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
- 所属地区 四川省南充市
- 政府电话 0817—8609316
- 人口(万人) 57.7
- 面积(平方公里) 1332
- 统计年度 2019
- GDP(亿元) 201.25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6.5814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2.603947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1.67778
- 特色产业 连片发展1.5万亩晚熟柑橘,规模栽植1.3万亩优质桃李、5000亩中药材、3000亩标准化桑园
- 特色文化 精心包装嘉陵江船工号子、川北婚嫁等地方民俗,高品质培育“凤求凰”主题演艺品牌。
蓬安县
蓬安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
一、 行政区划
蓬安县地处嘉陵江中游,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佳生态旅游示范城,中国五十佳最美小城,嘉陵江清溪河穿城而过,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山水公园城市,南充确立的同城一体化城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充市下辖县,公元507年(南朝天监六年),梁武帝为纪念司马相如,以相如之名为县名,公元1371年,并入蓬州,公元1913年蓬州更名“蓬安”,总人口67.11万人,辖21个乡镇(街道)。
蓬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区位独特,交通便捷距成都230公里、重庆200公里,距南充主城区和高坪机场仅30分钟车程,紧密融入成渝“两小时经济圈”和南充“半小时经济圈”。
蓬安是一座新型的工业城市和宜居城市,蓬安工业园区是经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四川省重点培育的成长型百亿工业园区。
截止到2019年10月31日,蓬安县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周口街道办事处、相如街道办事处)、14个镇(徐家镇、金溪镇、巨龙镇、睦坝镇、锦屏镇、正源镇、河舒镇、利溪镇、杨家镇、龙蚕镇、兴旺镇、罗家镇、福德镇、银汉镇),5个乡(平头乡、鲜店乡、金甲乡、石孔乡、新园乡)。蓬安县人民政府驻地:周口街道办事处。
二、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蓬安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北纬30°44'~31°17',东经106°10'~106°41'之间,东西宽约22.11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东与营山县、渠县接壤,南与岳池县、广安区相依,西与高坪区、顺庆区、南部县相邻,北与仪陇县相连,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9万亩。
地形地貌
蓬安县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浅丘带坝为辅。一般海拔在500-800米之间。
蓬安县全境从西北至东南呈长条状,纵长横短蚕。地貌以丘陵低山为主,浅丘带坝为辅,类型多样,平坝、台地、浅丘、深丘、低山、河谷兼而有之。
水文环境
蓬安县境里有大小溪河104条,总长600多公里。嘉陵江自县西北平头乡的古鸭滩进入县境,东流西弯,转山绕坝,蜿蜒流经16个乡(镇),由县西南猫儿溪流出县境,境内流程长达89公里。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蓬安县矿藏有砂金、锆石、氯化钾、井盐、芒硝、石膏、石油、钛铁、天然气等有待开发。其中,鲜店水库已开采出大量石油。
生物资源
蓬安县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楠木、香樟、泡桐、槐树、柏树、马尾松、慈竹、银杏、红豆等18种珍稀树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蚕茧、烟草、黄麻、生姜、柑橘、桃、李、柚、金溪的白酒等闻名中华。蓬安县享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商品粮大县”美誉 [14] ,先后被国家、省列为商品粮大县以及柑橘、蚕茧、生猪、水产开发基地县,“石孔贡米”、“凤石核桃”香飘华夏,“天府花生”畅销全国,“锦橙100号”风流曼谷。
水能资源
嘉陵江年过境水量220.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占蓬安县幅员面积90%,嘉陵江上游兴建的马回电站拦河大坝享有“千里嘉陵第一坝”的美称。
蓬安县嘉陵江水能储藏量28.3亿千瓦时,县内拥有总装机容量达23.6万千瓦的水电站两座。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蓬安县矿藏有砂金、锆石、氯化钾、井盐、芒硝、石膏、石油、钛铁、天然气等有待开发。其中,鲜店水库已开采出大量石油。
生物资源
蓬安县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主要有楠木、香樟、泡桐、槐树、柏树、马尾松、慈竹、银杏、红豆等18种珍稀树种。水稻、小麦、玉米、豆类、油菜、花生、蚕茧、烟草、黄麻、生姜、柑橘、桃、李、柚、金溪的白酒等闻名中华。蓬安县享有“中国锦橙第一县”、“南方制种大县”、“商品粮大县”美誉,先后被国家、省列为商品粮大县以及柑橘、蚕茧、生猪、水产开发基地县,“石孔贡米”、“凤石核桃”香飘华夏,“天府花生”畅销全国,“锦橙100号”风流曼谷。
水能资源
嘉陵江年过境水量220.2亿立方米。流域面积占蓬安县幅员面积90%,嘉陵江上游兴建的马回电站拦河大坝享有“千里嘉陵第一坝”的美称。
蓬安县嘉陵江水能储藏量28.3亿千瓦时,县内拥有总装机容量达23.6万千瓦的水电站两座。
1. 人口
2019年,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67.11万人,其中,女性31.78万人。按居住地分,城镇人口12.76万人,乡村人口54.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475人,人口出生率为 10.99‰;死亡人口4445人,人口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5‰。2019年常住人口57.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01%。
民族
蓬安县人口普查显示:1982年,全县有回族、藏族、白族、苗族、满族5个少数民族,仅24人。1990年,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白族、土家族、哈里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拉诂族、纳西族、羌族、乞佬族21个少数民族,共206人。2000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达412人。2007年,有傣族、白族、土家族、蒙古族、回族、满族、藏族、黎族、维吾尔族、高山族、羌族、壮族、彝族、裕固族、苗族15个少数民族,共1787人。2009年,有23个少数民族,共约1600人。2012年,有23个少数民族,约1600人。
2. 面积
幅员面积1332平方公里
三、 经济发展
1. GDP及财政收入:
宏观经济
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01.2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67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0.04亿元,比上年增长9.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8.54亿元,比上年增长9.5%。从生产的角度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2%,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1%,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3.7%,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方生产总值34909元,比上年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8年的23.5:42.9:33.6调整为21.2:44.7:34.1,与2018年相比,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了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提高了0.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8.0%。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60.5%,对GDP的贡献率为67.3%,拉动GDP增长5.9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领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2. 产业状况:
农业和农村经济
2019年,我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691352 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8.2 %,其中:农业总产值385411 万元,比上年增长7.5%;林业总产值17124 万元,比上年增长5.4 %;牧业总产值248263 万元,比上年增长9.1%;渔业总产值28756 万元,比上年增长9.0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1799 万元,比上年增长16.04%。
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0.2 万亩,比上年减少0.3%,粮食作物总产量达30.2 万吨,比上年增长0.3 %,其中:水稻播种面积24 万亩,比上年增长0.4%,产量12.6 万吨,比上年减少0.79%;小麦播种面积13.5 万亩,比上年减少3.6%,产量3.9 万吨,与去年持平;玉米播种面积18.7万亩,比去年增长1.1%,产量7.1万吨,比上年增长1.4%。
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1.6万亩,产量4.6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18.6万亩,总产量达到3.3万吨,比上年增长3.5 %;花生种植面积11.1万亩,产量1.5万吨,比上年增长2.7 %;园林水果总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5.8 %。其中:柑桔类产量达8.8万吨,桃产量达0.3万吨。
林业经济不断发展,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县森林面积达到52410.9公顷,森林管护面积21060公顷,全年共完成人工造林1067公顷,完成育苗2025亩。森林覆盖率达39.26%。
2019年,全年出栏生猪35.4万头,比上年减少33.1 %;出栏牛1.2万头,比上年增长3.8 %;出栏羊17.98万头,比上年增加3.8 %;生猪年末存栏28.22万头,比上年下降20.8 %;牛年末存栏1.98万头,比上年增加1.9 %;羊年末存栏11.99万头,比上年增长3.2 %。肉类总产量40724 吨,比上年减少20.4 %,其中猪肉产量26466 吨,比上年减少31.5 %。
工业和建筑业
2019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68亿元,比上年增长9.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03%,拉动经济增长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实现总产值316.03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主营业务收入314.47亿元,比上年增长9.4%;工业销售产值314.60亿元,比上年增长9.6%,产品销售率达99.6%;利润总额2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1.7%。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年末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建筑企业达到31户。商品房施工面积90.9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1.21万平方米;房屋建设竣工面积12.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0.94 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全县施工项目238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22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7.1%;第二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8.2%,其中,工业性投资比上年增长28.9%;第三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交通运输投资比上年增长12.9%,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1.9%。
民间投资表现强劲。今年来,随着简政、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增强了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后劲。全县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8%,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43.3%。
国内贸易及旅游
2019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8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按销售所在地划分,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1.2 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0.5 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按行业分,餐饮收入11.9亿元,比上年增11.7%,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餐饮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住宿业收入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零售业收入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 .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收入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批发业收入1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批发业收入0.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
全年接待游客726.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1%,其中市外游客421.22万人次,海外游客1080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72亿元,比上年增长28.2%。
交通、邮电
2019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097公里,其中:国道66公里,省道95公里,县道410公里,乡道188公里。
2019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4.8%。2019年全县道路运输经济运行质量呈持续增长态势,运输效率和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全县拥有营运客车345辆,其中:出租汽车146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87572户,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农村用户49500户,比上年增长14.8%;城镇用户38072户,比上年增长18.7%。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12万户,比上年增长8.1%。国际互联网用户达到16.43万户,比上年增长44.1%。通电话行政村597个,通话率达100%。
财政和金融
2019年全县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实现地方公共预算收入65814万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各项税收38229万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公共预算支出461938万元,比上年增长26.6%。
金融业稳定运行,各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良好。2019年末,我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41.7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6亿元,增长5.6%,其中:储蓄存款208.18亿元,比年初增长8.7%。我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6.72亿元,比年初增长16.7%。
3. 社会事业
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9年末,全县基础教育校(园)139所,其中:小学36所,初中34所,高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幼儿园6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基础教育在校学生数69001人,比上年增长1.2%。其中:学前教育在校学生14179人,比上年增长11.03%,小学在校学生30140人,比上年下降4.2%,初中在校学生15944人,比上年增长4.2%,高中在校学生8560人,比上年增长0.9%,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78人,比上年下降6.8%。基础教育教职工5011人,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专任教师4550人,比上年增长1.3%。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131人,比上年下降6.7%,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105人,比上年下降11.8%。
2019年全县高科技产业企业18个,专业技术人数5643人。全年申请专利244件。
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2019年全县有文化馆1个,乡镇(街道)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2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30万册,全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省级单位9个,市级单位7个。
2019年,广播电视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通信覆盖面积持续扩大。广播覆盖人口达66.74万人、电视覆盖人口30.6万人;全县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干线总长达到2900公里,电视节目套数160套。有线电视入户率63.0%,电视覆盖率89%。乡镇(街道 )广播站21个,广播通村率100%,广播覆盖率91%。
2019年末全县卫生机构59个,实有床位3763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210人,其中:执业医师700人,执业助理医师100人,注册护士898人,药剂人员123人,检验人员127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1118人。在所有卫生机构中,县综合医院13家,实有床位2217张,卫生技术人员1245人;中心卫生院7个,实有床位340张,卫生技术人员296人;乡镇卫生院31个,实有床位321张,卫生技术人员334人;妇幼保健机构1个,实有床位369张,卫生技术人员223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技术人员39人。
人口和就业
2019年,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67.11万人,其中,女性31.78万人。按居住地分,城镇人口12.76万人,乡村人口54.3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475人,人口出生率为 10.99‰;死亡人口4445人,人口死亡率为7.5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5‰。2019年常住人口57.7万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01%。
2019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54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5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8%。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9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5.40 元,比上年增加1876.32 元,增长10.2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39.47元,比上年增加2206.90元,增长9.3 %。按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11508.42 元,比上年增加1046.59 元,增长10%;经营性收入6870.83 元,比上年增加457.30 元,增长7.1%,财产性收入2099.28 元,比上年增加258.47 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878.71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食品支出6381.39 元,比上年增长4.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0.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7.8元,比上年增收1625.80 元,增长10.8%。其中,工资性收入3468.24 元,比上年增加447.74 元,增长14.8%;家庭经营收入6728.41元,比上年增加418.37 元,增长6.6%,财产性收入348.64元,比上年增加55.92 元,增长19.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357.34 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食品支出5166.45 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8%。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4.63万人,征收基养老保险金3.12亿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9.76万人,参保缴费人数17.25万人,征收基金6555.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0.99万人,共计代扣代缴养老保险费1.68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1.55万人,征收保险基金958.5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2309.99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7万人。
全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5.7万人,征收基金25941.14万元,基金支出45268.41万元。全县纳入低保对象共86032人。其中:城镇低保14444人,农村低保71588人;全县共有敬老院31家,集中供养670人;救助机构1家,总床位数20余张。
4. 招商引资:
安可达汽配等4户企业入驻园区,宁靓钢构等3户企业建成投产,旭阳塑料等16个技改项目全面完成。
5. 交通状况
水运
1949年,蓬安有私营木船229只,运力2443吨,年均吞吐量1.23万吨。
1985年运量达42.2万吨。
1995年,有轮船97艘。
2003年,有轮船141艘。建成马回电站、金溪航电两个航电枢纽工程,89公里嘉陵江穿境而过,沿江成为黄金水道。
陆运
1985年,公路有省道过境路2条、县道7条、乡道26条、专用道5条,总长367.7公里。蓬安县除濒江的三坝、大泥、万和外,乡乡通汽车。石孔乡、海田乡村村有公路。
1990年,蓬安县所有乡镇全部通车。1995年,蓬安县公路总长398公里,汽车744辆,人力车(辆)654辆。
2003年,蓬安县公路总长597公里,汽车660辆,拖拉机203辆。达成铁路、国道318、省道仪华路、南渠路纵横交错,县城距成南广高速公路入口和南充机场30公里,积极融入了南充“半小时经济圈”、成渝“两小时经济圈”。
2008年,蓬安县公路总长798公里,营运汽车722辆,拖拉机328辆。
2012年,累计争取交通补助资金6.2亿元,完成地方交通项目投资8.6亿元,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联通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实施,达成铁路复线蓬安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全面完成;南大梁高速利溪、河舒互通连接线工程快速推进;渝川陕高速蓬安段开工建设;总投资2.5亿元的嘉陵江二桥加快建设;占地67.2亩的汽车客运新站主站房基本竣工;改造国、省、县道286公里。2012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长1946公里,等级公路比重达到85%。
四、历史文化
文化风俗
西汉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生长在蓬安。这座建制达2000多年的古县,处处充溢着相如文化的浓烈氛围。在周(口)河(舒)一级公路上,新矗立起一个气势恢弘的古典式建筑———相如汉阙牌坊,它是由省博物馆魏学峰担纲设计,投资230余万元修建的,上有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题写的六个端庄汉隶:“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县在打造“相如文化”方面,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传,司马相如在汉景帝时任蓬州(今蓬安)州官,偕文君建琴台而居,创酒坊以酿;抚琴赏月,把酒为赋。明代蓬州提学副使卢雍曾作《琴台夜月》赞曰:“城内多美酒,琴台飘酒香。”秉承相如、文君酿酒之法,几年前,南充相如酒业公司就手工酿制出了相如系列酒。同时,“司马相如”在农村已成雪梨的形象代言人,几次品种改良后,以黄坪乡为基地的“相如梨”而今硕果满枝。县内河舒豆腐、杨家手工面、石孔贡米、利溪粉丝等地方名特优食品,无不围绕“相如”品牌进行精深加工,也彰显出相如文化的经济张力。
蓬安美景
地以人传。蓬安县陆续开始兴修仿古建筑,在龙角山、大深南海建琴台酒坊,在司马相如出生地建司马墓,在白云山石崖上刻《子虚赋》、《上林赋》……1000米长、33米宽的相如大道两侧,都以仿古建筑为主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就此和谐统一。
2003年9月,蓬安县成立了司马相如研究会,将相如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为城市建设起到了智囊作用。关于相如文化研讨,2003年7月上旬举办了省市名家赴蓬安的采风笔会;2003年10月中旬,国际性专题大会在相如故里隆重举行,源远流长的相如文化,让蓬安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魅力倍增。
凤凰谷观音禅寺。每年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相传是观音出生、出家、得道的日期,每年此时佛教信众云集南海观音禅寺,方圆百里的香客赶来朝拜,形成南海观音庙会。
解放前,就有许多百里之外的香客赶来朝拜。随着寺庙的扩建,及周边环境的改善,观音庙会的规模不断扩大。每届庙会的前一个星期,庙内僧众便开始庙会的筹备工作,很多外地信徒在庙会的前几天便云集四川蓬安凤凰谷,为观音娘娘祝寿。届时僧众沐浴更衣,从清晨起便诵唱佛经。天亮之前,烧香许愿之人便络绎不绝,殿堂庙廊里的善男信女摩肩接踵,鞭炮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及至天亮。后来者只能将鞭炮香烛投向庙外的铁炉焚烧,有的就跪在庙门及路旁向观音娘娘祈求或许愿,三拜九叩以表诚心。进香时,有目不斜视的顶礼膜拜者,也有几步一跪一叩头的虔诚信徒;有心满意足的还愿者,也有怀揣心事来祈求佑护的善男信女烧香祈福的、求子的、旅游的、探险的。庙宇周边商铺林立,游人如织,有耍猴的、卖艺的、说大鼓书的、卖纪念品的,更多的是来庙会看热闹的,顺便许个心愿,可谓人声鼎沸,热闹异常。每年的三次庙会可接待信教群众近10万人。蓬安人民,依山傍水,繁衍生息。团结奋进,辛勤耕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勤劳的双手迎接远方的客人。
五、风景名胜
蓬安城区旅游景点众多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嘉陵第一桑梓、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大深南海、相如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
八景六胜
古“蓬州八景”:琴台夜月、嘉陵晚渡、牛渚渔歌、五马排空、广慈晓钟、马鞍樵唱、石壁晴云、双篷叠翠;
“蓬安六胜”:小乐山群佛雕像、巍巍龙角山、大深南海、省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避暑山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嘉陵第一桑梓”、抗蒙遗址运山城等。
金城山凤凰谷,金城山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鱼峰乡、南充市高坪区隆兴乡、蓬安县兴旺镇凤石乡的交界处,海拔824.6米,是川北最高点,为省级风景名胜,天然氧吧。主要景点有“小西天”、“南京门”、“神仙洞”、“晒经石”、“卧佛岩”、“白龙洞”、“打石洞”、“观日亭”、“金城禅院”、“盘丝洞”、“穿山洞”、“狮子崖”、“顶籽石”、“凤凰寺”、“凤凰谷”等108处。
小乐山,位于蓬安县城南9.2公里原河舒区镜内,有小锣山和大锣山。位于于河舒、柳滩、碧溪三乡镇之间。主要景点有千佛岩、大佛殿、大佛头像。
1983年7月23日,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15日,南充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山摩崖造像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镇,周口镇与锦屏镇,坐落在嘉陵江边的周口镇是蓬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又因宋代学者、《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曾路过此地,并驻足讲学、著书,后人因此又称“周子镇”。古镇以上河街、下河街、盐店街(又称红军街)、顺河街四条古街为主。
2006年,蓬安县人民政府全力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旅游品牌,决定恢复周子古镇、财神楼等著名景点,并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拟把财神楼建成集民俗游乐、特色茶饮、财神朝拜、江滩观景于一体的游客集散中心。
龙角山,位于蓬安县城周口镇西北,嘉陵江东岸,从1988年开始,蓬安历届县委、县政府开始筹建龙角山公园,至1998年龙角山公园建设工程启动,规划占地面积700亩,投入资金5000万元。
蓬安县白云寨风景区
白云寨风景区,位于蓬安县南部,距县城33公里,紧靠318国道,为南充市最大的林区,面积7575亩,山脉属华蓥山系,最高峰海拔827.3米(县境最高点)。开发10景、2沟、33峰、26弯,山上建有白云寨避暑山庄。
大深南海风景区,大深南海风景区是依托蓬安县大深沟水库的山水资源开发建设而成的风景旅游区,位于318国道济渡乡境内,距成都、重庆两小时车程,南充、广安一小时内到达,南有小平故居北有朱德故里。拥有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及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多重称号。
大深沟水库于1958年动工建设,1978年完工并下闸蓄水,集雨面积21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2.60公里,总库容1051万立方米,属全国防洪重点中型水库。景区占地8平方公里,森林、湖泊、碧峰、瀑布、峡谷、草地等构成了自然景观。
嘉陵第一桑梓,是融合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和嘉陵江蓬安段典型的田园风光概括产生的旅游区名称,按国家AAAA级旅游区规划建设。旅游区以蜿蜒美丽的嘉陵江为轴线,规划面积20余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江两岸三段四功能片十三区,包括一个全国魅力乡村,两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等人文资源;一片漫滩湿地,两个江心绿洲,四座名山等自然资源。
周子古镇,被誉为嘉陵江上最后的码头古镇。长约1000米的百年古街,除有首尾相连、错落有致的3000余套清代民居院落外,还保存有完好的濂溪祠、万寿宫、武圣宫、画江楼、沿仙观等古建筑遗址。
千亩漫滩,中国最大的湿地休闲公园。相如故城与周子古镇之间,4000余亩原生态的江滩芦苇丛生。
百牛渡江,嘉陵江上的奇观。源远流长的嘉陵江在流过美丽的蓬安县城后,由于江水的冲刷,泥沙的沉积,形成两个巨大的江中岛屿:太阳岛、月亮岛。
六、地方特产
凤石野生薄壳核桃是唐朝发现的并在灵观音修建了顶籽石,该品种在清朝时做成了闻名天下的满汉全席。凤石核桃的特点是:野生薄壳,手捏既食、味香、有补脑的功效,食后回味无穷。
蓬安特产河舒豆腐
河舒豆腐产于蓬安县河舒镇,河舒豆腐历史悠久。相传清顺治年间就有了名气。一直以来受人们喜爱。制作工艺繁复,种类多样,色香味俱全。一桌美味的“豆腐宴”。
吴馓子是司马相如故里一道古老的传统美食,有着几代人的传奇。吴氏祖传名特小吃,秘方考究、做工精致,采用水糖、黑芝麻、核桃、花生、黄豆、香料等,以嘉陵第一桑梓“神龙泉”水揉合,生坯三寸六,成品三寸一,色泽红润、香甜酥脆、入口化渣、回味无穷。沿江两岸,口口相传,嘉陵江畔,美食一绝。
七、荣誉称号
2020年3月31日,蓬安县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29日,蓬安县入选四川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八、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崔竹君 县长:唐方春 县政府电话: 0817—8609316 传真号码:0817—86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