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县
- 所属地区 四川省雅安市
- 政府电话 0835—8867939
- 人口(万人) 12.11
- 面积(平方公里) 2678
- 统计年度 2019
- GDP(亿元) 96.45
-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 6.12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3.3368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 1.3938
- 特色产业 石棉猕猴桃获得首届四川猕猴桃品鉴会(红肉组)金奖。
- 特色文化 安顺场、孟获城、田湾河风景区
石棉县
石棉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
一、 行政区划
石棉县,隶属四川雅安市,县域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大渡河中游,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1°55′-102°34′,北纬28°51′-29°32′,石棉县总面积2678平方千米,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夏雨集中、夜雨多、少暴风、无秋绵雨。截至2018年,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2.88万人。
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改土归流,将十四塞之地置顺河乡,清末“预备立宪”,顺河自成一自治乡,北岸全为顺河乡属地。民国三年(1914年),改清溪县为汉源县,属汉源县南区顺河乡。1952年5月9日,政务院批准正式建立石棉县。1956年1月,将王岗坪由汉源县划归石棉县后,县境域固定。2013年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沼气化县”。
截至2018年,石棉县辖1个街道、1个镇、5个乡、10个民族乡,县政府驻棉城街道。
二、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石棉县域位于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大渡河中游,在雅安市西南部,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5′-102°34′,北纬28°51′-29°32′。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76.5公里。幅员面积2678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贡嘎山南麓、大渡河中游,地处雅安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处。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市、北与泸定县毗邻。
地势地貌
石棉县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山脉多呈南北走向。西南部地势高峻挺拔,起伏变化大、多高峰,神仙梁子主峰海拔5793米,为雅安市最高峰;大渡河出境处为最低点,海拔780米。中山区(海拔1000-3500米)约占幅员面积的78%,河谷平坝主要位于大渡河沿岸,约占幅员面积的2%。地貌主要特征表现为复杂多样的山地地貌,尤以中高山为主要地貌。
气候
石棉县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大渡河谷对水汽来源和风速、风向影响较大,形成以下气候特征:(1)年均温度偏高的亚热带气候;(2)平均降水量偏少的季风气候;(3)夏雨集中、夜雨多、少暴风、无秋绵雨;(4)冬春干旱、山风强烈,夏秋多雨、无酷暑;(5)气温随高度降低、降水随高度增加变化显著。以县城为例:多年平均气温17.1℃、降水量777.4毫米,年日照时数为1245.6小时,无霜期平均326天,年蒸发量1573毫米,最热月份为8月,平均气温24.7℃,最冷月份为1月,平均气温为8℃。
水文
石棉县是全国水力资源富有的县之一,大渡河干流在县境内长79公里,年平均径流入境总量330.56亿立方米;境内大渡河水系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7条,总长530.6公里。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680万千瓦,可开发量540万千瓦。其中:大渡河规划三级,总装机358万千瓦;楠桠河规划“一库六级”,总装机79万千瓦;田湾河规划“一库三级”,总装机76万千瓦;松林河分属石棉县和九龙县,规划“一库九级”,总装机58.12万千瓦,石棉县境内规划总装机31.92万千瓦。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石棉县矿产资源较丰富,有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类矿。金属矿主要有金矿、铜矿、碲铋矿、铁矿和铅锌矿。金矿,平均品位3克/吨,远景矿石量大于2500万吨。境内无独立的铜矿床、矿点,全部为多金属铜矿化点,平均品位0.8%,远景矿石量大于1306.69万吨。铅锌矿矿石主要以硫化矿为主,矿石品位较富。碲铋矿是区内最具特色,也是最能反映该区构造复杂而又独特的矿床,碲通过铋元素做中间媒介形成了世界上独立的碲铋矿床,矿区平均品位(碲+铋)1-4%,探明矿石量5.729万吨。铁矿主要有四种类型:磁铁矿、黄铁矿、褐铁矿、菱铁矿,铁品位20-68%。非金属矿产有石材、石棉、硅石、石灰岩、云母、瓦板岩、珍珠岩、石墨、绿柱石等十余种。石棉主要有温石棉和闪石棉两种,有以C+D级保有储量2170万吨。石材主要有大理石、花岗石、板岩三大系列,其预测储量为14880万立方米。硅石在县内广泛分布,可分为两种:压溶硅石脉和充填硅石脉。能源矿主要有煤、温泉两种。区内煤产地有黄草山,美罗-迎政、孟获城三处,探明储量为280.04万吨。
植物资源
石棉县分布有高等植物208科900属2468种,其中:苔藓植物23科31属37种,蕨类植物29科51属123种,种子植物156科818属2308种,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植物主要有:红豆杉、独叶草、珙桐等;属国家Ⅱ级保护的主要有:四川红杉、油麦吊云杉、岷江柏木、篦齿三尖杉、华榛、水青树、连香树、香果树、樟树、黑壳楠、康定木兰、西康含笑、猫耳屎等。
动物资源
石棉县境内分布有脊椎动物28目89科227属359种,其中兽类66种,鸟类24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8种,鱼类1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黄喉貂、大灵猫、豹、林麝、牛羚、云豹、雪豹、金雕、雉鹑、绿尾虹雉、领角鸮、白唇鹿、黑颈鹤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小熊猫、豺、黑熊、水獭、金猫、猞猁、马麝、羚、斑羚、岩羊、鸢、雀鹰、雪鹑、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红腹角雉、勺鸡、灰鹤、大腓胸鹦鹉、红角鸮、纵纹腹小鸮、灰林鸮、毛冠鹿、白臀鹿、金猫、藏马鸡、血雉、黑眉锦蛇、康定滑蜥、草绿龙蜥、大渡河石龙子等。此外,松鼠、黄鼬、猪獾、灰尾兔、黑熊、喜马拉雅旱獭等数量也较大,四川林跳鼠和蹶鼠属石棉特有种。
1.人口
截至2018年,石棉县境内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侗族、瑶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2.11万人,其中户籍乡村人口8.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3.5万人。2018年,人口出生率14.25‰、死亡率7.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12‰。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实有人口12.88万人,城镇化率45%。
2.面积
石棉县总面积2678平方千米
三、经济发展
1.GDP及财政收入:
2019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45亿元,增长8.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增长7.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2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9亿元,增长10.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368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8元,增长10.5%。
2.产业状况
主动适应经济新形势,加快产业壮大培育,产业发展质效进一步升级。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建成黄果柑、枇杷标准化管理示范片2.2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果园1.6万亩。发展新品种蔬菜2000亩、中药材1000亩,生产上架香菇64万棒。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16亩。产销黄果柑6.6万吨、枇杷1.8万吨,产值超6亿元。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7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位居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创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2个。被认定为第六批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石棉猕猴桃获得首届四川猕猴桃品鉴会(红肉组)金奖。非洲猪瘟防控实现零疫情,猪肉生产供给保障充分。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新引进年产600万平方米石墨烯导热膜、2万吨三偏磷酸钠、2000万平方米人造岗石等项目8个。年产300吨精碲、25万吨无尘重钙母粒、80万吨功能性复合粉体新材料产业化技改扩建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年产1万吨石墨化加工锂电池负极材料、30万吨石英砂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高新技术企业1户。完成竹马工业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小水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园区对外连接道路A标段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6亿元,带动就业6000余人。旅游服务业蓬勃发展。稳步推进“五大龙头景区”〔注4〕建设,天府丽景艺家酒店、石棉温泉大酒店、茨格达海子一期建成投运。组建雅安沫水之春文化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广元堡“川矿记忆”文化区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王岗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启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年接待游客615.26万人次,增长11.8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3亿元,增长17.78%。被列入第二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单位名单。设立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19亿元,增长31%;农副产品、乡村旅游等网络销售额1.09亿元,增长26%。石棉“精塑电商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入选全国2019年网络扶贫典型案例。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定攻坚决胜信心,三大攻坚战进程进一步推进。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统筹资金3858.78万元,全力推进69个扶贫项目建设。开展脱贫攻坚全覆盖“大走访”和“两不愁三保障”〔注5〕大排查,做实做细已退出的26个贫困村、已脱贫的2151户7286名贫困人口“回头看”“回头帮”〔注6〕工作。全面完成8户41人凉山自发搬迁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圆满完成2019年贫困对象退出验收和省、市级核查。持续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100%,在成都平原经济圈同类考核的6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注7〕,开展县、乡、村三级河(湖)长巡河问河2.11万余次。增殖放流鱼苗32.2万尾。县城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大渡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地表水Ⅲ类及以上标准。获得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2545.3万元,增长11%。完成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获得转移支付资金3417万元。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率分别达100%、92.5%,信访举报整改率、办结率均达100%。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协调推进“三线一单”〔注8〕编制。实施“绿美石棉”九大专项行动〔注9〕,累计封山育林管护林地3.36万亩、造林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64%,国土绿化率达84.5%。栗子坪保护区大熊猫监测队被省林草局评为“最佳巡护团队”,草科乡获评“省级森林小镇”。坚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累计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注10〕2387.79万元。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快协调发展进程,城市品质和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在全市范围内率先通过省级审查。启动世行贷款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大渡河右岸石棉大桥至棉砂坝堤防建设。完成城区绿化景观提升(二期)、中心城区夜景亮化(二期)工程。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4.87%,人均公园面积达13.51平方米。完成城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厂渗滤液处理站等项目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投入运行。加快旧城改造,一号地块、西区地块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启动川心店地块、农贸市场地块、龙江首座等项目建设。道路交通通达便捷。启动泸石高速建设。完成雅西高速石棉南(孟获城)互通工程建设。改建农村公路157.2公里,新增道路安保设施47公里。改建硬化机耕道89.6公里、联户路51公里。加快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国省干线公路“PQI”〔注11〕通过省级检查验收。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注12〕,新改建农村厕所303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2%。大力推广农村垃圾分类,实现乡镇垃圾分类全覆盖。启动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559万元,完成433户农户屋面整治。巩固提升农村1.5万余人安全饮水。新创建幸福美丽新村10个。整合资金5320余万元,加快推进“安安松”产业支线〔注13〕建设。改造农村土坯房460户。整合资金5850余万元,启动田湾爱国集镇建设。完成干海子人行吊桥、烧房沟防洪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
3.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思路,努力增进民生福祉,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326人次。城镇新增就业245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2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6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8%。开发公益性岗位607个。成功创建全省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先进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城乡医疗救助1.67万人次,发放救助金654万元。3617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1433.91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70.3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99.95万元。兑现双拥、优抚、安置等补助734万元。完成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申报、信息采集和光荣牌悬挂工作,解决15批次320名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成功创建全省第十一届双拥模范县。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完成永和幼儿园、草八牌小学食堂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向阳教育园区建设。落实控辍保学六长〔注14〕责任制,资助学生13384人次1168.43万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覆盖率达100%。高考上线率达84%。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乙医院,县中医医院通过二甲复审。县妇幼保健院与省妇幼保健院深度合作,创建为全市第一家二甲妇幼保健院。完成疾控中心迁建,县中医医院迁建项目开工建设。柔性引进省市医疗专家36人,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县域内就诊率达91.84%。人口出生率12‰、死亡率6.45‰、自然增长率5.55‰。成功创建国家健康促进优秀县。完成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原宰羊乡、挖角乡分别成功创建国家、省级卫生乡镇。文化体育新闻事业异彩纷呈。完成独立工矿区全民健身中心、县图书馆升级改造、猛种堡子“拯救老屋行动”等项目建设。编纂完成全市首部以图片为主的志书《石棉图志》。成功举办“全民健身活力中国”全国羽毛球业余俱乐部联赛雅安大区赛、“川航熊猫之路”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石棉站)等各类体育赛事1200余场次。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红军强渡大渡河文化“六进”和历史科普活动。成立县融媒体中心,并入驻央视新闻移动网、四川观察、雅安电视台等中央、省、市媒体平台。
4.招商引资:
与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共同承办中国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着力打造中国(雅安)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基地“百亿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园”。成功引进瑞士欧米亚与贡嘎雪合作重组。全年签约引进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投资总额83.3亿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0.4亿元。民营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为企业减免税额1亿元以上。
四、历史文化
彝族年
彝语称为“库什”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各地区过彝族年没有固定、统一的时间,多数在秋末初冬的十一月中旬左右举行。最早不得提前于新历的十月前,最迟不超过次年新历的元月底,总之在汉族的春节以前必须过彝族年。
尔苏藏族的石头崇拜
尔苏人崇拜石头,崇拜巨石,崇拜白石,这与其他藏区和羌族的石崇拜相似。他们认为石头是灵物,能通神、鬼、人,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能驱除邪祟,引来善福。
五、风景名胜
景点介绍
• 安顺场国家AAAA级景区
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的安顺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首批100个红色旅游精品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以悲衬喜的红色旅游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距石棉县城10公里。同治二年(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胜利强渡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石
达开第二”的迷梦。由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分别题写碑名和馆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与川西古镇相得益彰,是集爱国主义教育、古镇休闲度假的旅游综合目的地。2013年9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芦山强烈地震后四川省首个接受国家验收的景区。
• 栗子坪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孟获城,距石棉县城52公里。景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海拔2200米,平均气温17摄氏度,具有冬季无严寒,夏秋无酷热的特点。孟获城景区集自然与民族风情为一体,春可观花、夏可纳凉、秋可看叶、冬可赏雪,是自然观光、森林浴、温泉疗养、娱乐、科考、休闲度假的胜地,景区独具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很好的融入了人文自然风貌之中。
公益海森林公园位于石棉县城南30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以天然原始森林与其它森林群落为主体,集山岳地貌景观、水景景观、动植物景观、人文景观等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月亮湖因湖面呈月牙状,故名“月亮湖”,传说月亮湖是孟获与祝融夫人情定之处。月亮湖属高原湖泊,海拔约2400米,水域面积约20000平方米,夏季水温约17℃,4-5月沿湖周边报春花竞相开放,花海无边。月亮湖四面环山,深藏于原始密林之中。
• 田湾河风景区
田湾河景区距石棉县城64公里,位于“蜀山之王”贡嘎山南坡。10余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白雪皑皑,“日照金山”分外壮观。景区可观日出、云海;有大热水、小热水温泉,药水泉被当地誉为神药水,含有6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冰川脚下的仁宗海和巴王海犹如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更加妩媚动人,是集原始森林、珍禽异兽、高山湖泊、独特高山冰川、温泉资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21]
• 王岗坪景区
“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的最佳观景平台-王岗坪,距县城70公里,是连接成都至康定的又一茶马古道,曾是汉代雅州第一“省会”-牦牛县古县址。这里水资源非常丰富,到处都是飞涧流水,来往的商客脚上的水还没干便又要涉水而过,故称“七十二道脚步干”。
景区拥有错落的森林、惊艳的红石崖、灵动的彩虹瀑布,景观优美,人文景物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地理位置特殊,是自驾休闲旅游、自然摄影、考古探秘、驴友徒步和探险猎奇的理想之地。
• 七里坝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沫水湖畔,金果人家”七里坝位于石棉县城北部,大渡河中上游,距县城32公里,处川云西线、川藏南线的交通要到,为“蜀山之王”贡嘎山最佳观景平台王岗坪度假区门户。七里坝依山傍水,显山亮水,环境优美,共有32户91人,为“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新村建设点。
• 蟹螺堡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蟹螺堡子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为中国首部深入挖掘尔苏藏族文化的故事影片《觉里曼姆》拍摄地,距县城18公里,居住在这里的木雅尔苏藏族族群充满神秘,被外界专家、学者称作为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活化石”,每年农历冬月十五为木雅藏族晒佛的日子,农历八月十五为尔苏藏族一年一度的环山鸡节。“环山鸡节”被列为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华夏大地秋日过新年之族群,其使用的图像文字比纳西东巴文字还早。
• 三索窝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索窝景区位于石棉县迎政乡南端,辐射新民村、红旗村,距离石棉县城10公里,海拔1000-1500米。景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环境怡人,背靠绵延群山,前邻奔腾大渡河,整体建筑风貌为川西民居风格,地方文化特色突出,有世界枇杷文化村、环境优美示范村、移民扶贫示范村、神泉、神树、生态采摘体验园等景点交相辉映。
旅游指南
石棉县安顺场红军强渡大渡河渡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打造的百个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之一;尔苏木雅藏族文化和以石儿山翼王亭、烈士陵园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田湾河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孟获城高山草甸和公益海森林公园是四川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有瀑布沟、龙头石、大岗山三大库区风光等县城景观。
六、地方特产
石棉县特产有板栗、核桃、柑橘和天麻、贝母、大黄、虫草等名贵药材。有国家保护的大熊猫、小熊猫、麝、豹、熊等稀有动物。2016年9月,石棉县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七、荣誉称号
2013年,石棉县被省政府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四川省沼气化县”。
2016年,石棉县保持“省级绿化模范县”称号,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20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为“2019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八、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罗刚 县长:张瑜锋 县政府电话:0835—8867939 传真号码:0835-8862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