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竹根镇

竹根镇

竹根镇

竹根镇为四川省五通桥区的城关镇。

一、 行政区划

竹根镇位于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中心城区,是区委、区政府及其机关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竹根镇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投资环境优越,工业发达,是四川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涉及盐磷化工、畜产品、机电、饲料、建材等优势产业。

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乐山市调整市中区等8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0号):撤销杨柳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竹根镇管辖,竹根镇人民政府驻榕景大道128号。

竹根镇位于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中心城区,是区委、区政府及其机关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7年,全镇面积16.8平方千米,辖7个社区居委会、171个居民小组,4个村民委员会、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2263户,总人口62685人(2017)。

二、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五通桥区地貌主要为平坝、浅丘陵和低山。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两部向中部倾斜。岷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将区境分割为河东、河西两大片,平均海拔533米。

气候

五通桥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7.3℃,全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3度,年日照1119.7小时。无霜期334.5天,年降雨量1399.6毫米,适于农作物生长。

1. 人口

总户数22263户,总人口62685人(2017)。

2. 面积

全镇面积16.8平方千米

三、 经济发展

1. 特色产业

工业发达,是四川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涉及盐磷化工、畜产品、机电、饲料、建材等优势产业。

2007年该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3.35亿元,同比增长45.18%;销售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27.43%;利润总额4250万元,同比增长19.21%;净增规模企业2户。农村经济总产值累计完成4250万元,同比增长6%;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651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同比增长9.4%。

2007年,该镇共涉及区产业项目37项。其中重点项目:新华4组整体环评征地拆迁、岷江大桥—乐宜高速公路五通段征地拆迁、城南大桥征地拆迁、双江苑统建还房征地拆迁已交付用地,共涉及征拆户206户,征迁面积近500亩。其中永祥2×1500吨多晶硅项目,占地700亩,投资150000万元,预计2008年投产;永祥股份公司20万吨烧碱、20万吨PVC技改项目,占地500亩,投资98000万元,预计2008年完成;索普新材料公司年产1000吨硝酸铈生产线,占地30亩,投资2000万元,预计2008年投产。

农业发展

该镇耕地,以水田为主。民国时期,水稻种植是间作、一年两熟制,产量很低,早稻亩产100公斤,晚稻亩产150 竹根镇

公斤,算是“年成大丰熟”。新中国成立后,改间作为连作,单季改为双季,高杆改为矮杆,常规稻改为杂稻,产量大大提高。1981年,该镇有耕地面积3116亩,其中水田2136亩,粮食总产量2121.15吨;1992年,耕地面积26996亩,其中水田23823亩,粮食总产量16413吨;农业总产值2780.29万元。随着城镇建设和工业发展,耕地面积日渐减少,对此,该镇开展土地整理和

竹根镇

标准田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加快科技兴农,实施良种工程,改变种植模式,发展城郊型农业。

2000年,在9个村建成1200亩标准田,修建机耕路5000米。是年,全镇耕地面积25350亩,其中水田22293亩,粮食总产量14534吨。畜牧业逐步向经营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蔬菜、甘蔗、水果、肉鸽、新西兰免、美蛙、中华鳖、珍珠蚌、淡水龙虾等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继续壮大。农业总产值7118万元。2003年,形成了千亩经济作物和淡水养殖基地、千亩獭兔养殖加工出口基地和千亩蔬菜生产基地。2004年,投入676万元完成土地整理300亩,建成标准田7000亩,修建机耕路10公里。2005年,耕地面积24055亩,其中水田21578亩,粮食产量8088吨。是年,发展蔬菜6612亩、西瓜2708亩、甘蔗1390亩,生猪、牛、羊年末存栏数分别增加到3067头、250头和2734头,獭兔6万头、家禽7万多只。全年农业总产值7749万元,比2000年增长8.86%。

2. 交通情况:

乐宜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环线高速公路的重点路段,该高速路西接成乐高速公路(成都—乐山)和乐汉高速公路,东连内宜高速(内江—宜宾),并与在建的宜水高速(宜宾—云南水富),规划建设的乐雅高速(乐山—雅安)、宜泸高速(宜宾—泸州)相连。

四、历史文化

1.五通桥历史悠久,有建制的历史已有2300多年。周时,区境属蜀国辖地,秦惠文王灭蜀后,于前311年设蜀郡,区境隶蜀郡南安县地。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乐山市,为乐山市五通桥区(县级)至今。区境内相连成片的东汉崖墓群和始建于东汉、五代时期的古陶瓷窑址(PS:就是瓦窑驼),是五通桥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

2.历史的记忆(盐业在五通桥)五通桥因盐而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盐场。相传在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在五通桥牛华溪红岩子凿井煮盐,距离今天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五通桥盐业生产便颇具规模。“架引高低筒络绎,车声轱辘井相连”描绘了五通桥制盐场景。到1947年,五通桥共有卤井5805眼、灶935户,年均产盐达5万吨,最高年份达6万吨,直接、间接依靠盐业为生者达6万余人。民间流传“金犍为、银富顺”(“金犍为”实指五通桥),“千猪百羊万石米,不及桥滩一早起”之说,反映了五通桥曾经的繁荣。(PS:烧的煤都已经有好几座山了,称为碳包山)

五、风景名胜

景区位于乐山市南24公里,是一座颇有特色的水乡古镇。涌斯河和芒溪河把五通桥分为四望关,青龙嘴、竹根滩三部分。五通桥依山傍水,青山照映,绿水环绕,玲珑秀丽,民俗独特。清代诗人李嗣源称赞“烟火万家人上下,风光应不让西湖”,故有“小西湖”之称。五通桥融山、水、树、镇为一体,水多桥也多,镇内各种风格的桥把3片陆地连结起来,荡舟河上,穿行桥下,可领略小镇风光。五通桥的另一景观是这里的黄桷树(榕树),几百株苍劲雄伟,枝繁叶茂,童童如盖,树沿着河,街沿着树,形成了五通桥独特的风光。

六、地方特产

• 苦笋

苦竹是五通桥的一种生态特色产品。在五通桥,种植苦竹形象地被农民称为“懒庄稼”。随着苦竹面积的增多,苦笋产量的逐年增加,为了解决销售问题,该区利用“天府农业信息网”工作平台,发布苦笋供销信息,吸引外地商贩前来洽谈购买事宜,把苦笋销往了成都、德阳、绵阳等大中城市。

• 五通桥毛霉 “豆腐乳”

五通桥民间雅称“豆腐鱼”。五通桥豆腐乳的规模化生产始于清代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德昌园酱园就是其中最大的豆腐乳制造作坊,得益于五通桥五通桥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产生的“中国五通桥毛霉”,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制和反复试捡,对用料上和制作工艺上都有极大的改进。五通桥豆腐乳香味浓郁、香气扑鼻、回味无穷,朱德、徐悲鸿、张大千、丰子恺、冯玉祥、刘伯承等人都赞不绝口。2011年列入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西坝米酒

西坝米酒始于东汉时期,以西坝境内出土的东汉崖墓文物中的酿酒器皿和乐俑得以印证。其酿制方法一直流传于民间。到了宋代,曾经和赵匡胤比剑论道于华山的陈老祖,隐居西坝圆通寺。

七、联系方式

镇委书记:刘凯 镇长:姜川

镇政府电话:0833-3322881 传真0833-33225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