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城关镇 > 芦花镇

芦花镇

芦花镇

芦花镇为四川省黑水县的城关镇。

一、行政区划

芦花镇是中国共产党黑水县委员会和黑水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黑水县中部,地处黑水河与德石窝沟的交汇处,面积1170.7平方千米,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由胜利路、长征路、团结路、正街、西街、南街六个居委会组成,平均海拔2350米,总人口28121人(2017)。

二、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黑水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3544米,最高海拔5286米,最低海拔1790米。县城芦花海拔2350米,高差1000~2000米。境内群山屹立,山峦起伏,雪峰对峙,河谷深切。海拔5200米以上雪峰4座。色尔古河坝最低,海拔1790米,境内岷江上游三条支流黑水河、毛儿盖河、小黑水河和48条溪流形成网系。

气候

黑水县气候属季风高原型气候,旱、雨季分明,日照充足,气温年差较小,日差较大,并随海拔高度不同差别较大,高山与河谷年均气温差值达20度,县城芦花平均气温9度,年极端最高气温33.5度,极端最低气温-14.4度。境内降雨分布不均,夏季集中,秋季阴雨连绵,年平均降雨量620.06毫米,无霜期平均166.1天。受青藏高原气候影响,常有干旱、暴雨、冰雹、洪水、泥石流、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

1.人口

总人口28121人(2017)。

2.面积

面积1170.7平方千米

三、经济发展

1.特色产业

1932年,芦花镇以“芦花城”之名载入上海申报报馆的图册.建国后,随着州属企业和县属事业的建立,商业贸易、小型工业、交通、邮电、金融、粮油、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事业部有较大发展,居民逐渐增多。1958年1月,经阿坝州人民委员会批准,正式成立芦花镇。

2.交通情况:

黑水县境内各主干道皆为油路,县城芦花至各景区的道路也铺设了油路,到红原大草原的油路已于2002年铺设完成。同时还开通了成都-九寨沟公路以及绵阳-茂县公路。

四、历史文化

芦花镇是古代国陵县地域。唐朝属通轨县,开元七年(公元719年),设置当州城,驻兵500人,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划入吐蕃,世世代代为藏羌杂居。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属梭磨土司统领.梭磨土司管辖黑水时,修置行宫衙门,并筑起25.5米高的石碉楼。行宫衙门毁于同治年间“巴什合珠”事件。清末到民国,有8户居民居住.形成藏寨小村落,周围荒芜,成了党康仑头人的牧马场地。

五、风景名胜

达古冰山位于黑水县芦花镇三打古村境内的打古雪山上,海拔3800-5100米处。打古雪山山顶终年积雪,气势磅磗,山峰错落有致,在阳光的照射下银光灿灿,十分壮观。

雪山的北坡和南坡发育有厚60-200米的现代山地冰川,其中最为壮观的三截冰川,即1、2、3号冰川,面积约8.25平方公里,是整个景区的灵魂所在。冰川景区内环境保护良好,资源组合完整,即有现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鹃林和星罗棋布的草甸,而且景区内野生动物的可视率极高,常常会给游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冬措日月海长2875米,宽1875米的呈橄榄绿哑铃状的冬措日月海波光粼粼,碧绿呈祥,海天一色,酷似一汪含情默默的明眸令人怦然心动。

在这冰川世界里,还有20余个冰蚀湖和堰塞湖,色孔雀蓝,在冰川的怀抱中更加夺人眼目,犹如镶嵌在冰川老人身上的颗颗蓝宝珠。穿过东措日月海东北岸的寨墙状石林,便是巍峨入云的一道雄关,即东天门。东天门以上,是冰雪风霜雕凿洗刷过的花岗岩基,一尘不染,油光发亮,似一条绒褐色的巨龙,蜿蜒至I号冰川脚下。

六、地方特产

酸菜

是黑水地区最常用的菜肴,它酸度适宜,可和米炒着吃,更常用于煮玉米面汤、麦面块。味微酸。

酥油茶

先将茶叶熬成深褐色后,把茶渣筛滤出来。趁热将茶汤倒入放有酥油、食盐的桶内,再倒进鲜奶,用打茶工具在桶内不断搅拌,使酥油茶原料充分均匀地溶于茶水中,然后装入壶内,放在温火上保温,随时可饮用。

玉米馍馍

玉米烧馍是将做好的馍放入火塘,埋入火灰中慢慢烘烤,上下翻动数次待熟。

咂酒

喝咂酒是黑水地区男女老少均喜欢的一种爱好。咂酒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修房造屋、待客送礼的必备之品。

洋芋糍粑

黑水盛产洋芋,洋芋既可作主食又是一种很好的菜肴。入口细软,化渣,营养丰富。

七、联系方式

镇委书记:斯旦波 镇长:韩俊

镇政府电话:0837-672609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