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
- 所属地区 湖南省衡阳市
- 政府电话 0734-5812451
- 人口(万人) 44.4828
- 面积(平方公里) 944
- 统计年度 2019
- GDP(亿元) 164.7912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11.820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3.578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2438
- 特色产业 扶持优质稻、“两茶”、中药材、小水果、衡山黄鸡等优势农业产业发展
- 特色文化 中华民族文物史上三大瑰宝之一的“禹王碑”遗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山影子戏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北山歌等。
衡山县
衡山县隶属湖南省衡阳市。
一、 行政区划
衡山县,隶属湖南省衡阳市,地处湖南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境内有衡山而得名。东临衡东县,南接衡南县,西界衡阳县、双峰县,北抵湘潭县,中部环绕衡阳市南岳区。地理坐标:东经112°27′~112°57′,北纬26°58′~27°28′。南北长54.5公里,东西宽48公里,总面积944平方公里。
截至2016年7月31日衡山县辖7个镇、5个乡,25个社区、319个建制村,151个居民小组、3235个村民小组。政府驻地位于衡山县开云镇建设街99号。
二、 自然地理
衡山县位于南岳衡山和附近地区,为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组成部分。地处东经112 °27'-112 °57',北纬26 °58'-27 °28'之间,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南接衡阳市石鼓区,西邻衡阳市南岳区,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北界湘潭县。南北纵长54.5千米,东西横跨48千米,总面积934平方千米,占湖南省总面积的0.46%。
地形
衡山县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衡山县山地约占11.4%,丘陵约占42.3%,岗地约占24.8%,平原约占21.5%。
境内主要山峰有:巾紫峰、燕子岩、勾头峰、吐雾峰等。
气候
衡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光照充裕,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基本同季,雨旱季较明显;四季分明,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7.5℃,后山比前山气温略低,年平均无霜期为286天,平均降水量为1400毫米。
水系
衡山县境内有湘江干流64.85千米。有湘江支流38条,总长达444.8千米。其中一级支流10条177.5千米;二级支流17条186.2千米;三级支流8条78.9千米;溪流3条26.1千米。
衡山县域属湘江水系,水体总面积48.6平方千米,占衡山县面积的6.2%。有湘江大小支流185条,共900多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38条,共长468.7 千米。 境内年均降雨量为11.81亿立方米,年均径流量5. 01亿立方米,湘江年均流量为505.4亿立方米,衡山县地表水资源约259.03亿立方米,汛期在4-7月, 枯水期一般出现于11月至次年1月。民国时衡山站湘江最高水位55.89 米(1924年),超过警戒水位8.89米,建国后,最高水位54. 88米(1994年)。
湘江
从衡阳市石鼓区、衡南县与衡山县萱洲镇交界的草鱼石入境,南北流向经县境萱洲、永和、师古、开云、长江六个乡镇,至长江镇永丰村入湘潭镇境。境内长64.85千米,境内河面宽300-1200米。河道可四季通航,大源渡航电枢纽建成,直航千吨级船舶,湘江正常水位41.7米,警戒水位47米,正常水深2.3米。
涓水
古名兴乐江,又名白果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双峰县昌山,从新桥石地方村入境,沿途流经新桥、贯塘、江东、白果、长青五个乡镇,至长青乡晓岚村晓岚港出境入湘潭县。境内长26.8千米,河道汇水面积490.4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3.98立方米/秒。上世纪50年代前,为衡山第二条通航河道,后因河床淤高,不能通航。
荆陂河
又名金边河,为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衡山紫盖峰东侧福田铺乡,流经沙泉、开云、长江等乡镇入湘江,全长29千米,集水面积112.2平方千米。
乌江
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南岳紫盖峰东南侧,流经师古,永和等乡镇,至师古乡乌石铺入湘江,全长20千米,集水面积119.4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衡山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丰欠不均。新中国成立后,衡山县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截至2001年底,衡山县累计建设各类水利2.2万余处,其中中型水库2座(新桥、九观桥),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67座,大小塘坝2.2万余处,可蓄水量1.218亿方。
土地资源
衡山县土地总面积为944平方千米,全县耕地面积为16180 公顷,其中水田15630公顷,旱土550公顷。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衡山县境内的植物有种子植物104 科,1200余种,木本植物83科,810余种。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樟、香果树、楠木、鹅掌揪、凹叶厚朴、喜树、刺楸等。
主要植被类型有马尾松林、杉木林、竹林、灌木林(丛)、油茶林。 其中,马尾松林分布面积10余万亩,杉木林分布于700米以下的低山,有 近6666.7公顷,竹林主要分布于马迹、东湖、望峰、 岭坡、店门等乡镇,面积8553.3公顷,灌木林(丛) 分布极广,主要有胡枝子灌丛、茅栗灌丛、桎木灌丛、铁芒箕灌丛等,油茶林主要分布在长江、开云、萱洲、永和、店门等乡镇,面积6666.7公顷。 就植物整体而言,境内主要有草本、木本、观赏植物和中草药材4种。草本植物有水浮莲、水葫芦、浮萍、马齿苋等, 木本植物有杉、马尾松、柏、榆、槐、苦楝、株、梧桐、杨、柳、棕榈、樟、梓、油茶、油桐、茶叶、柑桔、楠竹、小竹等;观赏植物有铁树、罗汉松、雪松、凤尾松、龙柏、白玉兰、木兰、杜鹃花、桂花、茉莉、迎春花、栀子花、牡丹、玫瑰、腊梅、木芙蓉、花石榴、菊花、君子兰、鸡冠花、牵牛花等;中草药材有半夏、桔梗、陈皮、前湖、柴胡、香附子、菟丝子、黑芝麻、路路通(枫球)、柿蒂、薄荷、车前草、金银花、艾叶、茯苓、五倍子等。境内新发现14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农业野生植物:野荞麦、野生猕猴桃、野茶、野苎麻、野兰花、野百合、野桃、兰花、杜鹃、水车前、地黄、乌药、野山药、犁头草、卷柏。境内野生动物种类也较多,陆生野生动物64科,180余种。
动物资源
兽类主要有獐、兔、狼、黄鼠狼、穿山甲等;鸟类有燕、杜鹃鸟、猫头鹰、啄木鸟、雉、竹鸡、翠鸟、斑鸠、喜鹊、乌鸦、布谷、麻雀、画眉等;虫蛇类有蝴蝶、蜻蜓、蟋蟀、蜘蛛、蚯蚓、青蛙、蝮蛇、青草蛇、银环蛇、五步蛇、蝇、蚊、土蜂、金龟子、螳螂等;水产类有鲭、鳙、鳜、银鱼、鳗、胭脂鱼、乌鱼、鳅、黄鳝、蟹、大小田螺、虾、蚌、蚬、鳖、乌龟等。饲养动物中,家禽以鸡为主,鸭、鹅、鸽次之;家畜以猪为主,牛、狗、羊、猫次之;水产以草、鲢、鲤鱼为主,鲭、鲫、鳊鱼次之。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虎纹蛙、草鸮、红腹锦鸡、鹰类、隼类、秧鸡等10 余种。国家三级保护动物有:白鹭、野鸭、竹鸡、山雀、华南兔、青蛙、蛇类、麂子等几十种。
矿产资源
根据官网2018年4月3日显示,衡山县区内地质构造比较复杂,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多,给成矿地质条件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矿产资源丰富,被列为湖南省矿产资源发达县。矿种达32种,主要矿产资源有铅、锌、钨、金、铜、铁、锡、锑、锰、铌、钽、锗、银、铀、钠长石、钾长石、高岭土、石膏、重晶石、陶土、云母、石英、无烟煤、花岗石等20多种,主要分布在东湖镇、马迹镇、白果镇、长青乡。大型矿床、矿点、矿化点3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4处,小型矿床8处。钠长石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5%,占全省储量的98%,单个矿床储量居亚洲之最。瓷泥和石膏储量均居全省第二。
1. 人口
2019年,全县年末126784户,总人口444828人,减少4195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33175人,乡村人口311653人。全年共出生人口4220人,出生率9.5‰;死亡人口3713人,死亡率8.3‰;净增人口507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2‰。年末常住人口36.5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27万人,城镇化率41.77% 。
民族
衡山县境内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瑶族、土家族、黎族 、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景颇族、土族、仡佬族、鄂温克族、侗族、白族等14个少数民族分布。
2. 面积
总面积944平方公里
三、 经济发展
1. GDP及财政收入:
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9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64791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04468万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57218万元,增长8.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6226万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为18.5:39.9:41.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3.7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1%、46.4%和46.5%。人均GDP44780元。
全年新增“四上”企业5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家,限额以上商业企业6家,资质等级建筑房产企业3家,其他服务业企业8家。
2. 产业状况
农业
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2959万元,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1867373万元,林业产值27344万元,牧业产值247580万元,渔业产值27139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4162万元。201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4468万元,较上年增长3.0%。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130134万元、24628万元、113108万元、23075万元和13523万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71千公顷,增长0.7%。粮食总产量218377吨,增长0.4%;油料15538吨,增长2.4%;瓜果26611吨,减少11.5%;茶叶422吨,增长3.2%;水果35104吨,减少9.0%;席草6554吨,增长2.7%。
全年牲猪出栏46.95万头,减少16.2%;家禽出笼636.51万羽,增长13.6%;禽蛋产量16851吨,增长5.6%;肉类总产量47194吨,减少7.8%;水产品产量12471吨,增长4.2%。年末农业机械88266台,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1.35万千瓦,人均拥有农业机械1.31千瓦。
工业
全县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10.8亿元,增长7.8%。园区工业产值94.6亿元,增长7.0%。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5.16亿元,增长9.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为73.7%。全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园区工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85.4%,上升2.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有较大增长,全部工业占GDP的比重27.4%,较上年上升5.5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4%,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城镇投资作出重要贡献,增长8.9%,占全部投资的90.8%;房地产投资6.82亿元,增长30.9%。
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较好落实。农村公路建设92公里;新增就业2902人;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4143人;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5795人,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2382人,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2113人;转岗培训全科医生45人;农村低保标准达到3840元/年;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72个;农村改厕17314户;推行一村一辅警146人;村级配电网改造投资608万元;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顺利实施;实施农村宽带网络覆盖工程53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5%以上;法律援助224件。
建筑业健康发展,2019年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5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县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15家全年完成建筑施工产值46.51亿元,增长15.1%。房屋施工面积182.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35.9万平方米。
运输邮电通讯业
2019年末,全县拥有大小货车515辆/6586吨,大小客车165辆/3893客位。邮电事业进一步发展,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28.5%和89.2%。通讯更为便捷,通讯信号基本实现全覆盖。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总量2.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总量15万户;国际互联网络用户进一步发展,固定宽带网络用户5.42万户。
国内贸易
2019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100万元,增长10.4%。实现城镇销售额335678万元,增长10.3%;实现乡村销售额64422万元,增长11.1%。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323983万元,增长10.4%;住宿餐饮业销售额76117万元,增长10.6%。
招商引资
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内资39.5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8.7%;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205万美元,增长64.3%;外贸进出口总额1353万美元,增长46.3%。
财政金融保险
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收入质量继续提高。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8202万元,增长15.8%。其中:税务完成94791万元,增长20.4%;财政完成23411万元,增长0.11%。实现税收收入91269万元,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7.2%,较上年增加2.6个百分点。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003万元,增长8.5%。全年财政支出272328万元,增长6.7%。
金融形势平稳发展,存贷规模继续扩大。2019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580230万元,增长7.5%;各类贷款余额775754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保险事业继续发展,2019年完成保险业务收入28473万元,增长25.2%。其中:财产险10723万元,增长26.5%;人身险17750万元,增长24.5%。
3. 社会事业
科技和教育
2019年,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298人。其中:高级职称863人,中级职称5985人,初级职称6450人。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61人。
教育强县扎实推进。新建景贤小学、城北小学两所学校,化解超大班额204个;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100%,初中生年巩固率为100%;本学年新招普通高中生2645人,毕业2272人;招收初中生4501人,毕业4488人。招收小学生4350人,毕业4656人。年末,普通高中在校学生7267人,初中在校学生13543人,小学在校学生28710人。
卫生和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2个;卫生工作人员307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469人;卫生机构病床2175张。
提质衡山文化,打造文明奥区,文体事业取得新进步。非遗剧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顺利;县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7.2万人次,县剧团“送戏下乡”演出100场,县电影公司全年放映电影3816场;举办了大虎地生态旅游节暨徒步越野赛,承办中国好声音大衡山海选、湘赣周边县市乒乓球赛、全县“庆建国七十周年”职工篮球赛等10余次大型活动。大型历史题材现代戏《金秋菊》申报国家艺术资金;《岳北垅里唱山歌》获省“欢乐潇湘”文化演出二等奖;民歌《我家在这里》MV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放。衡山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源渡口、广公家庙、柏树保家楼等入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生活
2019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38元,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83元,比上年增长8.5%。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345768万元,增长10.3%,人均储蓄36570元。
年末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22万人,企业单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3.0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23.0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10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4.02万人。
4. 招商引资
2019年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内资39.5亿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1.63亿美元,增长8.7%;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205万美元,增长64.3%;外贸进出口总额1353万美元,增长46.3%。
5. 交通状况
2009年—2013年,衡山县完成干线公路建设资约3亿元,水泥路建设118千米,危桥改造6座。其中改善107国道21千米,314省道干线公路改造30.4千米,老省道314线硬化3.8千米,四东线硬化22.4千米,新马线硬化12千米,衡萱线硬化16千米,白松线硬化3.2千米,青石线硬化9千米;维修加固了衡山湘江大桥和罗陂南桥,重建东湖桥、新桥大桥、万年桥、白果大桥。
四、历史文化
自西晋至今已有1700多年置县历史,素有“文明奥区”的美誉,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中华民族文物史上三大瑰宝之一的“禹王碑”遗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山影子戏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北山歌等。出过2个状元、5个尚书及“一代女魂”唐群英等风云人物,衡山籍的“两院”院士2人。毛泽东同志曾在此考察农民运动,其堂妹毛泽建在此为革命献身。近年来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称号。
五、风景名胜
全域旅游进一步融合,唐群英故居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虎山福地项目加紧建设,西游洞天项目完成改造,仙逸人间、寿岳颐园、紫盖峰等旅游项目有序推进,店门、白果、岭坡的特色采摘、休闲养生成为乡村旅游新热点,全年旅游综合收入25.2亿元,较上年增长16.5%。
镇南寺 位于巾紫峰顶 200余米处,寺名先用“清凉寺”,后沿用古建于巾紫峰山腰后毁圮的“镇南寺”,为改革开放年代新建的一座寺庙,傍山而立,巍峨挺拔,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是县城一处新景点。
紫巾山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郊巾紫峰,1987年始建,面积 1.5平方千米。牌坊为公园门户,山麓有紫巾广场,山上有电视差转台,千步云梯,诗碑廊,镇南寺等景点,森林覆盖。
观湘洲 位于县城东北面湘江主航道,距县城5千米,面积200余亩。曾有文峰塔,7级,高9丈余,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县令邓国材建。有观湘书院,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知县王家贤建。登塔纵观湘江景色,只见澄江日夕,贾舶帆悬,鸥浴平沙,金光万状,故衡山近郊八景中有“观湘夕照”之誉。塔与书院早已废圮无存。新中国成立后,全洲改为县原种场柑桔作物基地,1980年代新建有宾馆、娱乐场所,登洲之人日多。
萱洲古镇
萱洲镇,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区北部,为衡阳历史文化旅游名镇。地处衡阳市石鼓区、衡东县、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五区县交界处。107国道、武广高速铁路和南岳高速公路、衡萱公路贯穿其中,北依南岳衡山,东临湘江。
古镇有金莲寺、三圣祠、杨四水府庙(现观潭寺)、清朝曾国藩故居、慈善堂、蔡伦纪念地——蔡候殿、成发祥提督墓等景点。
九观湖
九观湖风景区是湖南省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位于店门镇,毗邻107国道,南距衡阳市区20千米,北距衡山风景区20千米。
九观湖风景区又叫九观桥水库,是1976年截湘江支流百港水系而筑成的人工湖。湖水面积为38.93平方千米,库容为288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为9.5万亩,是衡山县最大的水库。经过开发建设,已集灌溉、发电、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景区。
毛泽建烈士陵园
毛泽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在耒阳、衡山等地从事游击斗争。1928年在耒阳的一次战斗中被捕,1929年被害于衡山县城马王庙坪,年仅24岁。毛泽建牺牲后,当地群众秘密将其埋藏于面临湘江,背倚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巾紫峰。1967年,在其原墓的右侧新建烈士陵园,整座陵墓为花岗石和汉白玉构筑。整座陵园占地5.29亩,塔高8.2米。1972年该陵园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衡山县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唐群英故居
唐群英,是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女会员,曾两次只身闯荡东瀛,追随孙中山投身革命,是辛亥革命的双枪女将,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被授予二等嘉禾勋章,中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女报人、女诗人、女教育家。康克清同志称其为“一代女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前夕,中央政府评出八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是吾家书屋坐落在衡山县新桥镇黄泥村,是唐群英祖居“三吉堂”中建设最早的,也是如今仅存的部分建筑。
岳北穿岩
岳北穿岩位于衡山县白果镇和平村,从南岳后山水帘洞那条路插沙泉那条路,往曾国藩故居方向,过岭坡后刚进白果镇境内的和平村。从岭坡过去的方向,靠道路右边有标志注明为穿岩风景区的。修了水泥路,进去一路都是丹霞地貌,风景很好,约5-10千米后变土路,然后,就到了路的尽头,貌似已经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但却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地方特产
已探明的矿藏有40多种,是著名的“非金属之乡”,钠长石、钾长石储量居亚洲之冠,其中钠长石占全国储量的45%,占全省储量的98%,瓷泥储量居全省第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跻身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生猪调出大县、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
七、荣誉称号
2020年1月,入选2020中国春季休闲百佳县市。
八、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尹培国 县长:蒋青
县政府电话:0734-5812451 0734-5812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