建计生“三结合”帮扶基地1个,规划落实“三结合”帮扶户72户,其中新增户24户。

社会保障

2014年,玉蟾街道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兑付补助金额3593.08万元。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20例。2014年,共发放救灾补助89万元,临时救助补助108万元。全年共发放低保金792.9万元,全镇供养五保户884人,集中供养246人,分散供养638人。

2. 交通情况:

玉蟾街道交通便利,泸隆高速、321国道、隆叙铁路穿境而过,比邻距港城大道、泸隆高速连接线。

四、历史文化

龙文化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龙舞、龙桥、龙雕。汉代的汉棺上就有龙雕,后来有以国宝龙脑桥、顺对大桥等一批名桥为代表的140余座龙桥群体,有各种青龙雕刻为特色的国宝宋代石刻,还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雨坛彩龙。雨坛彩龙,是地处龙洞山的雨坛人设坛耍龙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圣物,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庆典活动,并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一书。表演时,要求舞龙者“动于中而形于外”,“心有性情,手显神色”,人与龙的情感交融一体。

五、风景名胜

龙桥文化园

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位于省级龙脑新农村示范片,

地处县城城郊,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脑桥”为核心,占地面积21.3平方公里,总投资15亿元。沿九曲河形成风景环线,以小马滩村、龙华村、赵岩村为支点,是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文化演展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型新农村综合体。2013年创建为“中国美丽乡村”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玉蟾山

玉蟾山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区以北泸县县城旁。是国家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505米-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山下有九曲河、赖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区有龙脑桥、古玉蟾关、《流民图》浮雕、弥陀寺、龙盘寺、白云寺、金宝山古墓群等,规划面积为52.8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5400多亩。

龙脑桥

龙脑桥位于泸县县城北郊九曲河,在泸州到隆昌的古驿道上,是中国最大的龙雕石板梁桥。龙脑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建于明洪武年间。现长54米,宽1.9米,高5.3米,12墩13孔。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1996年,国务院公布龙脑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墓石刻

泸县宋墓是2002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宋墓石刻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数量最多的一处宋墓群,建于南宋中后期。宋代石刻雕刻的主要内容有武士、四神、伎乐、侍仆、等种类,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其石刻艺术堪称同代同类建筑的上乘之作。

光明古道

光明古道,位于泸县玉蟾街道工矿社区。东南—西北走向,

茶马古道(光明古道)

建造年代最早为唐代。2014年,光明古道长1091米、宽1.7米—2.9米,光明古道东南端为石龙场的一段古街,两侧古建筑保存较好。光明古道为川南地区茶马古道重要支线的一段,是泸州地区的茶马古道接通茶马古道主干道的重要支线,可以通过隆昌县和富顺县汇合处在茶马古道上的内江市和自贡市。

六、地方特产

优质茶

泸县气候温暖湿润,热资源丰富,多丘陵山区,龙贯、玉蟾两山脉绵延境内,土层深厚,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古有黑荡名茶,今有玉蟾春绿”。

优质稻

从1998年起,泸县分别实施了省优质稻示范工程,省粮食自给优质稻工程,带动全县优质稻大发展,2001年全县优质稻已发展达45万亩。

太伏火腿

太伏火腿具有皮色黄亮,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脂香醇美,咸度适中,肉质细嫩,肥而不腻,色、香、味、形质优的“五绝”特点。

甜橙

泸县原有柑桔总面积8.5万亩,但质量仍劣。二是引进优质果苗,仅2001年就推广的华红、北培447等加工与鲜食兼宜的优质甜橙新品种9个,发展9000余亩。2005年在泸隆高速及321国道两旁建成了5万亩甜橙水果带。

七、荣誉称号

2020年7月,被评为“泸州市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街道”。

八、联系方式

党工委书记:王先奎 办事处主任:刁显彬

办事处电话:0830-819090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