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县级行政单位 > 嵊州市

嵊州市

嵊州市

嵊州市隶属浙江省绍兴市。

一、 行政区划

嵊州市,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地处浙江省东部,北靠杭州市,东邻宁波市,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下辖10个镇1个乡4个街道。

嵊州属浙江省“一小时经济圈”,位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的十字交叉点上,是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中心节点城市,上虞-三门高速公路、宁波-金华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2019年7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嵊州市辖4个街道、10个镇和1个乡:剡湖街道、三江街道、鹿山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黄泽镇、三界镇、仙岩镇、下王镇、石璜镇、谷来镇、金庭镇;贵门乡。市政府驻三江街道领带园五路1号。

二、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偏东,曹娥江上游,北纬29°35′,东经120°49′。东邻宁波市奉化区 、宁波市余姚市,南毗新昌县、东阳市,西连诸暨市,北接上虞区、柯桥区。嵊州市境域东西长64.1千米,南北宽55.4千米,总面积1784.4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嵊州市境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剡溪横贯其中,地貌构成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嵊州市四面环山,西北地势较高,中部到东南地势较低,丘陵山地面积占嵊州市的77%,剡溪以东有四明山脉,主峰海拔1096米,以西为会稽山脉,主峰山脉西白山,海拔1017米。

嵊州市位于曹娥江流域上游,境内有澄潭江、长乐江、新昌江三大水系在城关以南汇合于剡溪,还有黄泽江在城关以下六公里处汇入剡溪,四大水系呈向心状分布,剡溪至三界以下汇入曹娥江。

气候

嵊州市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4.2℃,7月平均气温28.6℃。年平均降水量1446.8毫米,日照1988小时,无霜期235天。

自然资源

嵊州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硅藻土储量约2亿吨,萤石(砩石)储量200万吨,黄沙、麦饭石储量各1亿吨左右,有中型高品位银矿1处。水力资源总蕴藏量6万千瓦,已开发3.06万千瓦,为中国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

1. 人口

2019年末全市总户数25.37万户,户籍总人口72.4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02万人,女性人口35.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1%和48.9%。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全年出生4863人,人口出生率为6.71‰;死亡4864人,人口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0‰(卫计局口径)。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7.1%,节育率79.5%。

2. 面积

总面积1789平方公里

三、 经济发展

1. GDP及财政收入:

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升。据初步统计,2019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9.1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3%,增速低于绍兴市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位列绍兴市第五位。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81238元,同比增长6.6%,按年平均汇率(6.90元)折算,人均生产总值11776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19亿元,同比增长2.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3.6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工业增加值243.43亿元,同比增长7.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66.28亿元,同比增长6.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6.7:48.1:45.2,贡献率为2.6%、52.8%、44.6%,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3.3和2.8个百分点。

2. 产业状况

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今年以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5%。其中农业产值43.10亿元,增长2.5%;林业5.70亿元,增长1.9%;牧业9.31亿元,增长1.8%;渔业1.13亿元,增长2.9%。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9.41万亩,蔬菜产量37.81万吨;油菜种植面积2.61万亩,油菜籽产量0.4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0.51万吨。全年生猪出栏26.37万头,家禽出栏660.50万只,肉类总产量2.59万吨。

水利建设取得成效。全年完成129个工程项目,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人口12.96万人,全市农村饮用水达标人口覆盖率已提升到93.7%。2020年的60个农饮水工程项目已全部完成设计,其中5个项目已完工,31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完成3座水库除险加固的80%,其余6座有序推进中;根据“20座完工、23座60%”年度目标,已完工和验收16座,其余27座有序建设和施工图设计推进中。扎实开展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标准制定、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完成33座水库、山塘的标准化管理创建。完成上东江12.57公里无违建河道创建,创建美丽河湖30公里,打造滨水文化景观节点5处,改造上东水库北漳坡面径流场,安全生产发电1.2亿度。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中有进。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86.04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领带服饰、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产值分别增长-3.5%、2.1%、5.3 %。产业结构逐步高端化,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1.0%和2.3%,占规模以上增加值比重有所提高。随着科技和产业的加速融合,我市工业发展的产业形态正在加速变革,“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经济蓬勃发展,成为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

建筑业绿色发展。全市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建筑节能强制政策的有关规定,实现了建筑节能工作全过程的监管。市区新建建筑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制定了《嵊州市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所有民生服务事项“一证通办”;推进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政府数字化转型完成了各个事项“窗口端”、“电脑端”、“移动端”的配置,实现了“移动端”100%以上、“跑零次”100%、“即办件”96%以上、审批材料电子化100%的要求。

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结构向好。我市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提升,5000万元以上项目本年累计投资额占总投资的比例达到49.8%,亿元以上项目投资额占总投资比例达到24.9%。特别是以高速公路、县、乡道路修建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活跃,其中杭绍台高速本年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3.57亿元,嵊州市农村道路三年提升改造工程、嵊州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嵊州越剧小镇项目等惠民实事工程投资进度加快。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分三次产业来看:一产投资同比增长-31.6%;二产投资同比增长13.7%;三产投资同比增长-1.7%。全年民间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四项结构性指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2.0%、11.7%、28.0%和19.3%。

房地产行业面临寒冬。我市房地产市场尚处寒冬期,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4.8%。商品房建筑施工面积600.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3%;其中本年新开工商品房施工面积92.02万平方米,下降44.4%;商品房竣工面积164.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57.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87.25万平方米,增长-40.1%;销售额70.14亿元,增长-43.0%。

城乡建设

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市着眼三城同创,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力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强清扫、保洁、垃圾收集和清运管理,以“无烟蒂”城市为目标,制定《创建“无烟蒂城市”保洁、督查方案》,开展绿化带内垃圾和烟头专项清理;加强公厕管理,进一步开展厕所革命,已完成所辖区域内98座公厕无障碍设施提升改造,在嵊州大道、官河路、北直街、医院路、东南路等主要路段已增设公厕指示牌80余块;共更新增补垃圾桶共725只,更新增补果壳箱约612只。扎实推进城管十件小事中卫生死角整治、问题井盖、表箱、杆线整治、户外广告整治等三项工作牵头工作。

城乡面貌大幅提升。全力落实农村振兴战略,围绕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实施《嵊州市高水平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做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后续工作,完成省市各两轮回头看检;同时根据省领导会议精神,组建我市美丽城镇建设工作专班,制定我市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三年培育名单和年度创建名单。有序推进污水运维管理,完成35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工作,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打造美丽宜居示范建设。

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2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3.39亿元,同比增长7.9%。从四大行业来看,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64.46亿元,同比增长21.1%;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52.73亿元,同比增长9.6%;限额以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08亿元,同比增长14.2%;限额以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78亿元,同比增长19.9%。商品销售呈“三增三降”态势。一是生活类消费稳增长。1-12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同比增长239.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产品需求增加,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82.0个百分点,拉动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12.3个百分点;中西药品类同比增长11.9%;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同比增长7.86%。二是汽车类消费持续负增长。其中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7.44%,汽车行业作为全市支柱行业,占全市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42.2%。拉低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3.7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类同比下降1.2%;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下降23.7%。

商品市场交易活跃。全市紧紧围绕“消费促进月”活动主题,引导大型商超因地制宜开展促消费活动。引导企业参展参会,全年共组织各类展会活动14次。举办首届中国嵊州小吃文化旅游节,被省商务厅列入浙江省重点消费促进活动,全省仅有3个县市列入活动目录。小吃节期间,为竹编、根雕、戏剧服装等非遗传承人设置展位,并安排越剧快闪、越音漂流等活动,在丰富小吃节文化内涵的同时,打响嵊州文旅品牌。中国领带城、江滨市场和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三大亿元以上市场合计成交额72.97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浙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34.31亿元,成交额居首位,中国领带城和江滨市场分别实现成交额30.56亿元和8.10亿元。

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92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020万美元。出台营商政策,优化营商软环境。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把最优惠的政策给企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企业保驾护航,提振企业家信心。市领导、乡镇“一把手”定期外出招商、拜访乡贤、参加大型招商活动。我市5个5G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涉及5G产业生态合作。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大招商、大发展的良好氛围。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市自营进出口86.03亿元,同比下降24.8%,其中出口82.69亿元,同比下降24.9%,进口3.34亿元,同比下降23.4%。出口分地域看,其中出口美国17.22亿元,同比下降22.5%;出口欧盟15.80亿元,同比下降20.7%;出口日本4.53亿元,同比下降11.5%。出口分商品看,全市领带服装产业出口37.34亿元,同比下降16.2%,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5.2%;电器厨具产业出口8.89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0.8%;机械电机产业出口13.39亿元,同比增长0.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6.2%。另外,新兴产业出口1.50亿元,同比下降11.8%,占全市出口总额的1.8%;茶叶产业出口5.03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1%。

交通和旅游

交通基础建设稳步发展。全市年末公路里程2352公里,其中国道176公里(含高速公路),省道36公里,县道483公里,乡道355公里,专用道0.59公里,村道1302公里。一级公路66公里,二级公路116公里,三级公路102公里,四级公路1260公里,准四级709公里。

旅游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总接待游客1591.94万人次,同比增长15.02%,旅游总收入133.82亿元,增长15.05%。其中接待国内游客1591.56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3.71亿元,分别增长15.04%和15.14%;接待入境游客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62.0万美元。全市共有星级饭店5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星级饭店总床位数 1082 余张。全市共有旅行社19家,其中四星级3家,三星级4家。

财政和金融

财政实力稳步增强。完成财政总收入69.6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6亿元,同比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65.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86亿元(含上年结转、省级拨款),同比增长30.0%。

金融存贷稳步增长。全市经济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逐步显示,存款增速稳步提升,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46.41亿元,贷款余额672.3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和5.8%。

3.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全市积极开展“123”科技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着力优化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26.66亿元,同比增长19.3%;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6.06亿元,同比增长1.0%。经国家统计部门核定,2018年度R&D经费支出为12.6亿元,同比增长17%,占GDP2.2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3家。培育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51家。巴贝集团“浙江省蚕蜂资源利用与创新研究重点实验室”成功列入创建。实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万丰)1项,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星创天地项目1项、省级重大专项1项;实施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392项。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坚持德育为先,中小学生“拥抱微笑 筑梦未来”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4名学生入围绍兴市美德少年。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标准站建设率达100%,举办学生心理健康高端讲座16场,12所学校创建为健康促进学校。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79名学生获艺术特长(小B级)水平,评选市青少年艺术节优秀作品582件, 160人次在绍兴市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中获奖,城南小学和五爱幼教集团的诵读作品代表省参加全国赛。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类一段上线720人,比去年增加56人,近10年首次突破700大关;艺体类一段上线165人。全市有3名学生分获全省第21名、第43名、第52名,绍兴市第2名、第4名、第5名;690分及以上共11人。3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职考试本科上线55人,进入全省高职考各专业总分前10名共2人,前100名共27人。高考录取率为95.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个百分点。普高学生五大奥赛全国级获奖41人,其中一等奖3人。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全国级获奖4人次,省级获奖30人次。

文化、卫生和体育

越剧事业有新发展。以“越剧走入年轻人的视线”为宣传标识,与腾讯展开合作,力推“王者荣耀”越剧主题皮肤。进一步落实中国越剧戏迷网建设,网站点击量已达300多万人次,建成爱越小站76个,实现小站互动交流;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站36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海外站3个。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结合文章,成功举办第18届绍兴(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暨第四届全国越剧戏迷大会、中国戏曲教育联盟第五届理事大会暨中国戏曲教育高峰论坛会议、以及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等重大节会赛事;受邀参加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绍兴第35届兰亭书法节等展示展演活动,嵊州越剧品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参加全国青年演员越剧大奖赛,荣获金奖2个、银奖1个。由市文化馆和市越剧团负责,定时定点开展越剧演出活动,结合优质戏迷角演出,基本实现越剧天天演。举办我的越剧心——国庆70周年主题展等活动,越剧公益讲演三走进,累计受众15万人次。

卫生事业再创佳绩。2019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12个,其中医院1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4家,分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3家,卫生院17家,门诊部19家。卫生技术人员465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74人,注册护士189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716张,其中医院3006张(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722 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张,卫生院576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总量661.31万人次,同比增长9.98%。其中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10.5万人次,同比增长6.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院)门急诊量355.7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5%。

体育事业全年推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2019浙中业余围棋升段定段赛等绍兴市级及以上赛事9场次,组织嵊州市级各类赛事和活动80余场次。全市新建足球场2个、体育休闲公园1个、社区多功能体育场3个,提升或改造篮球场16个,金庭镇中和长乐镇中心小学体育场向社会开放。在绍兴市级及以上赛事中,共计获奖牌314.5枚,金牌119.5枚,其中省级金牌8枚,全国级金牌1枚,国际级金牌1枚。校园阳光体育蓬勃开展,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有效保证,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羽毛球等6场传统赛事成功举办,“游泳进课堂”参加人数近2000人。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健普森健身有限公司积极申报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资金项目库,体彩销售额达8702万元。

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三服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全年PM2.5平均值为36微克/立方米,AQI指数优良率90.7%;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中,Ⅰ类水质1个、Ⅱ类水质10个、Ⅲ类水质4个,11个乡镇饮用水断面中Ⅰ类水质7个、Ⅱ类水质4个,南山湖饮用水源主要水质指标继续保持优良,达标率为100%。

节能降耗有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为42.7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增长1.97%,单位产值能耗0.089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9%。全社会用电量30.15亿度,同比增长2.7%。其中居民生活用电6.11亿度,同比增长3.2%;工业用电量19.18亿度,增长1.3%。

安全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起,死亡11人,同比分别下降70.6%、59.3%。其中工矿企业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同比均下降71.4%;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8起,死亡9人,同比分别下降70.4%、55.0%。生产经营性消防安全事故41起,同比下降43.1%,无死亡。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控制有效。据市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2019年末全市总户数25.37万户,户籍总人口72.4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7.02万人,女性人口35.39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1%和48.9%。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全年出生4863人,人口出生率为6.71‰;死亡4864人,人口死亡率为6.7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0‰(卫计局口径)。全市计划生育率为97.1%,节育率79.5%。

居民生活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7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31元,分别同比增长8.7%和9.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0.4个百分点,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27900元,同比增长7.8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969元,同比增长8.4%。

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10156人,新增就业高校毕业生6152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双一流”大学本科生546名。嵊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投运,已吸引6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大力实施“智引高校、才汇嵊州”主题行动,组织召开第二届嵊籍春季大学生大会、2019年暑期大学生大会,带领企业参加“招才引智全国高校行”活动合计32场次,新增绍兴市高校毕业生集聚示范企业3家、绍兴市大学生创业园1家。推进“一站式”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人才窗口“店小二”式服务标准,共审核发放人才专项资金补助845万元。立足培育壮大“嵊州工匠”队伍,出台年度职业技能培训指导性计划,举办“山海协作”、对口帮扶省份贫困人口在嵊就业人员专题培训班,完成各类技能培训鉴定5637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1347人次。新增浙江省技术能手4名、浙江省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省级引领企业1家、绍兴市高技能人才集聚示范企业2家、绍兴和嵊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2人入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项目的拔尖人才,1人入选绍兴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

就业局势保持稳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176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36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较低水平,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组织举办2019新春人力资源交流会、“五一”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企业招聘会、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暑期大学生招聘会等活动,助推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就业困难等重点人群就业。落实失业金稳岗减负政策,共惠及企业1132家合计返还社保费5121.78万元。完善公益性岗位认定及岗位补贴办法,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企业稳岗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建立116家企业失业动态监测制度,成功创建绍兴市级高质量就业社区(村)3家。

社会保障持续提升。全面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55.56万人,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2.6%。调整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共惠及我市9.6万余名退休人员。落实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三大行业企业社保费集中减征、困难企业失业金返还等三大社保降费减负政策。实施社会保险相关业务“两停止一调整”,调整2019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及标准,规范有序做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办理工作。建立重大工伤报告制度和疑难工伤会商制度,依法作出工伤认定969件。坚持依法依规,稳妥处置历史群体、特殊人员、改制企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

社会福利继续发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5945户7642人。累计全年共发放低保金5185.587万元,新增低保对象495户616人,退出低保对象513 户84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7.2万元,累计救助480户990人;发放特困供养资金 604.1122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补助共计58.6万元,补助429人次;发放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补助共计102万元,补助1497人次。共救助 215人次,其中未成年人 5 人,60岁以上老年人 63 人,跨省护送 7 人,接收本市在外流浪护送返乡人员23 人。在站长期救助 11 人。共办理结婚登记3896对(其中复婚270对),离婚登记1873对,补发结婚证1284对,补发离婚证126人次。

4. 招商引资

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签约的三个项目分别为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有限公司纳米抗体项目、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0万套智能环保集成灶建设项目、嵊州达亿领带服饰有限公司年产1400吨新型改性蚕丝项目。上海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集团有限公司签约长乐镇,其纳米抗体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主要从事羊驼养殖、新型纳米抗体筛选平台建设,未来目标是努力发展成为养生及抗衰老基地。浙江亿田智能厨电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经济开发区,项目总投资21.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8.4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30万套智能环保集成灶的生产能力。嵊州达亿领带服饰有限公司签约城南新区,总投资5.67亿元,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1400吨新型改性蚕丝能力。

5. 交通状况

2017年,嵊州市公路里程2324.47公里,其中国道176.51公里(含高速公路),省道36.35公里,县道463.94公里,乡道354.62公里,专用道0.59公里,村道1292.47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1960.58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345.65公里,有铺装路面合计占全部公路里程的99.2%。客运量595万人,客运周转量4066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6.6%;货运量1827万吨,同比增长22.5%,货运周转量14107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7.2%。

四、历史文化

秦汉时已建县称“剡”,至今已有2100多年,北宋始名嵊县,1995年撤县设嵊州市。是任光、马寅初、袁雪芬、马晓春等现代文化名人的故乡。 还是越剧的发源地。嵊州市四面环山、五江汇聚,中为盆地,地貌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到67.2%,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

方言

嵊州方言隶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嵊州位于浙中偏东地区,与浙南吴语区毗邻,长期来为杭温线上的交通要津,再加上通过舞台语言(以嵊州方言为基础语言)的广泛传播,故嵊州方言在省内影响较大。1964年,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开设农村方言节目,即以嵊州方言作为广播用语。

嵊州方言也是越剧道白的基础,唱腔韵脚的依据。

嵊州方言大致可划分为城关镇、崇仁、甘霖、长乐、黄泽、三界等6个方言小区。

越剧

越剧始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是由嵊县农村(以马塘村为主)初以田头说唱的“落地唱书”,继则沿本卖唱,再而进入茶馆酒肆的说唱技艺衍变而来。光绪三十二年(1906)艺人首次登台演出,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发展成为一种地方戏曲,于绍兴一带农村演出。民国初年,诞生了男女小歌班,20年代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之名与绍兴乱弹的绍兴大班相区别,并在音乐唱腔上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徒歌清唱改为丝弦伴奏,称为“丝弦正调”。民国十二年(1923)又出现了绍兴文戏女子科班,简称女子文戏,为适应女子演唱,又改“丝弦正调”为“四工调”而享誉绍兴和上海。

后来,绍兴女子文戏因扮相俊美,嗓音甜润,唱调流畅,遂逐渐取代了男班在上海的地位。1938年,女子绍兴文戏队伍不断扩大,影响不断加深,绍兴、上海各地戏剧专刊和小报遂称“绍兴文戏”为“越剧”。1942年,女子绍兴文戏进一步倡导改革,正式改称“越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越剧得到迅速发展,演剧团体之多,流动面之广,列中国之首,成为除京戏以外的中国第二个大剧种。越剧在长期演出实践中不断改革,形成了一种具有慢慢梳理、娓娓道来、诗情画意般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方式。剧目大多取材于传统故事,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小歌班和绍兴文戏阶段,有《养媳妇回娘家》、《九斤姑娘》、《珍珠塔》、《琵琶记》、《梁山伯》等;女子文戏时期,有《九美图》、《三笑姻缘》、《大闹嘉兴府》和《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大量折子戏;女子越剧时期,有《花木兰》、《雷雨》、《祥林嫂》等。建国后,新创作越剧剧,目400部以上,其中被摄制成电影片的就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碧玉簪》、《孟丽君》、《西厢记》等30多部)它的观众主要是中下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其中又以妇女观众为多。由于大多数越剧演员重视唱腔功夫,逐步形成了众多流派,使观众从不同的唱腔中获得美的享受。

越剧音乐渊源于唱书时期的[四工调],其基本唱调,由落地唱书的[吟哦调]发展而来,小歌班时期以[吟哦调]派生出的【吟哦北调】和【吟哦南调】为基本调。用笃鼓和檀板击节,人声帮腔。20年代配以丝弦锣鼓伴奏,并以[丝弦正调]为基本调。改称绍兴文戏。30年代女子绍兴戏改用【四工调】为主调。40年代初改为[尺调]为主调,以反调[弦下调]为辅。确立了女子越剧的音乐唱腔格局。越剧唱调常用词格有二:一为七字齐言对偶,一为十字齐言对偶,上句可韵可不韵,下句必须押韵,平仄通押。唱调乐体结构,以上下两句为基础,往往以不同落音的四句构成一个单位。

越剧角色行当分为小生、旦、老生、花脸4堂;小生堂有穷生、儒巾生、武小生;旦堂有小旦、老旦,小旦又分闺门旦、悲旦、花旦、正旦、泼旦;老生堂分为老生、老外;花脸堂分为小花脸、大花脸。但也不受此限。其表演以唱为重,唱做结合,武戏文做。常以大段演唱叙事抒情和刻划人,几乎每部大戏均有几场以唱为主的重场戏。越剧的做功,融话剧的写实性与戏曲的写意性手法于一体,既有程式,又不受程式制约,善于从塑造角色的人物形象出发去驾驭传统程式,开拓新的表现程式。

越剧从落地唱书、小歌班、女子文戏到女子越剧,涌现了众多著名的艺术家,如小歌班时期的卫梅朵、王永春、白玉梅、马潮水等,女子文戏时期的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马樟花和姚水娟等,更有称为“越剧十姐妹”的徐天红、傅全香、袁雪芬、竺水招、范瑞娟、吴小楼、张桂凤、筱丹桂、徐玉兰、尹桂芳和戚雅仙、王文娟等。建国以后,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如吴凤花、钱惠丽、钱爱玉、何英等。

五、风景名胜

嵊州的旅游点有:马寅初故居、百丈飞瀑、百丈飞瀑漂流、南山水库、冰川火山谷,剡溪漂流景区、清溪漂流、崇仁古镇、城隍庙、王羲之故居、华堂村、小黄山遗址、天章塔、红佛寺,浙江嵊州温泉湖国际度假旅游区,覆卮山度假村等等。

六、地方特产

桃形李 小红毛 香榧

榨面 越乡龙井 小笼馒头 麦虾汤 春饼

油氽果 油条 糟鸡糟肉 糯米白糖

糯米果 青饺 麻糍 崇仁炖鸭

七、荣誉称号

嵊州有2100多年的建县历史,素有“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美誉,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

嵊州是中国第一批经济开放县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

嵊州是闻名中外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茶叶之乡、围棋之乡、竹编之乡、根艺之乡以及中国厨具之都、电声零件之都、丝针织服装生产基地、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

嵊州市获“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先进单位”称号 。

2018年12月,中国饭店协会授予“中国小吃文化名城”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

2019年11月13日,入选2019年中国创新百强县(市)。

2019年11月21日,入选“2019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12月6日,入选“2019年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投资潜力全国百强县(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1月22日,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1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28;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49。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美食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年全国百强县”。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八、联系方式

市委书记:徐建役 市政府电话:0575-83032224;传真号码:0575-830114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