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县级行政单位 > 甘孜县

甘孜县

甘孜县

甘孜县隶属四川省甘孜州。

一、 行政区划

甘孜县位于甘孜州北部,康北地区腹心地带隶属于四川管辖。甘孜县是一座多山的县城,境内山环水绕。甘孜县城海拔3390米,距州府所在地康定385公里。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雅砻江上游。地处东经99°08′—100°25′,北纬31°24′—32°54′。“甘孜”为寺庙名称,意为洁白美丽的地方,拥有1300年建制史。

甘孜县面积7357平方公里。甘孜县境内居住有藏、汉、回、苗、彝、壮、布依、满、白、土家等11个民族,藏族人口占95%以上。

甘孜县有耕地13092公顷,常年播种面积达9300公顷左右,农作物以青稞、豌豆、小麦为主。

甘孜县县城驻地甘孜镇。

全县辖21个乡(镇),219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

5个片区:城关片区、拖坝片区、东谷片区、绒坝岔片区、达通玛片区。

21个乡(镇):甘孜镇、拖坝乡、庭卡乡、色西底乡、下雄乡、四通达乡、泥柯乡、夺多乡、南多乡、呷拉乡、来马镇、仁果乡、昔色乡、生康乡、南隆乡、卡攻乡、扎科乡、大德乡、查龙镇、茶扎乡、卡龙乡。

二、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甘孜县位于四川西部,甘孜州北部,长江支流——雅砻江上游,东与炉霍县接壤,西与德格县毗邻,南与新龙县、白玉县交界,北与石渠县、色达县、青海省相依。县境介于北纬31°24′——32°53′和东经99°08′——100°25′之间,南北长164公里,东西宽117公里,幅员面积7358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成都752公里,距州府康定385公里。

地形地貌

甘孜县群峦起伏,地处横断山脉东北边缘,是丘原向山原的过度地带,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北有巴颜喀拉山,东有果拉狼山,沙鲁里山屹立西南,形成一个大大的“川”字。全县最高山海拔5688米,最低海拔3325米,县城海拔3410米,属高山寒温带气候,冬长夏短。 [5]

气候

甘孜县属高山寒温带气候,冬长夏短;县城一带属高原河谷气候,寒冷干燥,澄彻晴朗,地势开阔,日照多,辐射强,年日照时数2640小时,有“小太阳城”之称,年平均气温5.6℃,最高气温31.7℃,最低气温极值-28.9℃,年平均降水量636.5毫米,含氧量相当于平原的67%。

水文

甘孜县有雅砻江、达曲、泥曲三条主要河流顺其山脉走向流经县境。另有50余条河流,构成树枝状水域。三条主河在甘孜县境内分别流长为92公里、154公里、42公里,河流总量3131.8公里,水面面积36.34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甘孜县金矿资源较为丰富,是甘孜州五大产金县之一,至2006年底,已发现矿种有15种,其中金属矿物有:金、锑、锰、镍、铁、铬;非金属矿物有水晶、煤、硫磺、滑石、石膏、石灰石、大理石等。现已找到各类矿产地70处,以金矿、锑矿、石灰岩矿等为可开发优势矿种。已初步探明嘎拉金矿贮量20吨,丘洛金矿贮量50吨,拉普金矿贮量1.5吨。

生物资源

甘孜县动植物资源:主要有獐、鹿、黄羊、狐、猴、熊、豹、马鸡等20多种野生动物居住在此;

甘孜县优势树种有云杉、冷杉、铁杉、柏林、杨树等,主要分布在高山峡谷区。在高山陡坡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獐、鹿、黄羊、狐、猴、熊、豹、马鸡等20多种野生动物;生长着虫草、贝母、雪莲花、大黄、甘松、羌活等170多种野生植物和药材。野生植物中包括名贵药材虫草、贝母、大黄、甘松、羌活、雪莲等170多种。

水利资源

甘孜县河流总量3131.8公里,水面面积36.34平方公里。另有41个高山海子和现代冰川分布县内,面积6.55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为24亿立方米,加上三条大河的过境容水量117.38亿立方米,共141.38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资源蕴藏量为53.72万千瓦。 [5]

土地资源

2006年,甘孜县有可耕地19.64万亩,常年播面14万亩,其中,雅砻江沿岸宽谷地带面积最大,上至绒坝岔区,下至拖坝区,长46公里,地平土肥,占全县可耕土地的89%,天然草场面积达900万亩,森林面积16.2万亩。

1.人口

甘孜县辖5个片区、21个乡(镇)、219个行政村,有藏、汉、回等13个民族,201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7.3万人,藏族人口占95%以上。

2.面积

甘孜县面积7357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

1.GDP及财政收入:

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7亿元,同比增长(下同)6.7%;实现工业增加值5415万元,增长17.2%;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2亿元,增长24.4%;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82万元,增长7.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9亿元,增长12.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63元,增长8.3%;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67元,增长10.3%。

2.产业状况:

工业经济指标改善。截止9月,预计工业增加值完成4389万元。规上工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269万元,2户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增加值持续正增长;完成技改投资4154万元;二是商品零售市场回暖。截止9月,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6476.6万元;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3130万元,增速2%。三是市场监测运行平稳。以民生保障为重心,按时准确进行生活必需品指数监控和数据上报,有效保障市场供应和稳定。

现代农牧业加速发展。紧紧围绕北部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全面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建成蔬菜、青稞、中藏药业等产业基地6.61万亩;建成人工饲草基地1.28万亩、牲畜暖棚50个、标准化集体牧场9个。投资3977.14万元,实施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地力保护、退化草原改良等项目,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巩固省级青稞种植基地标准化创建成果,投资1000万元,实施格萨尔青稞文化园建设,青稞、牦牛肉等系列特色产品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全年粮食播面达16.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96万吨;牲畜存栏23.02万头,牲畜“三率”分别达25.5%、25.22%、16%。

商贸物流持续发展。持续深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深入推进发展软环境专项整治,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投资3600万元,实施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县级公共服务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成运营。全县共有法人单位914个,产业活动单位84个,个体工商户1951户;新增限额以上企业2家、服务业规上企业1家;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金达22.5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5.6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2.6%。传统商贸、现代物流等行业规模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全县民营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民间投资等也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清洁能源有序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科学有序开发清洁能源,投资2.25亿元,建成甘孜县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一期工程,32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续受益;投资7000万元,启动实施甘孜县城镇液化气利用建设项目;投资800万元,实施下雄乡地庆二村1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扶贫项目。预计全年电站上网电量13907万度。

3.社会事业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所,其中:中学1所,城区小学4所,城区幼儿园3所,乡中心完小21所,教学点5所,私立学校1所(甲登私立小学)。

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347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2972人,小学在校生7486人,初中在校生2548人,高中在校生465人。

教育系统共有教职员工1466名,其中:正式教职工719名,编制外教师180名,村级学前教育辅导员253名,合同制生活管理员110名,合同制炊事员170名,其它34人。教育系统共有党员153人(10月新转正7人)。

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深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投资1.71亿元,实施甘孜县边远农牧区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第二幼儿园及11个乡镇幼儿园建设,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887.34万元,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补助资金742.87万元、免除学杂费708.82万元,减免幼儿保教费180.9万元。发放助学贷款374.97万元,高考本科上线52人,“9 3”中职教育108人。

卫计事业持续向好。全面实施“健康甘孜2030”行动计划,进一步巩固完善分级诊疗和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深化包虫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完成县妇计中心、疾控中心“创等达标”,中藏医院顺利通过民族医院“二甲”复审。投资1963.5万元,完成县人民医院达通玛分院、中藏医院骨科住院部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医疗保障救助政策,兑现卫生扶贫资金、医药爱心基金37.99万元;强化健康管理服务,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3%,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达92.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文化惠民行动,将珠牡迎秋节定为甘孜县民俗节假日,时隔十年,再次成功举办珠牡迎秋节,加快发展、感恩奋进的氛围空前浓厚。投资2698.05万元,完成群众文化中心建设,文化引领作用切实发挥。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开展群众文艺演出58场次;完成有线电视数字转换工程,建成广播“村村响”53个。

4.招商引资:

投资3977.14万元,实施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地力保护、退化草原改良等项目,农牧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巩固省级青稞种植基地标准化创建成果,投资1000万元,实施格萨尔青稞文化园建设,青稞、牦牛肉等系列特色产品研发工作有序推进。全年粮食播面达16.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96万吨;牲畜存栏23.02万头,牲畜“三率”分别达25.5%、25.22%、16%。

5.交通状况

甘孜县交通建设起步晚,至2006年底,甘孜县县共有2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至今还有177个行政村未通公路,占80.82%。至2006年底甘孜县境内有公路572.1公里,其中国道一条(317线)80公里,县道2条44公里,联网路2条39.5公里其中甘炉联网路21公里,卡然联网路18.5公里,专用公路2条10.4公里,其余的398.2公里均为区乡道公路。公路交通是甘孜县唯一交通运输方式,由于县境内公路路况较差,农牧民群众的出行极其不便,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甘孜格萨尔机场已经展开前期工作,预计2015年开始修建,届时将极大地改善甘孜的交通环境。

2019年9月16日,甘孜格萨尔机场建成通航。

四、历史文化

甘孜人杰地灵。千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用他们惊人的智慧,超常的创造力谱写了灿烂辉煌,值得整个藏民族骄傲和自豪的历史。古朴庄严的甘孜寺、大金寺、德贡波、东谷寺等43座古刹名寺,为甘孜这块灿烂的明珠更加增彩溢辉;五大教派齐全的藏传佛教、风格独特的寺庙建筑、民间建筑以及藏画、手工艺品、古朴风韵的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特别是名扬天下的甘孜踢踏为甘孜奠定了厚重的文化低蕴,甘孜堪称文化之都。

这里有岭·格萨尔的传奇故事和古老踪迹。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出了噶玛噶举教派的创始人都松钦巴,倡建霍尔十三座寺庙的哲蚌寺法王昂翁彭措,著名爱国人士阿旺嘉措,著名宗教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并谱写了朱德总司令与五世格达活佛之间“军爱民、民拥军”的千古颂歌。

宗教文化  著名的格鲁派寺庙“霍尔十三寺”在甘孜县境内就有六座寺庙。众多的寺庙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区、乡、镇上,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的四座寺庙可以称得上是康北地区寺庙文化的精品。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利寺,为全国著名宗教界爱国人士五世格达活佛主持的寺庙,1980年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设立格达活佛纪念堂,。  古文化遗址  汉人寺是体现藏汉民族团结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庙,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是县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结构巧妙,融合了藏汉建筑风格,是藏汉民族工匠聪明才智的合璧之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红军文化  1936年 3月,红军三十军向甘孜进发,并顺利驻扎甘孜,为了更好地发挥当地藏民的积极作用,实施民族团结平等,发展生产,支持红军北上抗日,在康区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革命政府--“甘孜博巴政府”。 6月,红四方面军和六军团在甘孜孜苏寺门前举行了长征历史上有名的甘孜会师。

活佛在甘孜县

7月,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等主持召开了一次团结会议——甘孜会议,对实现两大主力红军——二、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两方面军为庆祝胜利会师,在甘孜县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7月16日,红军总部离开甘孜,向东谷转移。短短的半年里,红军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红军的遗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  格萨尔文化  流传广泛的一道弦子词里称:“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尔遗址上”,即昔日霍尔国的遗址之上。格萨尔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许多关于格萨尔王的美丽传说。如:奶龙神山上有格萨尔王的修行洞、赛马处、降妖处,有格萨尔的降生图案,岩石自成的格萨尔的仓库和家犬、奶牛、拴马石等等,在扎日拥康神山上有格萨尔王征战时留下的号角、战鼓。另外,在民间还有多位说唱老艺人及保有多本格萨尔说唱本。  

民俗文化  甘孜县是川西北高原康巴文化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无论是神山、圣水、牧区文化、藏传佛教寺庙文化,还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建筑、藏画、手工艺品及独具古朴风韵的民间舞蹈、文学艺术等民俗风情都是康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甘孜县是一个集藏族歌舞种类于一身的“歌舞之乡”,有在公元八至九世纪传入的甘孜藏戏、有白利寺五世格达活佛创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格达弦子。有盛行于上千年的甘孜锅庄,更有独树一帜、决无第二的“甘孜踢踏舞”。踢踏舞藏语称为“夏卓”,是集“词、琴、歌、舞、踏点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不限人数,少则一人,多则数百人上千人。表演场地不限,室内、家庭、田间地头均可兴至起舞。

五、风景名胜

甘孜县处于甘孜州“南北两条线”的北线腹心地带,东至东谷探究熠熠生辉的藏传佛教文化;西往绒坝岔雅砻河谷;北上达通玛草原、西北抵扎科;共有开放寺庙35座。藏区著名神山———奶龙山。

景点

雅江贡嘎雪山

雪山之王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观雪最佳处是雅江祝桑乡。牧场观赏贡嘎山的最佳时间是冬季的落日和有月光的夜晚。贡嘎山主峰周围,次峰错落有致,夕照群山金碧辉煌。

塔公雅拉雪山

雅拉雪山从塔公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冬日一层厚厚的新雪覆盖山顶,在湛蓝如洗的天空映衬下,莹洁如玉,银光炫耀。

九龙伍须海

伍须海给人的印象是亲切的,冬天湖水已结成厚厚的冰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溜冰场,人在上面溜冰可以随心所欲展示你的舞姿。当地人习俗,喜欢在年初四穿着华丽服饰携亲带友到伍须海“耍坝子”,在湖畔野炊欢歌,跳锅庄迎接新年。

雀儿山

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雅砻江景观带

雅砻江发源于青海南部和四川西北部,这里有雪山冰川、田园牧场、河滩谷地、高山植被;也有神山圣湖、宗教名胜、历史古迹和古朴的民风民俗。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构成了一幅神秘、古朴而又壮丽的画面。雅砻江从西北向东南流去,流经绒坝岔,流到甘孜镇,后又绕城离去,在县境内流长92公里,沿河两岸土地肥沃,物产茂盛,风光旖旎,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富集地带。

营官藏寨

在青山脚下,绿树环抱,小溪流径之地,远远地便能看见屋檐下、窗户的壁墙上勾画着象征纯洁白线的藏寨民居。一幢幢藏寨民居那么和谐地与大自然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旅游攻略

六、地方特产

甘孜县主要特产有鹿茸、麝香、贝母、虫草等以本地青稞加工生产的水淘糌、青稞酒等。

甘孜日布

甘孜日布,俗称格玛达协,意为“甘孜丸”是第一世扎嘎活佛向巴绕登首创,由二十余种药材配方而成。此药有三百年历史,是著名藏医药。

水淘糌粑

以美可口而闻名于康巴。一九九二年,雪山牌糌粑以质、味、色、香四者俱佳等特点受到州内外的好评,正式获得专利权。糌粑是整个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营养丰富,携带及食用方便。

甲恩酥油茶

甲恩茶,是甘孜县独具风味的茶,甲恩茶在甘孜城乡极为普遍,制作简单、方便,先用茶罐把茶倒入专制的茶桶中,加入酥油、盐、少许牛奶或奶粉,用搅棒上下反复搅打四、五十次后即可斟用。此茶不仅色乡美味香,回味无穷。还有御寒、耐饿、提神之功效。

七、荣誉称号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2020中国人际信用百佳县市。

八、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雷建平 县长:龙明阿真 县政府电话:0836-76346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