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县级行政单位 > 屯溪区

屯溪区

屯溪区

屯溪区,是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市辖区,政府驻地为阳湖镇。

一、 行政区划

屯溪区,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白际——天目山、黄山之间的休屯盆地,扼横江、率水与新安江汇合处。东北、东南分别与徽州区、歙县毗邻,其余均与休宁县接壤。

屯溪区辖4个街道、5个镇:昱东街道、昱中街道、昱西街道、老街街道,屯光镇、阳湖镇、黎阳镇、新潭镇、奕棋镇。全区拥有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2019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0.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9万人,乡村人口5.88万人。

二、 自然地理

屯溪,位于安徽省南部,处于白际——天目山、黄山之间的休屯盆地间,位置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皖、浙、赣三省结合部,也是横江、率水与新安江汇合处。东北、东南分别与徽州区、歙县毗邻,其余均与休宁县接壤。

气候

屯溪地处中亚热带北缘,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全年无霜期237天,年降水量1670毫米。

三、 经济发展

综合

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98.5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39.6亿元,增长6.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4:26.5:71.1调整为2.4:27.3:70.3。

农业

2019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30公顷,比上年增加8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21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7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041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2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862公顷。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百千万”工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3800万元。南溪南村、上草市村、兖溪村、新江村、隆阜一村、占川村、朱村等7个村纳入中央及省重点扶持村。新增家庭农场9家,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新增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6800亩,完成2000亩果蔬基地提升工程,新增茶叶全产业链有机化示范片1000亩。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强化,完成“三品一标”有机认证3个。实施数字乡村建设,36个益农社村级网点全部挂牌。全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3.5%。

2019年粮食总产量11821吨。其中:稻谷产量9708吨、玉米产量1426吨、豆类产量495吨、薯类产量192吨。

2019年棉花产量12吨、油料产量1706吨、糖料产量203吨、蔬菜产量49350吨、茶叶产量375吨、水果产量3846吨。

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2928头,全年生猪出栏32997头。全年肉类总产量6387吨,其中:猪肉产量3022吨、牛肉产量188吨、羊肉产量31吨、禽肉产量3146吨。全年禽蛋产量1971吨。

2019年水产品产量1515吨。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产量1351吨、捕捞水产品产量164吨。

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30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92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增加值24252万元,增长11.1%;林业增加值4893万元,增长1.7%;牧业增加值16245万元,下降8.6%;渔业增加值1813万元,增长9.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724万元,增长1.3%。

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户。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比上年增长14.9%,股份制企业比上年增长1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0%,销售产值(当年价格)比上年增长7.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6.5%,利润总额比上年下降12.5%,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成本费用比上年增加0.59元,主营业务利润率4.92%。全年亏损企业个数比上年增加1户,亏损企业总亏损额比上年增长61.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9.0%、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22.7%。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容宇五金、良业智控入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申格电子获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定。良业智控在新三板挂牌、中皇制药等7家企业在科创板挂牌、金菱新材料在专精特新版挂牌。

2019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全区35家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实现利税总额2.05亿元,比上年增长38.5%,实现利润9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1% 。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9.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0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99.8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3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无;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9.6 %,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比上年下降7.3%;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3.7%;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比上年增长23.6%。全年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16.0%、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9.8%。全年新开工项目投资额比上年增长145.1%。25个省级亿元以上项目、34个市级和188个区级重点项目全部完成投资任务。

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8.2%。全年房屋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19.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比上年增长34.5%。全年竣工房屋面积比上年增长438.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比上年增长519.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2.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17.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比上年下降8.4%,其中:住宅销售额比上年下降15.5%。

国内贸易和旅游

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 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1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餐饮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按单位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80亿元,比上年增长8.9%;限额以下企业零售额 7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比上年增长10.5%、服装鞋帽类比上年下降2.1%、日用品类比上年增长9.3%、中西药品类比上年增长3.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下降5.3%、金银珠宝类比上年下降11.9%、汽车类比上年增长4.8%、石油及制品类比上年增长19.8%。

天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级电子商务主体企业,徽三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徽三臭鳜鱼伴手礼”和黄山市徽羚羊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的“徽羚羊16号帐篷”被评为“安徽百佳好网货”, 昱东街道荷花池社区、奕棋镇徐村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全年开展网络商品零售业务的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网上销售额 3.2亿元。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2家,年末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3家,比上年净增15家。

2019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入境旅游人数7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国内游客1407.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 %。全年旅游总收入173.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0%。实现A级以上景区、旅游集散中心无线网络全覆盖。组建屯溪区、桐庐县文旅体战略联盟,参加杭州都市圈2019年新春旅游产品惠民大联展活动,推出徽州古韵品味游等5条旅游精品线路。建成稽灵山公园西大门和新安江滨水旅游区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举办“金猪佑福迎新春”老街民俗节、黎阳文化艺术节、帐篷节、徽饼节、无花果采摘节和黄山耕云谷丰收庆活动。黎阳in巷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轻自在水恋月影”方便鞋系列在2019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获银奖。

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2019年进出口总额115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4%。其中,出口1146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3.6%;进口5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2.4%。从出口商品看,茶叶出口103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7%;机电产品出口20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5.7%。全年新增备案出口自营权企业18家,进出口额超100万美元企业12家。全年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3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家、中外合资企业2家,22家外资企业完成网上联合年报审核,2家企业获得欧盟及美国地区产品认证。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553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围绕机械电子、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大力实施精准招商、专业招商,楚沅生物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全年引进市外投资项目8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工业项目30个,到位市外内资54亿元。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家,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

交通和邮电

2019年全区年末拥有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23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8.1公里,乡道维修3.8公里,纵三路、龙山路、珮琅西路延伸段完成道路建设。建成3个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20个村级农村物流中心,黎阳桥建成开通,八一大桥建设主体完工。设置农村公交停靠站点17个,全区29个建制村已全部通畅公路,通车率100%,开通屯溪区至歙县、休宁县公交班线。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总量2426.8万吨,比上年增长3.1%,完成客运总量82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年末全区民用汽车拥有量49013辆,比上年增长7.6%,其中:私人汽车37458辆,比上年增长9.8%。民航货邮吞吐量0.20万吨,比上年下降11%,旅客吞吐量86.9万人,比上年增长14.2%。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26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4746万元,比上年增长10.6%;电信业务总量6.79亿元,比上年增长21.9%。

财政和金融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6亿元,比上年增长5.8%,增收7591万元元。其中:税务部门收入9.1亿元、财政部门收入4.6亿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4.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25.4%、文化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7.8%、社会保障支出比上年增长19.5%、农林水支出比上年增长11.8、住房保障支出比上年增长425.7%。全年民生支出15.5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总支出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5%。。

2019年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5.9亿元,增长2.4%,比年初增加10.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98.2亿元,比年初增加22.9亿元;定期存款余额127.8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8.5亿元,增长15.5%,比年初增加41.7亿元。其中,住户贷款169.9亿元,比年初增加20.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88.6亿元,比年初增加21.6亿元。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92元,比上年增长9.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167元,比上年增长9.4%,从城镇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22803元,增长9.1%;经营净收入5213元,增长12.5%;转移性收入9273元,增长6.2%;财产性收入2878元,增长17.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981元,增长9.7%,其中,食品类支出7271元,增长7.8%;衣着类支出1434元,增长9.3%;居住类支出6903元,增长9.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140元,增长14.2%;医疗保健类支出1228元,增长13.3%;交通和通讯类支出1816元,增长11.0%;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支出1889元,增长11.4%。城镇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1%。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49.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9元,比上年增长10.1%,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人均工资性收入9106元,下降20.7%;经营净收入3059元,下降17.2%;转移性收入5572元,增长421.7%;财产性收入302元,增长121.8%。人均消费性支出13502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食品类支出549元,增长34.7%;衣着类支出536元,下降10.4%;居住类支出4719元,增长8.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支出545元,下降2.6%;医疗保健类支出876元,增长6.3%;交通通讯类支出746元,下降26.8%;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支出1123元,增长15.1%。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9%。年末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71.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7%。

2019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45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98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2万人、失业保险1.8万人,工伤保险2.1万人,生育保险1.72万人。年末全区共有城乡居民2713户3676人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308万元。全年五保供养62人,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43.5万元,其中,集中供养28人,分散供养34人。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2432人,参合率为101.28%。享受补偿受益10.31万人次,支出补偿资金3431万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为59.2%。全年累计城乡医疗救助4926人次,发放救助资金372万元。

四、 交通运输

屯溪北靠黄山、太平湖,西邻齐云山,东临千岛湖,国道205线、省道319线公路穿城而过,又是皖赣铁路的大站之一,有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厦门、福州、南昌、芜湖、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火车。扩建后的黄山机场是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可以全天候起降B一737、MD一82等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厦门、武汉、福州、海口、桂林、天津、西安、昆明、成都、宜昌、汕头等20多条航线。徽杭高速公路将屯溪与杭州的距离缩短到2个多小时,合铜黄高速公路也以此为终点。

五、 社会事业

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年末全区拥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普通中学14所,普通小学16所,幼儿园50所,特殊教育1所。共有专任教师2555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80人、普通中学935人、小学839人、幼儿园674人、特殊教育27;共有在校学生43945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4493人、普通中学13102人、小学16532人、幼儿园9641人、特殊教育177人。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年财政教育支出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1万人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98万元、提供教辅用书和簿本410万元,拨付到校补助公用经费737万元;完成戴震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现代实验学校3号教辅楼竣工使用、花山、占川幼儿园建成使用、东城实验小学校园环境提升和整体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柏树小学运动场竣工验收。12人在黄山市教学成果奖评选、陶研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10个课题获得市教育科研立项课题并开题。评选表彰10名“屯溪最美教师”和10名屯溪区优秀班主任,现有1所学校获得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称号、3所学校被评为国防教育示范学校、五所学校获评“黄山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荣誉称号。

2019年专利申请量554件,其中发明专利160件,专利申请授权量279件,拥有发明专利的企业56家,全年省级科技成果登记数8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全年实施9项区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兑现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及科技创新扶持奖励资金228万元,振州电子 “耐110°C高温长寿命变频板用电解电容器的研制与开发”项目获安徽省2019年重点研发项目立项、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主导制(修)定国家标准1项GB/T10886-2019三螺杆泵、良业智控主导制(修)定行业标准1项JB/T13884-2019阀门启闭扭矩测试规程、良业阀门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黄山联合应用技术研究院注册成立。年末新增民营科技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7%。柏山社区获省科普示范社区称号。

全区共有剧场、影剧院6个,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博物馆3个,镇综合文化站5个,农家书屋69个。公共文化场馆均实行免费开放,全年共服务接待群众近42万人次,区图书馆新馆建持证读者5031人,年接待读者10万余人次;全年开展送戏进万村演出活动41场、举办文化惠民广场演出10场、“送戏进校园” 演出11场。成功举办“世界读书日”、“5.18”博物馆日活动等文化惠民活动。完成百鸟亭、金氏书院抢救性保护工程并通过验收,程大位故居修缮工程完工,黎阳老街建成非遗传习中心,建立21项目非遗名录,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4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8项,列入市级非遗名录9项。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揭牌复馆,镇海桥、戴震纪念馆分别入选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2019年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82个。其中,医院14个,卫生院 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3个,私人诊所40个,疾控妇幼保健(站)所2个,门诊部9个,农村卫生室37个。共有医务人员4516人,卫生医疗机构床位3652张,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168.2万人次。全区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2个,总签约人数7.5万人,其中重点人群签约4.6万人,有偿签约2.4万人。全年国家免疫规范疫苗接种率97以上%、0-6岁儿童保健管理2.6万人次,孕产妇保健管理1.6万人次,0-6岁儿童第一类疫苗预防接种5.9万剂次。全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16%,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区口腔医院、屯光镇卫生院完成改造,开展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和全科医生使用激励制度改革,基层医改单位支付平台统一推广,开通长三角地区异地门诊结算。

体育事业健康发展,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区”、 “全国健康促进示范区”。 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共有体育场地372块,面积176万㎡。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100人取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新增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3名。举办新年登高健身大会、新春健步走等全民健身活动20场,举办屯溪区小学生足球赛、篮球赛、羽毛球、乒乓球比赛。在国家及安徽省赛事上取得金牌19枚、银牌4枚,破省游泳锦标赛记录一项。

2019年年末全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5个,拥有床位1240张。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街道养老服务(指导)中心4家、镇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家、村级养老服务中心3家。全年为低收入老年人发放居家养老服务补贴1802人36.5万元,发放高龄津贴7614人588.79万元。全年发放机构和家庭寄养孤儿补贴17人23.9万元,全年流浪乞讨服务站(点)共救助生活无着落人员159人次,发放救助款16万元。全年发放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250人25万元、重度残疾人补贴1895人111万元。全年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38人、装配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13人。全年完成建设“残疾人之家”8个、“残疾人工作站”38个。

2019年失业人员再就业率65%,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100%。开发公益性岗位450个,拨付补贴资金303.31万元。落实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700余人次,补贴资金109.2万元。认定见习基地43家,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32个,推荐52名人参加就业见习,发放就业见习补贴40.01万元,开展创业培训27期,成功创业53人。年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7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9%,获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区称号。

人口和环境、资源

2019年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20.9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09万人,乡村人口5.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387人,出生率为1.1‰;死亡人口为957,死亡率为0.46‰;自然增长1430人,自然增长率为0.69‰;全年净增3171人,自然净增率为1.5‰。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全区现有常住人口24.5万人。

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平均天数比例为95.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53.0分贝,城区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4.3分贝。所有入园企业厂区内均实行了雨污分流,年度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率、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100%。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7%以上,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95%以上。昱西片区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餐厨垃圾定时上门收集工作加快推进。全区101个自然村综合环境整治完成率达87%,20个自然村入选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工程”。 黎阳街社区入选省级绿色社区。

2019年年末全区拥有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全年继续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和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95亩、森林抚育6000亩、封山育林6000亩、退化林修复1005亩,森林长廊创建10公里。年末森林保有量8.3万亩,年末公益林面积4.02万亩,经济林种植面积总量968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3%,林木绿化率43.3%,城市绿地率47.6%。全区5个镇为省级森林城镇,紫阜村、凤霞村、朱村被评国家级森林村庄。全年义务植树25万株,跻身全国绿化模范区。

2019年年末全区拥有水资源总量2.45亿立方米,用水总量控制在5445万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控制在45立方米以内,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河流总体水质保持II类标准,入选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建设名单。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2780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9.8%。其中,工业用电量40561万千瓦时、农、林、牧、渔业用电量456万千瓦时、城乡居民用电31159万千瓦时。全年节能环保财政支出3978万元。

六、 历史文化

1986年7月24日原屯溪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将樟树确定为市树,山茶花确定为市花。

屯溪是新安文化的中心,孕育了享誉中外的徽商、徽菜、徽剧、徽派建筑、徽派盆景、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及纪念馆、程氏三宅、老大桥等,屯溪老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内还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馆和屯溪老街博物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馆等。民间艺术有扎纸焰火、仗鼓、吊狮、地戏、抬阁、转秋千、高跷、龙舟、舞狮、舞龙等。

七、 风景名胜

屯溪有屯溪老街、花山、小龙山古寺、稽灵山松涛、鬲山清泉以及百鸟亭、仙人洞、关阳桥楼等名胜古迹。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中心地段,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全长832米,宽5~8米,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老街的形成和发展,与宋徽宗移都临安(即今日的杭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出的徽商模仿宋城的建筑风格在家乡大兴土木,所以,老街被称为“宋城”。元末明初,一位名叫程雄宗的徽商在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清朝初期,老街发展到“镇长四里”;清末,屯溪茶商崛起,茶号林立,街道从八家栈不断延伸,形成老街的规模。如今步入老街,依然宛如到了宋明朝代。街道狭窄幽深,街上的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红色麻石板;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店铺叠致有序,全为砖木结构,粉墙黛瓦;窗棂门楣有砖雕木刻,技艺精湛;屋与屋之间是高高的马头墙,构成了徽派建筑群体美。整条街道是中国古代街衢的典型走向。老街境内宽窄不一的巷弄,纵横交错,构成鱼骨架状,交通方便。老街的店铺多为几进,狭窄幽深,但是内有天井采光。整个建筑体现了典型宋明徽派的民居风格与特征,所以老街又被称为“宋街”。

老街恢复了原有的老字号店铺。如“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开设的中药店,至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开辟了古董一条街、文房四宝一条街。“徽州四雕”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等随处可见。

程氏三宅

程氏三宅指分别坐落在屯溪柏树街东里巷6号、7号、28号的三座明代民居,因它们均为明成化年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所建而得名。三宅均为封闭式砖木结构的三层楼房,一脊两堂,屋面盖蝴蝶瓦,四周墙体封护,从天井采光。三宅的雕饰高雅、秀美、庄重,立体感很强。 [13]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古建专家单士元、郑孝燮考察程氏三宅后留下“国之瑰宝”的题词。6号楼建于元末明初,古宅以砖雕见长,内门楼上的《凤戏牡丹》采用高浮雕手法,画面清晰异常,一凤一凰,一雌一雄,形态各异。这里珍藏着一张明朝天启元年买卖房屋的契约,已被收入中国献给世界第13届档案大会的专题片中。7号楼木雕精美,寓意深刻。“瓶插莲叶”意即“平安是福”,喜鹊站在枝头意为“喜上眉梢”,《山海经》里的故事也被请了上去,“太平宝象”、“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鹿回头”……木雕中最为精致的是如意形状的鹅颈轩(具有转移和承载重量的功能),六面镂雕,赋予木头以鲜活的生命。28号楼的石雕保存得最为完好,牌楼式的门楼下,石雕“凤戏牡丹图”栩栩如生,“双狮滚绣球”活灵活现。

小龙山

小龙山原称主簿山、响山,位于屯溪区黎阳镇西南,距黄山屯溪中心城区仅2公里。旧传宋初有位主簿,羡此溪山之胜,居此而得名。抗日战争期间,山前古刹重修时,又以丫状石峰似龙首,山后土山山势如长龙盘卧,改名为“小龙山”。

小龙山主峰海拔150.8米,悬岩壁立,拔地而起,有“二童讲经”、“螺蛳脱壳”等怪石奇景。龙山寺位于屯溪小龙山景区内,该寺始建于唐,原名“仁寿寺”,历来为佛教活动圣地,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6)、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1)和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三次重修。1986年,古庙再次得到修复。古人有诗云:“山阴道上人如织,唯一禅林是小龙”,有“江南小九华”之称。 龙山寺是黄山屯溪佛教最早期的发源地。

龙山寺主殿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西边是地藏王菩萨殿,东边是弥勒殿和南海观音殿。据传龙山寺的菩萨颇为灵验,所以香火甚旺。寺院依小龙山而建,背倚龙头,主殿供千手观音菩萨。主殿前有一口大钟,据讲为武则天所建,压制龙脉,保住自己的权位,现存的大钟是当地人捐款仿制的。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风景区原称“古徽州石窟群”,坐落在安徽省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篁墩新安江两岸,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形态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 44'~290° 46'之间。是一个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齐全的综合景区。花山谜窟体中,在沿江两岸5公里长的山群中共有36座石窟,开发出两个,编号为2号窟和35号窟。

八、 地方特产

屯溪物产丰饶,以土特产品、风味小吃著称。徽墨、歙砚、徽雕、竹编、徽州漆器等传统工艺产品,独树一帜,名震中外。历为屯绿、祁红、黄山毛峰等茗品茶市,又是三潭枇杷、徽州雪梨、金丝琥珀蜜枣、香榧、板栗、山核桃、黄山猕猴桃、香菇、干蕨等名优特产的集散地。土特产品中,尤以“屯绿”饮誉中外,最为驰名,乃公认之茶中珍品。传统风味食品有青螺干、五香虾米豆腐干、鸭子臭豆腐、屯溪毛豆腐、蟹壳黄烧饼、鸡汤馄饨、麻酥糖等。

九、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十、 联系方式

区委书记:善良

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林

联系电话:0559-259600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