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泉区
- 所属地区 凤泉区隶属河南省新乡市
- 政府电话 0373-3096347
- 人口(万人) 14.5
- 面积(平方公里) 115.6
- 统计年度 2018
- GDP(亿元) 92.7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36.03
- 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万元) 2.26
- 特色产业 农业和畜牧业造纸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水泥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特色文化 潞王陵
凤泉区隶属河南省新乡市
一、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凤泉区下辖2个街道、1个镇、2个乡:宝西街道、宝东街道、大块镇、潞王坟乡、耿黄镇
二、自然地理
凤泉区,地处河南省新乡市北部,太行山余脉凤凰山麓。[4]东北与卫辉市搭界,南同新乡市牧野区接壤,西连新乡县,西北与辉县市毗邻,[5]总面积115.6平方公里。
地形
凤泉区境略呈方形,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浅山丘陵由北向南延伸呈舌状地带,坡降为 0.01─—0.015米,南部地势平坦,略向东南倾斜,坡降为 0.0015 —— 0.002米 。海拔68.9-292.7米。
气候
凤泉区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年平均气温14℃;7月最热,平均27.3°C ;1月最冷,平均0.2°C ;最高气温42.7℃(1951年6月20日),最低气温-21.3℃(1951年1月13日)。年均湿度68%,最大冻土深度280mm。
矿产资源
境内蕴藏有石灰岩、泥灰岩、白垩土等矿产,白垩土储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
水利资源
境内地下水源丰美,富含硒、锶的饮用天然矿泉水甘冽清爽,已成为凤泉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日常饮用水。
三、经济发展
2017年,凤泉区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1.3%;固定资产投资36.03亿元,同比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5亿元,同比增长11.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93.00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78.76元,增长8.5%。
第一产业
2017年,凤泉区第一产业增加值3.04亿元,同比增长4.5%,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为3.3%。农业增加值20476万元,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67%;林业增加值155万元,占0.5%;牧业增加值9605万元,占31.4%;渔业增加值144万元,占0.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94万元,占0.6%。农业和畜牧业是构成第一产业增加值的主体,占98.6%。
第二产业
2017年,凤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同比增长11.3%。分行业来看,全区18个工业大类中,有13个行业的累计增速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72.22%,合计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最为显著,这8个行业分别增长39.2%、21.7%、20.7%、20.1%、17.4%、17.2%、16%,合计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84%,合计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达9.5个百分点。高新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3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增速有所回落,造纸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水泥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行业可比增加值同比增长4%,较2016年同期(5.8%)回落1.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
2017年,凤泉区固定资产投资36.03亿元,同比增长10.4%。从产业类型来看,第一产业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100%,第二产业投资15.6亿元,同比下降9.3%;第三产业投资19.24亿元,同比增长25%。从投资类型来看,全区工业投资15.63亿元,同比下降9.3%;基础设施投资6.14亿元,同比增长85.3%;房地产开发投资0.75亿元,同比下降87.7%。商品房销售面积6.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增长8.5%。商品房销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住宅销售额同比增长36%。从项目建设上看,新开工项目入库明显增多。2017年全年,全区新开工入库项目104个,较2016年同期增加79个,比同期增长316%。
2018年凤泉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突出“四个着力”,打好凤泉发展“四张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现将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结构优化升级
1.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增长8%。
完成情况: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预计达到50亿元,增长8%。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完成情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9%。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60.2%,同比增长8.5%。
完成情况: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5%。
4.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4707万元,增长9%。
完成情况: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1322万元,增长11.7%,高于市定目标2.7个百分点。
5.地税完成13721万元;国税完成13098万元。
完成情况:地税完成4974万元;国税完成5646万元。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0.48亿元,同比增长11%。
完成情况: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9.3069亿元,增长11.3%。
7.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含星级集聚区创建)。
完成情况: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1.5亿元,税收预计完成4000万元。
8. 粮食总产量2万吨。
完成情况:夏粮总产量1.55万吨,完成年度目标的77.5%。
二、创新驱动发展
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
完成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增长22.5%。
1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1.9%。
完成情况:该项指标为年度统计数据。
11.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及增长速度。
完成情况:科技经费支出747万,占财政支出比重2.1%,增长3147.8%。
三、基础能力建设
1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
完成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12.4%。
1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长速度。
完成情况: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0%。
14.“四上”企业入库。
完成情况:入库2家企业。
15.新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
完成情况:亿元以上项目开工3个,计划投资7.02亿元。(分别为:投资5亿元的新乡市口口妙食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休闲食品项目、投资1亿元的新乡市国宇挂车车辆有限公司专用车零部件配套生产线项目、投资1.02亿元的新乡市天茂循环能源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锂电循环再生材料项目)。
16.实际利用外资3190万美元,增长3%,引进市(省)外资金284422万元,其中引进省外资金249719万元。
完成情况:外资完成316万美元,;引进市(省)外资金1513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3.2%,其中引进省外资金112100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44.89%。
17. 完成货物贸易16900万元人民币。
完成情况:货物贸易预计完成6200万元人民币。
1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
完成情况: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74%。
19.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达到114微克/立方米、6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到220天;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完成情况:Pm10同比下降6.62%、Pm2.5同比下降11.49%、优良天数同比增长12天;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四、历史文化
商代,属畿内。
秦,属山川郡汲邑。
汉武帝元鼎6年(111年),析汲县之新中乡置获嘉县、汲县两县属地置新乡县,北站为新乡辖地。
1949年05月,新乡解放。
1949年08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成立,北站为平原省新乡专区新乡县第一区。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北站归河南省新乡专员公署新乡县。
1955年,废区制设乡,北站为耿黄乡。
1958年08月,新乡县耿黄人民公社成立。
1958年12月,划归新乡市管辖。
1949年12月至1959年底,境域经5次缩小,为北站区域。
1960年,新乡市耿黄人民公社更名为市北站人民公社。
1963年05月,恢复市耿黄人民公社名。
1969年09月,新乡市红旗区北站办事处设立。 同年,耿黄人民公社随潞王坟站更名新乡北站而易名新乡市郊区北站人民公社。
1982年04月,批准设置北站区。新乡市红旗区北站办事处、北站人民公社划归北站区管辖。
2004年01月01日,北站区更名为凤泉区,原新乡县大块镇划归凤泉区。
五、风景名胜
潞王陵,坐落在河南省新乡市北郊的凤凰山下,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占地面积最大的明代藩王陵墓。距今已近400年。有“中原第一陵”之美誉。
新乡凤凰山矿山公园位于新乡市北部凤泉区境内,面积约4.71平方千米,包括凤凰山园区、愚公泉园区和潞王陵园区。最高海拔292.7米。2005年12月获省林业厅批准建立新乡凤凰山省级森林公园。2010年5月,又获得了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国家矿山公园建设资格。
六、地方特产
凤泉区农副土特产多,主要有葡萄、草莓、苹果,张门大葱、蛋禽等。
七、联系方式
区政府区长 高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郭书佩、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张长顺、区政府副区长 马治中
政府电话:0373-309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