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县级行政单位 > 全椒县

全椒县

全椒县

全椒县,安徽省滁州市辖县,政府驻地为全椒县襄河镇儒林路181号。

一、 行政区划

全椒县,安徽省滁州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四周分别与滁州市南谯区、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含山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肥东县相接壤;总面积1568平方千米。2019年,全椒县下辖10个镇 [2] ,常住人口40.7万人。

二、 自然地理

(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全椒县位于安徽省东部,滁州市南部,介于安徽省会合肥和江苏省会南京之间。全县总面积1568平方千米,东依南京48千米,西接合肥98千米,北邻滁州市区18千米,南距马鞍山70千米,距上海360千米。沪陕、沪蓉高速公路和沪汉蓉、京沪高铁均贯穿全境。四周分别与滁州市南谯区、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和县、马鞍山市含山县、合肥市巢湖市、合肥市肥东县相接壤。总面积156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地处江淮丘陵东南侧,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龙王尖海拔393米,为全县最高点。北部低山绵延,中部丘陵起伏,西南、东南部为河谷平原。滁河流经县西南和东南边缘。境内建有黄栗树、马厂、岱山和三湾等水库。驷马山引江工程在田家渡与滁河相连通。

气候状况

全椒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气候,春季温和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天天高气爽,冬天寒冷干燥,常年风向多为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5.40°C,年平均降水量840—980mm,全年无霜期大于210天。

(2)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椒境内多为丘陵地区,有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岩(土)等5个土类,其中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全县耕地面积117万亩,林地面积43万亩,多为人工林,森林覆盖率超过30%。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品味高,境内有20多种矿产资源,其中大理石、花岗岩、重晶石、海泡石、绢云母储量多、品味高,已探明大理石储量为6万吨、铜矿储量32万多吨、石灰岩矿的储量5000万吨。

三、 经济发展

综述

2019年,全椒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7.5亿元,增长9.3%;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低于滁州市0.4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125.0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9.6:43.7:46.7。

2019年,全椒县财政收入30.0亿元、增长13.1%,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4位。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全部收入的75.8%,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1.1亿元、增长14.2%。全县财政支出42.6亿元、增长14.9%。

2019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81元、增长10.6%。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73元、增长9.5%,增速居全市第1位,较上年前移2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43元、增长10.1%,增速居全市第8位,较上年下降3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17,同比缩小0.01个点。

第一产业

2019年,全椒县粮食播种面积7.54万公顷,减少0.35%,粮食总产量43.79万吨、减少0.3%;蔬菜播种面积2305公顷、增长3.8%,产量8.05万吨、增长4.2%。生猪累计出栏29.5万头、减少7.2%;家禽出栏1326万只、增长9.5%;肉类总产量4.8万吨,基本持平;水产品总产量6.56万吨、增长6.2%。

第二产业

2019年,全椒县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高于全市0.2个百分点,居全市第2位,同比持平。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实现较高增长,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5.3%。从高质量发展情况看,高新、战新产业取得较快增长。2019年,我县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5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9%,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8.1个百分点;战新产业产值占比达41.2%。

第三产业

2019年,全椒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7%,增幅居滁州市第8位。从城乡结构看,乡村消费增长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1%,高于城镇消费增速1.7个百分点。从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4.3%,比全市低17.1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

2019年,全椒县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不变主题,大力实施“5536”招大引强攻坚计划,组建6个产业招商办、3个县干招商组和3个驻点招商小分队,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55个、新开工43个、新投产31个,到位资金110亿元。总投资20亿元的冠辉新材料、10亿元的海螺装配式建筑等一批大项目成功签约,项目转化率达53%。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先后与5家国家级大院大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15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2个、博士以上人才15人。

四、 交通运输

公路

全椒境内现有两条高速公路,东西向沪蓉高速和沪陕高速的合宁段在全椒境内共用一条合宁高速;还有一条南北向的天潜高速(滁马高速公路);境内有全椒、大墅两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大墅、吴庄两个服务区以及全椒互通枢纽,并规划新建全椒西互通枢纽、全椒东高速公路出入口。312国道、331省道、206省道等国省干线及县乡道路也连接了全椒和主要乡镇以及周边县市,全县90%以上的行政村均通上了村村通道路。

根据《安徽省交通“十三五规划”》以及《安徽省普通省道网规划(2016年—2030年)》等规划纲要,全椒已经开展沪陕高速合宁段“四改八”扩建工程,规划新建沪陕高速滁州支线、同时进行S210、S213、S326等一批新国省道交通干线改扩建工程。

铁路

全椒境内现有两条铁路;其中沪汉蓉高速铁路(设计时速250千米)和宁西铁路的合宁段在全椒境内共线,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千米)从全椒北面过境;境内有全椒站、滁州站两座铁路客运站以及黄庵站一座越行站。

民航

全椒县城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和合肥新桥国际机场仅1小时里程,即在一小时之内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机场。

水运

全椒县境内滁襄河航道总里程82千米,其中襄河13千米、滁河62千米、黄栗树水库7千米,六级航道,500—1000吨船舶正常水位通行。专业码头7个,水上渡口26道,年吞吐量1100万吨,营运船舶320艘,总吨位11万吨,2012年底水路货运周转量5.6亿吨千米。

全椒县内6级航道2小时可直达长江,距南京港60千米,龙潭港80千米,上海港400千米。

公共交通

【主词条:全椒公交】

全椒公交主要分为全椒城市公交、全椒城乡公交和滁州城际公交三大运行系统。公交路线覆盖全椒县城以及60%以上的乡镇。截至2016年4月,已开通线路24条,其中全椒城市公交15条(含8路、9路公交),滁州城际公交2条,全椒城乡公交7条。

全椒城市公交优惠政策:一、全县城乡65周岁及以上的居民、视力和肢体一、二级残疾人可办理免费公交卡,免费乘坐公交。二、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凭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公交。三、在校学生使用公交卡,按原优惠政策执行。四、全面发售不记名公交充值卡,市民使用充值卡票价优惠20%,并免收制卡费用。五、实行免费乘公交日活动。每年的1月1日、5月1日、10月1日和每周六实行免费乘公交。

五、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5年全县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毛入学率94.4%。幼儿园20所,入园儿童8787人,比2014年增加556人。小学31所,比2014年减少11所,小学专任教师1328人,比2014年减少216人,小学在校生18195人,比2014年减少993人;普通中学18所,比2014年减少18所,中学专任教师1758人,比2014年增加326人,中学在校生18816人,比2014年减少2118人。中小学在校生合计37011人,比2014年减少3111人。

文化事业

2015年末全县公共图书馆藏书量47.19万册、增长0.9%,广播、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台1个。全县广播覆盖率98%,电视覆盖率98%,有线电视入户率12%。广播全年播出2595小时,其中自办节目941小时;电视全年播出4857小时,其中自办节目1679小时;有线电视用户5.3万户。全椒报全年发行28.8万份。

体育事业

2015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馆2个,主要体育场地4个,全年获得省级比赛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2枚。 [7]

医疗事业

2015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个,卫生监督所1个。全县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1198张。医疗机构卫生从业人员1924人,卫生技术人员1408人,执业医生447人,注册护士526人。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01‰,比上年下降0.83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7.97‰,比上年增加1.44个千分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3.84万人,参合率99.5%,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技事业

2016年全柴被认定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南大光电科研团队入选“安徽省十大科技创新团队”。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国家级光刻胶工程实验室及产业化项目启动建设。发明专利授权量67件、增长71.7%;获批市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亿元、增长10.7%。

六、 历史文化

象征

县树

国槐:豆科槐属,落叶乔木,树冠圆球形或倒卵形,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较小,树冠浓密,顶生黄白色花序,夏季开放。因有“怀念家国”之意而成为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之一,古人推崇“槐荫当庭”的作法而祈望子孙成才及致富。适应性强,是良好的绿化树种,常作庭荫树和行道树。

县花

桂花:木犀科木犀属,常绿阔叶乔木,树冠圆头形或椭圆形,枝繁叶茂,终年常绿,秋季开花,有橙红、橙黄、淡黄、乳白等色,芳香四溢,是中国传统名花,有“独占三秋压群芳”之誉,也有“蟾宫折桂”之说,象征高洁与富贵。喜光,抗性强,在园林中应用普遍,常作园景树,可孤植、对植、成丛栽植。

方言

【主词条:全椒方言】

全椒话属于江淮官话(下江官话)洪巢片。全椒话内部也存在一些差别,县城及东部像界首、陈浅一带乡镇的口音偏南京话,西部像古河、大墅一带乡镇又与合肥话无异,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同时也具有一些特有的方言词汇。全椒话在西晋以前属吴语区,大约从东晋开始逐渐变色,到北宋时可算是粉红色的吴语区,到南宋时已经完全蜕变为官话区。

戏曲

曲艺

全椒县民间曲艺种类主要有安徽大鼓和评话。此外还有琴书、坠子、快板等。建国后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电影放映场次、片种少,因之曲艺在县内比较流行,特别是在中老年市民和农民中有广泛的市场。当时曲艺艺人主要的活动地点有县城的菜市、茶馆、酒楼和农村集镇,尤其是滁河沿岸一带。曲艺一度繁荣,但由于城镇影片拷贝的增加和电视机的购进,曲艺的市场仅为乡村社队。

1981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活富裕,空闲时间增多,闲时村民自动凑钱邀请艺人来村演唱,夜晚鼓声、琴声不绝。1984年,部分自然村有了电视,农民兴趣开始转移,曲艺也随之转入了低潮。建国前,全椒县较有影响的鼓书艺人有马义才(赤镇人),所说书目主要有《月唐传》、《响马传》;建国后有影响的鼓书艺人有郭有道(古河人,说唱地点县城旧菜市),所说书目有《月唐传》、《樊梨花》、《瓦岗寨》、《烈火金钢》等,郭曾三次担任县曲艺协会负责人。此外,较有影响的评话艺人有曹金文、戴恕鑫,均善讲《封神榜》和《水浒传》。

舞蹈

全椒县在春节期间历来有玩灯贺新春的习俗,其主要歌舞形式有唱兰花、旱地行舟(玩花船)、耍狮子、舞龙灯、踩高跷,秧歌灯、跑驴、五马破曹、歪歪(河蚌)灯、八朵云(八盏灯)等。

建国前,玩花灯均由坊董、保甲长出面,向各家商号、店家和群众筹钱,雇艺人表演,唱词大多是恭贺新年的吉利话,皆即兴表演,信口填词。建国后,表演者均系各行业的文艺骨干,唱词除贺年词外,增加了政治内容,如歌颂党的领导,歌唱新的方针政策、新人新事和新风尚等,唱词也随之改为固定词。秧歌灯和打腰鼓于五十年代最为活跃,六十年代以后表演较少。八十年代打腰鼓有所恢复,特别是中、小学学生游行活动,彩旗队后即是腰鼓队。

其它歌舞历年春节都有,尤以舞龙灯影响较大。表演较好的,七十年代以前是搬运站工人,锣声昂扬,巨龙翻腾。八十年代,县基建部门的龙灯,1984年被选拔参加滁城元宵灯。这一时期,各种道具的饰物增加。龙灯安装了直流灯泡,夜晚上下腾飞,光华四射,龙口喷出烈焰,颇具神似。

马戏、杂技

马戏、杂技过去俗称“玩大把戏”,建国前全椒有名的马戏班为邓寿亭组织的“邓家班”,常年活跃在苏、鲁、皖、鄂、赣、浙等省和县内各地,主要节目有镖打金钱、弹射弹子、气功、杂耍、跑马、踩钢丝、蹬坛子、爬尖刀山等。建国后,邓家后人先后组织过“和平杂技团”、“全椒马戏团”,活跃于城乡。此外,官渡乡于1984年成立了“民间杂技团”。

民歌

建国前,县内流行的民歌小调有:孟姜女、八段锦、跌断桥、手扶栏杆、虞美人、跳槽、小寡妇上坟等。全椒本地流传的民歌小调有秧歌、车水号子、耕田号子、龙船号子等,内容纯朴,且曲调自然。六十年代以前,民歌小调唱者较多,尤其是农村,六十年代以后已基本无人演唱。1979年11月,县文化局创作组与县文化馆联合整理了《全椒民歌集》,共收集民歌55首。流行较广,且思想内容健康、有一定艺术性的民歌,主要有“三劝我郎把兵当”、“四句猜”、“龙舟竞渡”、“秧歌”、“兰花灯”等。

习俗

走太平

走太平,亦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县独有的传统民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东汉初年开始近2000年盛况不衰。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全椒城内万人空巷,全县上下扶老携幼、倾家出动。从清晨到深夜,数十万人到太平桥上走一走……其间夹杂着放烟花、燃爆竹、烧香烛,以此祈祷风调雨顺、消灾去病、平平安安。走太平传统行走路线是从积玉桥(汉代建)进入袁家湾老街,过红栏桥(宋代建),走到太平大街,最后到达太平桥。这条线路长约五华里,三桥一桥更比一桥高,寓意步步高升,是非常适宜的健身走里程。

随着走太平影响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皆有游客专程到全椒走太平,祈大运。国外友人近年也常结队前来,每年参与活动的人数达50万人次,且逐年增多。

神山寺庙会

神山寺庙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据佛书记载,农历二月十九是观音菩萨诞生之日,神山寺落成后,寺中众僧为求寺庙法轮常转,香火鼎盛,就选择了观音菩萨二月十九诞辰日为神山寺落成开光典礼日。于是每年这天,十里八乡的民众便会来到神山寺烧香拜佛。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为神山寺庙会日,并成为习俗流传。

界首庙会

界首庙会又称“二月二龙抬头”庙会,是全椒县界首街的传统习俗。相传在西汉年间某年,界首久旱无雨,民不聊生。有一老道云游至此,动了恻隐之心,便打坐一棵百年老银杏树下作法七七四十九天,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终于唤醒了沉睡三年的龙,于是界首开始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乡民特建一座庙宇以纪念恩人老道,庙宇落成之日也正值农历二月初二。从此,每年这一天,四乡百姓都来庙宇朝拜老道,借此交换一些小农具和种子。

三塔寺庙会

农历正月十五为三塔寺传统庙会。每年这一天,三塔寺内,香烟袅袅,香火旺盛,信众们通过跪拜菩萨,磕头烧香,祈求平安;百姓们则通过上三香、点红烛、系红绳等方式进行祈福活动;

龙山寺庙会

龙山寺位于风光旖旎的龙山西麓,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年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共43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11项、县级28项。

七、 风景名胜

全椒属典型的江淮丘陵,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三山、两河、三湖”(神山、龙山、牧龙山、滁河、襄河、碧云湖、岱山湖、卧龙湖)等原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达32.5%,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省旅游强县、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

全椒已形成了以吴敬梓纪念馆故居、国光楼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景点,以太平文化街区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景点和以神山国家森林公园、碧云湖为代表的自然文化景点。2016年11月,国家旅游局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全椒县名列其中。

全椒县旅游景点

名称 性质 简介

吴敬梓纪念馆、故居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吴敬梓纪念馆是为吴敬梓而建,位于城北郊走马岗,隔着襄河与吴敬梓故居“探花地”旧址相望。该馆于1986年建成对外开放。现吴敬梓故居是在“探花地”旧址上于2015年复建,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传统的院落式结构。 [19]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神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全椒县城西北15千米处,是一座融秀水、奇石、溶洞、古寺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主要景点有神山寺、白石泉、神山湖、揽胜塔、仙人洞等。 [19]

太平文化街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全椒太平文化街区位于全椒县城内,以新襄河为界,分南广场和北广场,中间由太平桥连接,总规划面积1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太平桥、太平阁、太平老街、县图书馆、县文化馆、襟襄楼、贺橹楼。

岱山湖旅游度假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岱山湖位于肥东县与全椒县交界处,距合肥市区57km,距南京市区只有96km。湖边山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有400多种植物。岱山湖以其独特的湖光山色闻名遐尔,是合肥市著名的旅游度假区。主要景点有天鹅岛、演法禅寺等。

三塔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三塔寺是远近闻名的江淮名刹,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北宋徽宗大观(1107)元年,在寺前建塔三座,得名“三塔寺”。寺内现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三世殿和圆通宝殿等建筑。 [19]

龙山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龙山寺(宝公庵)位于全椒县西35千米,龙山西麓,沿合宁高速公路大墅道口两千米直达寺院。景区内有迎驾桥、积善桥、放生池、宝公亭、一线天,龙洞、龙井等三十六景。

襄河水利风景区 国家水利风景区 襄河水利风景区环绕在全椒县城四周,是一座富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开放式公益性带状城市公园,全长9.7千米。主要景点有蒙学文化长廊、儒林文化长廊、河滨公园、桃园古文化遗址等。 [19]

碧云湖

安徽省水利风景区 碧云湖又名黄栗树水库,位于城西20千米。湖泊面积16.5平方千米。水库是以灌溉、防洪为主的综合利用的多年调节水库,是安徽省十大水库之一,南京都市圈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主要景点有湖心岛、黄栗树新村等。 [19]

袁家湾老街 袁家湾老街位于全椒老城区内,全长1500米,邻近吴敬梓故居和太平文化街区,建于明清时期,是全椒县内最古老的街道。 [19]

国光楼

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光楼位于全椒老城区,始建于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原名尊经阁,清代康熙年间改称奎光楼,民国元年改今名。自古为全椒县内文人讲学论道之所。 [19]

南屏山森林公园 南屏山位于全椒县城中心,园内植被丰富,古木参天,禽鸟唱林。主要景点有笔锋塔、王枫亭、南岳行宫等。 [19]

周家岗革命烈士纪念馆 滁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全椒县周岗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石沛镇周岗村境内,是为纪念在1944年9月在周家岗战役中牺牲的新四军四旅的战士而修建的。1996年,县委、县政府将周家岗革命烈士纪念馆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法王寺

法王寺坐落在古河镇南滁河故道月牙河北岸,原庙起初是建在全椒县城东门外的襄河岸边,因该地地势低洼,常被汛期大水淹没,后由当地船民赞助,在古河重建庙寺,庙内塑以龙宫的大王老爷为主体的众多佛像。

滁州欢乐城 滁州欢乐城位于滁全路丰乐休闲农庄内,是一个集农家乐、游乐园于一体的大型游乐场。

达园 达园位于南屏山森林公园南麓,全椒中学新校区旁,是一个开放性市政公园、

生园 生园又名城南生态公园,位于全椒县城南新区,椒陵大道旁,是一个开放性市政公园。

 

八、 地方特产

滁菊

是全椒特产。俗称“山茶菊”、“白菊”、“甘菊”,是全椒县主要中药材之一,其收购量占全县中药材收购量的—半左右,产量占全国滁菊产量六成左右,远销日本、缅甸、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 [16]  滁菊

全椒小磨麻油

以马厂所产最为出名。马厂生产小磨麻油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色泽金黄光亮,香味馥郁沁人,用以作调味品,既增食欲又富营养,有“一滴香”之美称。 [16]  小磨麻油

周岗雪枣

全椒县传统名点,尤以周岗出产者为佳。特点酥脆,入口即化,和益脾胃。传为冒辟疆妾董小宛所创。 [16]  雪枣

特色糕点

“酥笏牌”因其外形酷似古代大臣上朝奏事时手中所持板子――“笏牌”而得名,以拌、揉、叠、切、烘、焖为工艺的民间手工技艺产品。主要产于全椒县马厂、大墅等乡镇和县城一带。 [16]  酥笏牌

小吃

马厂羊肉面

全椒县传统美食。特点是汤鲜肉烂,面香菜脆,微辣催汗,食后四肢舒畅。近年,马厂人在城乡各地都开有面馆,并且已经开到南京、上海、深圳等地。 [17]  马厂羊肉面

管坝牛肉

全椒传统清真菜肴。名闻江淮。管坝是全椒县西部的一山乡,回民聚居地。这里的回民宰杀、加工牛肉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17]  管坝牛肉

卤兔子

是江淮地区的家常菜,以全椒县做法尤为出名,食之肉嫩味美,色鲜泽润。 [17]  卤兔子

 

九、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6月,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

十、 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朱大纲

县委副书记、县长:杨光

联系电话:0550-50126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