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
- 所属地区 山东省德州市
- 政府电话 0534-3321310
- 人口(万人) 31.00
- 面积(平方公里) 502
- 统计年度 2018
- GDP(亿元) 175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7.10
-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万元) 1.9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6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1.40
- 特色产业 制作桃符的手艺、可生产桃木剑、桃木梳、楹联等约50个系列几百种产品。本村及周边村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可进厂做工。同时探索“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利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特色文化 唐枣树的传说、海岛金山寺的传说
庆云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
一、行政区域
庆云县位于山东省西北平原北部,地处山东省、河北省滨州,沧州,德州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2′,北纬37°22′。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的盐山县、海兴县隔河相望,东与无棣县毗邻,南与阳信县接壤,西与乐陵市交界,位于华北、胜利、大港三大油田中心,是连接华南华北、东北、北京、天津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京津门户”和“山东北大门”和德州“桥头堡”之称,地处国务院规划的环渤海经济带内。
二、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因为古代黄河及其支脉的变迁动荡,导致庆云县境内岗、坡、洼三种地形相间分布,地势低平,稍有起伏,微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9.6米。庆云县地处华北地台中部,断裂构造发育明显。古黄河的大徙、改道、决口造成泥沙沉积,形成岗坡洼地起伏不平相间分布的地形特征。土壤质地分为沙质、壤质和粘质,以质地适中的壤质土为主。
气候
庆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气候温润,光照充足,无霜期年均207天。受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沿海气温以1月最低,平均1~4℃,7~8月气温最高,平均24~26.3℃,平均气温12.4℃。
水文
马颊河:1966年,对马颊河进行改道治理,现属海河水系,成为庆云县旱能灌、涝能排,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一条河道。
漳卫新河:新中国成立后,庆云县对河道多次进行治理并修建桥梁和涵闸,现属海河水系。1956年曾改名四女寺减河,1973年易名漳卫新河。
德惠新河:是1968年人工开挖的一条排水河道,上游段105公里为新开挖河道,下游段67.5公里利用了马颊河故道,扩大治理后成为德惠新河河道。德州市境河道长度127.6公里,堤防长度203公里。
自然资源
到2012年,庆云县已探明石油储量1.58亿吨、天然气10亿立方米、煤炭60亿吨。黄河流经本地区62公里,每年可引水25亿立方。
三、人口数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庆云县总人口286427人。其中,男性人口146922人,女性人口139505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32:100。户籍人口291849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1.17%,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0.85%。总人口中,城镇人口37234人,乡村人口为249193人。
2012年,庆云县拥有39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3%。
四、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经初步核算,201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9%,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三次产业结构为6.8:45.4:47.8,三次产业平稳推进、结构趋优,第三产业依然是实现经济增长主动力,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龙头地位更加牢固。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支出保障有力。2018年,庆云县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税收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19.9%,地方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77.52%;财政支出19.15亿元,同比增长6.3%。
金融机构存贷款稳步增加。2018年末,庆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9.41亿元,比年初增长18.35亿元。从存款构成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9.45亿元,比年初增长12.7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2.96亿元,比年初增长4.09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35.19亿元,比年初增长7.45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55元,比上年增长9.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7元,比上年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5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1.2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进一步缩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47元,同期增加189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5元,同期增加1165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比由上年同期1.87下降到1.85。
五、历史文化
庆云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
居住。
夏属兖州,商属蒲姑国,西周武王时属姜子牙,春秋时为齐国所属。
秦属齐郡。汉属渤海郡,三国时属乐安郡,晋属乐陵国,南北朝属乐陵郡。
隋开皇六年(586年)置县。元朝至元二年(1265年),无棣县并入乐陵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成祖朱棣避讳改西无棣县为庆云县。
清代庆云县东西广45里,南北袤55里。
民国初期,庆云县面积约为560平方公里。1945年庆云解放后面积为588平方公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0年,面积为502平方公里。1984年,庆云县改乡镇建制。1993年,庆云县16个乡镇并为11个乡镇,2000年并为8个乡镇,2005年增设渤海路街道办事处。2010年7月东辛店设镇至今。
六、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2年,庆云县普通中学13所,在校生2.7万人;小学59所,其中教学点57个,在校生3.3万人;幼儿园67所,在园、班儿童3.9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364人。民办学校2所,在校学生4.3万人,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学生的学杂费。
文化事业
2012年,庆云县拥有艺术表演场所1处,艺术表演团体1个,2012年共演出71场次。群众艺术馆1处,文化馆1处,文化站13个。公共图书馆1处,档案馆1处,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100%。
社会保障
2012年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39亿元,增长2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3600元,增长18.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0.4元,增长13.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179.27元,增长11.6%。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602元,比2011年增加1252元,增长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938元,增长19.2%。
2012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2.3万、67万、69.22万、29.23万、55.66万和35.03万人。
2012年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员25.11万人,其中,城市4.68万人,农村20.42万人。五保对象1.27万人,供养支出4106.4万元。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84个,床位1.99万张。社会福利企业28家,安置残疾人员432人。
七、地方特产
金丝小枣:庆云县传统特产之一。其栽培始于商周,兴于魏晋,盛于明清,振兴于当今。
崔口烧鸡:始于清代,选农家散养草鸡,以陈年原汁鸡汤卤煮,经熏制而成。
尚堂扒鸡:德州扒鸡基础上改良而成,选用农家草鸡,采取传统的烧、熏、酥、炸、卤等多种工艺。以急火和文火烧6到8小时,起锅凉透即成。
德州驴:中国五大优良驴种之一,以庆云县为中心、宁津、乐陵、滨州市的无棣、惠民等县也有饲养。
八、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2019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2019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九、联系方式
县委副书记、县长孙洪昌
庆云县政府电话是0534-3321310
电子邮箱:qystbgs@dz.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