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
- 所属地区 安徽省安庆市
- 政府电话 0556-7821446
- 人口(万人) 87.30
- 面积(平方公里) 2394
- 统计年度 2019年
- GDP(亿元) 233.1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13.6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83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1.29
- 特色产业 优质水产品基地县
- 特色文化 黄梅戏发祥地;文南词
宿松县
宿松县,安徽省直管县,政府驻地为孚玉镇。
一、 行政区划
宿松县,安徽省直管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皖鄂赣三省结合部、长江下游之首北岸,介于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之间。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总面积2394平方千米。2019年,宿松县下辖9个镇、13个乡,户籍人口87.3万人,常住人口62.4万人。
二、 自然地理
(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陲的皖、鄂、赣三省的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的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29°47′20″~30°25′30″。东与望江县湖面毗连,南滨长江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黄梅县、蕲春县接壤,北连太湖县,面积2393.53平方千米。县境南北纬差38′10″,相距72千米;东西经差42′40″,相距67千米。
地形地貌
宿松
县地质构造属于淮阴地质古大陆向南京拗陷过渡地带的大别山山脉东部末端。对该县地貌骨架和山川起奠定影响的是中生代以来的历次构造运动,尤其是中生代晚期的燕山运动,故地貌主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山地、丘陵、湖泊、平原依次排列的基本格局,自然差异明显,其中西北部为山区,境内海拔800米以上山峰有8座,最高峰罗汉尖海拔1015.5米,为松杉竹茶主要产区;中部为丘陵,面积854平方千米,为该县最大面积的自然类型区,为粮油主产区。
水文
宿松县中南部有龙感湖、黄湖、大官湖和泊湖四大湖泊,总面积104万亩,为优质水产基地;南部为冲积平原,是优质商品棉集中产区。
宿松属于长江流域河流水系,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总的特征是西北部河流多而长,东南部少而短。发源于大别山的凉亭河、二郎河两大河流,具有山区河流的一定特征,其中二郎河流域面积597平方千米,凉亭河流域面积289.3平方千米,它们把大别山南麓的径流串入湖泊(县域中部和南部,水面辽阔,水资源丰富,有连成整体的泊湖、黄湖、龙感湖和大官湖),自西向东经华阳流入长江。 [7]
气候
宿松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全县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毫米,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均日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
(2)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宿松县国土面积为2393.53平方千米。其中丘陵区812.13平方千米,山区296.93平方千米,洲地451.14平方千米,水域833.33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中有滩涂面积13.23平方千米,其中沿湖滩涂11.82平方千米,沿江滩涂1.41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宿松县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矿种有煤、磷矿、大理石、瓷土、石灰石、蛇纹石、硅藻土、石英沙岩、兰晶石等28种,其中磷矿石储量2700万吨、石灰石储量13亿吨,居全省前列;煤储量466万吨,大理石储量7亿立方米,瓷土储量510万吨,此外滑石以及铁、铅、锌、银、金等都具有开采价值。
森林资源
宿松县森林面积48990.48公顷,增长4.1%;人工造林面积1741公顷,林木绿化率29.01%,活立木总蓄积量330.04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267.43万立方米。
三、 经济发展
综述
2019年,宿松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1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9:40.3:39.8调整为19.3:41.2:39.5,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4.3%。人均GDP为37360元(按年常住人口计算)。
2019年,宿松县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3亿元,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39亿元,增长12.4%;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5.53亿元,增长12.2%,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5.9%,比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5亿元,同比增长9.1%,涉及民生领域的支出总额达46.9亿元,占全县总支出比重达83%,其中教育支出13.6亿元、增长11.7%,卫生健康支出9亿元、增长8.8%。
2019年,宿松县实现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8208元,增长1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31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60元,增长10.6%。
第一产业
2019年,宿松县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7020公顷,比上年减少325公顷。其中,稻谷种植面积45662公顷,比上年减少1158公顷;小麦种植面积13511公顷,比上年增加221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8080公顷,增加1803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9499公顷,扩大388公顷。全年粮食产量40.90万吨,比上年增产2651吨,增长0.65%,油料产量7.38万吨,增长10.9%。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8万吨,增长6.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1.80万头,比上年下降40.8%;全年生猪出栏35.84万头,下降12.3%。肉类总产量5.60万吨,下降1.2%,其中猪牛羊肉产量3.18万吨,下降16.3%。禽蛋产量1.33万吨,下降25.8%。水产品产量8.66万吨,增长3.2%,其中鱼类产量5.51万吨,同比增长7%。
第二产业
2019年,宿松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3.1%,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滑10%。分门类看,采矿业下滑15.5%,制造业增长1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
规模以上工业中,26个工业大类行业有19个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计算机、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1.1%,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制造业增长9.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8.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0.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0.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9.8%,纺织业增长49.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4.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4.45,总资产贡献率14.6%,平均流动资产周转2.83次,全员劳动生产率265930元/人。
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4.7%。商品房销售面积达2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1%。
第三产业
2019年,宿松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1.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2亿元,增长11.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10.7亿元,增长6.9%。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增长10.5%,餐饮收入增长12.1%。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0.6%,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2%,住宿业营业额增长9.8%,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5.8%。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2.1%;烟酒类增长7.7%;饮料类增长12.2%;中西医药类增长18.3%;体育娱乐用品增长15.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7.5%。进出口总额8148万美元,增长14.4%。其中,出口7561万美元,增长16.4%;进口587万美元,同比下滑3.6%。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36万美元。
四、 交通运输
宿松县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运三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合九线过镜,境内长25千米,为单线铁路,设宿松、凉亭车站,宿松站办理客运。沪渝高速公路过境,境内长31.2千米,双向4车道,出口位于孚玉镇孚玉路,通往九江、合肥。105国道过镜,境内长3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太湖县、黄梅县。S203省道过境,境内长51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望江县、太湖县。截止到2015年,境内县乡(镇)级公路27条,总长372.8千米;公路桥梁347座,总长7125.6延米。共有客运班线87条,其中省级线路16条、市级线路5条、县乡线路66条,城区客运站场4个。宿松境内通航河道总里程203.5千米,客运渡口16道,公路渡口3道,货运码头7个,运输企业拥有货运船舶9艘,5220吨位;截止到2015年,客运船舶21艘,963座位;车渡船舶3艘,22车位。 [12]
2019年,宿松县全年公路运输量710万人次,下降6%;货物运输量981万吨,增长5%;旅客运输周转量83550万人千米,下降2%;货物运输周转量87650万吨千米,增长5%。
五、 社会事业
民生保障
2019年,宿松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522人,下降26.1%;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25人,增长12.9%;失业人员再就业231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166人同比增长10.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9万人,同比增长1.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27593人,下降1.8%;新农村合作医疗住院病人实际补偿比例6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年末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个,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7038床。3368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降26.3%;2432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下降0.6%;农村五保供养6806人,下降2.6%。
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宿松县有普通中学49所,在校生43993人,专任教师3413人,初中升学率87.2%,高中升学率65.5%。小学119所,在校生56119人,专任教师2874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4229人,专任教师211人。
科技事业
2019年,宿松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91件,较上年提高1.08件,全年申请专利762件,授权专利272个,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0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4.9%;高新技术企业15家,较上年年底增加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1%。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末,宿松县拥有县级剧场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各1个,黄梅戏剧团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个。名胜风景区和文物保护区46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52.9千册,同比增长0.23%。
医疗事业
截至2019年末,宿松县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06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22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血防站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45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59人,注册护士919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737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90张。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环境保护
2019年,宿松县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本年完成投资总额3.09亿元,增长1.7%。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98.0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416吨, 比上年下降2.3%;业废水排放量达标率98.08%,与上年持平;工业烟尘排放量达标率97.59%,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综合环保指数为95.79。
六、 历史文化
文南词
文南词是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已有近300多年的历史,早于采茶戏和黄梅戏。文南词,又名文词腔,剧种名称取其主要声腔——文词、南词首字组成。文南词唱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前者近似板腔体,后者属联曲体。正本戏主腔分为文词、南词、平词三类。小曲包括山歌、采茶歌等。文南词的生成和发展阶段,是以宿松为中心,辐射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进入发展和繁荣街断后,宿松问难词演出正戏和整本大戏,民间戏班多,民间艺人多,借鉴了传统的灯歌和灯舞的表演形式,伴奏加入了断丝弦,作为地方剧种基本形成。文南词的戏剧素材贴近底层民众,音乐底蕴十分丰厚,戏曲风格独特,表现形式灵活。随着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变化,在借鉴、引进、移植的过程中,文南词不断丰富和发展,并影响了周边的兄弟剧种,许多艺术元素被黄梅戏所吸收,推进了黄梅戏的变革和发展。文南词作为一个剧种已经列入国家戏曲剧种目录,具有极强的学术、艺术和社会价值。
宿松处于吴楚文化交汇地带,钟灵毓秀,是我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发祥地;黄梅戏以其动人婉转的甜润唱腔,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倍受人们喜爱,历经千年风雨,芳香依旧沁人心脾;构成黄梅戏唱腔和剧种基础的“断丝弦锣鼓”( 以打击乐为主、间以丝竹音乐伴奏的民间器乐形式,曲牌有30余首,分为打击乐和丝竹乐间奏的断丝弦曲牌、锣鼓曲牌、弦乐曲牌三类)和“文南词”( 一种类似歌舞演唱的形式,多为2~4人演出,其典型代表作为1950年代初期佐坝区虞松峦村文南词剧团排演的《浪子抛球》)是当地土生土长的两朵民间艺术奇葩,至今广为流传。鼓书是流行于全县广大地区的一种单人表演的表演形式,表演者左手持檀板(牙子),右手轻巧鼓锤敲击一用数根近米长的竹杆做成的鼓架支撑的一面小扁鼓,说书人在表演过程中,有四句头或二句头的清唱,有或长或短的说白段落,说唱中的开头、中间、末尾均夹以节奏很强的鼓板打击声。灯班·灯会·灯展:民间春节灯班在全县较为活跃,灯班的“大件”是龙灯,一般还有舞狮、彩船、挑花篮等,灯班中夹以各色方圆、大小不等的花灯,还有锣鼓班子和吹奏“的号”者。许岭、下仓的灯会,佐坝的龙舟会,晓星、赵岭的狮舞,百余年来深受县内外群众欢迎。民间工艺:根雕是上世纪90年代在我县兴起的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造型艺术,宿松从事根雕创作作品较多且有一定造谐者有周青、洪水先等人
七、 风景名胜
宿松东望黄山,西傍庐山,南临“龙宫”(江西彭泽龙宫洞),北靠“太湖”(安徽潜山天柱山)。有海门天柱、严恭石道、凿山仙洞、孚玉青峰、仙田瑞谷、龙湖浮笠、秀河烟柳、太白书台、西源九井、燃灯古寺等十大风景胜地。有“江上蓬莱”之誉的“长江绝岛”小孤山;誉为“南国小长城”的千年古寨、战争遗址的白崖寨,逶迤起伏,蟠踞山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石莲洞,苍松滴翠,秀竹娉婷;“美比九寨”九井沟,峰峻石奇,峡谷幽深;还有高峡出平湖的钓鱼台水库、烟波浩淼的黄湖休闲度假区,构成了皖西南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孤山
小孤山雄居长江中下游之吴头楚尾的小孤山是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风光旖旎,独立不依,北望天柱,南盈匡庐,与江西湖口县的石钟山、彭泽县的龙宫洞相毗邻。
白崖寨
白崖山位于宿松县城西北趾凤乡境内,距县城五十余华里。主峰雁恋坡海拔四百七十六米,窄径凌空,飘崖百仞。“南国小长城”白崖寨就盘卧于白崖山上。
石莲洞
石莲洞公园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达八十余种。境内山峰林立,苍松滴翠,秀竹娉婷,云雾缭绕,霞光熠熠。
九井沟
八、 地方特产
宿松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棉花、油菜、芝麻、柑桔、桃、茶叶、蚕桑、板栗。 黄湖的银鱼、白虾、鳜鱼和龙感湖的大?鱼,素称“宿松水产四珍”。“黄湖牌”大闸蟹,体大腴肥,肉味鲜美,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获安徽省名优农产品称号。“仙田”牌霸王鞭黑芝麻种皮乌黑,籽粒饱满,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为无药害残留的绿色、黑色食品。马陵瓜子盛产于宿松许岭一带,瓜瓤分红、黄、白三色,味道甜美,瓜子壳薄仁香,明初皇后马氏亲自将其命名马陵瓜籽,定为贡品;2000年成立了马陵瓜籽有限公司,采用新的工艺生产,品位更佳,风味更独特,该公司获省旅游局授予的“安徽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消协授予的“诚信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优秀龙头企业”等称号,正向农业部申报“无公害农产品”。 柳溪茶场的“柳溪玉叶”绿茶形如早春柳叶,品质超群,滋味鲜醇,饮后回味甘甜,齿颊留芳,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复兴轧花厂“冠球”牌皮棉1992年评为部优产品。“皖蜀春”57°白酒1993、1994、1995年分获山东济南市“申奥杯”和上海市地方产品博览会金奖、马来西亚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北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五粮大曲”开发项目获安徽省新产品三等奖,新产品“十二钗”和“七仙女”被确认为安庆市对外接待专用酒。
九、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宿松县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6月30日,入选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名单。
十、 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 王华
县委副书记、县长: 王赵春
联系电话:0556-7821446
邮箱:ssxxk@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