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杂谷脑镇

杂谷脑镇

杂谷脑镇

杂谷脑镇为四川省理县的城关镇。

一、行政区划

杂谷脑镇是理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置杂谷脑镇,1992年农家乐乡并入。

杂谷脑镇系县城所在地,是藏语“扎西郎”的谐音,意为“吉祥之地”,国道317线横贯全境,镇域面积217.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79米,是理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全镇辖8个行政村、22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常驻人口13178人,属藏、羌、汉民族聚居城镇,全镇土地总面积4300亩,人均拥有耕地0.8亩。

辖兴隆、营盘、玛瑙、克村、日底、官田,打色尔,瓦斯8个村委会和 4个居委会。

二、自然地理

气候受西伯利亚西风气流、印度洋暖流和太平洋东南季风三个环流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因海拔高差悬殊,地形复杂,气候差异显著,具有山地立体型气候特征。冬季受青藏高原的北方冷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日照强烈,晴朗多大风,五、六月份西南季风加强,气温暖湿,降水增多,形成雨季,七、八月份青藏高压稳定,副热带高压西伸,降水减少,形成伏旱,九、十月份雨量增加,形成低温降雨季节。年降雨量在650毫米—1000毫米之间,河谷地带年均气温6.9℃-11℃。

矿产资源

土壤、气候、植被乃至农牧业生产都具有明显的山地区域垂直分布差异,呈高山主体的多层次分布结构特点。全县土壤分为9个土类,15个亚类,17个土属,27个土种。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铜、锡、铁、铅、锌、金、银、铝、钛和非金属矿大理石、硅石、金钢砂、石英石、云母、花岗石、硫磺等。其中仅有大理石、金钢砂和硅石被开发利用。

1.人口

常驻人口13178人,属藏、羌、汉民族聚居城镇

2.面积

镇域面积217.1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79米。

三、经济发展

1.特色产业

2018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491.81万元,人均收入达到68.75万元。

企业

乡镇企业以商贸、运输、硅矿、酿造、水电为主。硅铁矿石远销日本、新西兰、香港、台湾等国内外市场。

农业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马铃薯、杂豆,经济林木有花椒、苹果、核桃。

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全镇经济收入以果蔬种植为主,主要种植大白菜、莴笋、欧洲甜樱桃、鲜食葡萄、花椒等,辅以山羊、土鸡等畜牧养殖,呈现出“河坝果蔬、半山椒粮、高山药畜”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近年来,该镇围绕生态农业和全域旅游发展导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在工业企业发展方面,有高原绿谷、米老头两家食品企业,光华电站等为全县纳税大户;

在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培育星级酒店2家,特色民宿15家,乡村酒店61家,农家乐90家,培育发展餐饮、住宿等个体服务点600余个,可同时接待游客近5000人,年均旅游收入达9000万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成通村公路27公里,硬化村级道路39.2公里,建设蓄水池113个,波形防护栏27.5公里。

2.交通情况:

国道317线横贯全境

四、历史文化

依托县城中心区位优势,大力培育旅游产业,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藏传佛教寺院宝殿寺、维关古碉、茶马古道等自然人文景观。

地名由来

理县杂谷脑镇是藏语“扎西郎”的谐音,意为“吉祥之地”,《理番厅志》记载:杂谷脑名存7个朝代,三国时蜀将姜维曾在此屯兵筑城,杂谷脑原属苍旺土司管辖,清雍正年间曾与此置杂谷脑直隶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灭苍旺土司,改土归流置五屯其地乃为杂谷脑屯,1952年建杂谷脑镇,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一。

杂谷脑的来历还有一段渊源:

传说吐番王统一了这一地区后,委任了一些地方长官。这里的老官,即后来的长官土司苍旺的先祖,欲建一城堡在今理县境内。于是他踏勘了许多地方,都不满意,最后在今杂谷脑地区察看时,看见这里的山脉走向是群龙聚会,猛虎守山之势,立即被其吸引,忽然天空掠过一群大雁,地上回山飞鸟也立即欢鸣歌唱,长官觉得是个好兆头。加之当夜他留在此地住宿,夜里梦见飞虹挂彩,红Fl光照。根据他脑里的迷信要求,觉得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于是拿定主意,决定在此建城垒寨。

官寨建成后,他根据选地时的吉祥预兆,命名为"嘎相朝",藏语的意思是"吉祥城"。后来汉字书写时因译释的关系便写成它的谐音"杂谷脑"三字了。

五、风景名胜

有藏传佛教黄教喇嘛寺庙1座。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筹边楼,曾毁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现存的筹边楼是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修建。由于多年风雨侵袭,已有倒塌的危险。2005年,四川省及阿坝州、理县投入资金27万元,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保证安全”的原则,对筹边楼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9年7月,理县薛城筹边楼震后抢救维修工程己由理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理发改【2009】484号”批准建设,维修后的薛城筹边楼已经成为阿坝州百里藏羌文化走廊中的一处靓丽景观。

六、联系方式

镇长:陈建明

镇政府电话:0837-682277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