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小镇
  • 项目
  • 企业
首页 > 特色小镇 > 县级行政单位 > 甘洛县

甘洛县

甘洛县

甘洛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一、 行政区划

甘洛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横跨东经102°27′38″~103°01′45″,北纬28°38′24″~29°18′32″,东以马鞍山为界,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交界;南与美姑、越西县接壤;西与雅安市石棉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雅安市望。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50.79平方公里。2014年,全县总人口为227699人。

1956年12月建县时名为呷洛县,因“呷”字读音与原地名误差太大,1959年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甘洛县。

截止2018年,甘洛县下辖7个镇、21个乡。

镇:新市坝镇、田坝镇、海棠镇、吉米镇、斯觉镇、普昌镇、玉田镇。

乡:前进乡、胜利乡、新茶乡、两河乡、里克乡、尼尔觉乡、拉莫乡、波波乡、阿嘎乡、阿尔乡、石海乡、团结乡、嘎日乡、则拉乡、坪坝乡、蓼坪乡、阿兹觉乡、乌史大桥乡、黑马乡、沙岱乡、苏雄乡。

2020年06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盐源县等5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20〕7号)

二、自然地理

甘洛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县境东北隔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 [2] 东以马鞍山为界,与乐山市峨边县和金口河区交界;南与美姑县、越西县接壤;西与雅安市石棉县、越西县毗邻;北临大渡河与雅安市相望, 介于东经120°28′~103°01′。北纬28°38′~29°18′之间。

地貌

甘洛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的地带,全为山地,岭高谷深,河谷地带间有台地斜坝与河边小坝,西部有较大的高山间狭长斜坝。县境东部连绵数十里的特克哄哄山,由8座4000多米和60多座3000米以上的山峰组成;中部最高峰—马鞍山,为全县最高点,海拔4288米;南部高山重叠与凉山中部大山相接,额颇阿莫山高3905米;西部横亘着3922米的碧鸡山以及大药山、小药山、轿顶山等山。

水文

甘洛县境内尼日河来自越西,从西南入境,斜切全境,在境内接纳斯觉河、甘洛河、田坝河等水流,于东北境注入大渡河。

气候

甘洛县属中亚热带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光照充足,降雨集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日照166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80毫米,全年无霜期326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甘洛县土地总面积322.6275万亩,其中农、林、牧、工矿业、城镇、交通等用地310.9万亩,占幅员面积的96.38﹪,水域2.2160万亩,占幅员面积的0.6869﹪。2006年全县有常耕地面积87万亩,森林面积77.1万亩,天然草场面积86.5万亩。

矿产资源

甘洛县已探明的有铅锌矿蕴藏量548.1万吨、铜矿蕴藏量3646.6万吨、铁矿蕴藏量3027万吨、铝土矿蕴藏量120万吨、菱镁矿蕴藏量136.48万吨、石膏蕴藏量226.7万吨、煤矿蕴藏量1093.73万吨、石灰石蕴藏量2.38亿吨、花岗石蕴藏量1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

截止2012年,甘洛县境内动物资源种类常见的有23种,其中属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扭角羚、小熊猫、豹、绿尾红雉、岩羊、水獭、白腹锦鸡等,其他主要野生动物有熊、野猪、獐、麂、猴、狐狸、刺猬、松鼠、黄鼠、鼯鼠等。

植物资源

截止2012年,甘洛县境内植物主要有樟树、楠木、青松、桦木等,其中珍稀树种有:银杏、三尖衫、连香、杜仲、厚朴、桢楠、香樟、红椿等。

药材资源

截止2012年,甘洛县境内中药材资源有天麻、虫草、贝母、丹皮、龙胆草、桔梗、防风、党参、泡参、当归、牛夕、三七、黄连等。草类资源有87科,491种。

水资源

截止2012年,甘洛县境内7条主要河流和支流,溪、涧长390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95万千瓦,其中尼日河53.53万千瓦占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的56.18﹪,甘洛河水能蕴藏量22.2万千瓦,占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的23.29﹪,全县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量55.62万千瓦,已开发利用水电装机容量8.1万千瓦,正在建设的15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3.2万千瓦。

1.人口

2018年,全县总人口为235047人,比上年增加2758人,增长1.19%;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87013人,比重为79.56%,其中:彝族1826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68%。全年出生人口为7068人,出生率为30.25‰,死亡人口为2848人,死亡率为12.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06‰(公安年报)。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万人,城镇化率为22.43%。

2.面积

全县行政区域面积2150.79平方公里。

三、经济发展

1.GDP及财政收入:

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5亿元,同比增长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8:31.7:48.5。

重大项目拉动引领。组织实施年度计划投资30.24亿元的51个重大重点项目,项目动态储备投资规模达68.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

农业产业增量增质。

整合涉农资金4.68亿元,落实产业发展资金2.69亿元,加快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完成农作物播面45.45万亩,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达26.56万亩;启动总投资2.3亿元的9个农业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完成203公里产业路建设,新建5889户11.78万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非洲猪瘟疫情防范有力,畜禽出栏96.29万头(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累计成立农民专合社811个、家庭农场265个。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壮大“海棠产业园区”核心,完成《甘洛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2017-2030)》修编、环评和审查工作,海棠产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0家,5家开工建设,5家建成投产,实现产值3.85亿元。稳步推进矿业开发,完成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调整和4个矿权探转采,实现铅锌原矿生产量30万吨,磷矿原矿生产量10万吨,产值4.1亿元。持续壮大水电产业,实施水电电价联动政策,试点留存电量政策,着力破除富余电力消纳瓶颈,实现发电量17.4亿度,增长4.7%。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列全州第一。顺利通过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中期绩效评价。在成都、绵竹等地开设6家甘洛农特产品线下直营店,打响了甘洛品牌走出去的第一枪。全年实现网络销售额2306万元,直营店销售额达1558万元。培育升规入统企业2家。加快建筑业发展,实现建筑业产值1.55亿元,增长29%。4个旅游示范村加快建设。

2.产业状况:

农村经济

全年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373035亩、油料播种面积18300亩、药材播种面积15000亩、蔬菜面积达40515亩。

全年粮食产量109606吨,增产272吨,增幅0.2%,其中:大春粮食产量达101178吨,比上年同期增产301吨,增长0.3%;小春粮食产量8428吨,减产29吨,减少0.3%。

2018年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牛出栏18973头,比上年增加502头,较上年增长2.7%;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出栏153334只,比上年减少2482只,下降1.6%;出栏肉猪195120头,比上年增加3490头,增长1.8%;肉类总产量17968吨,比上年增加378吨,增长2.1%。

年末大牲畜存栏数74258头,比上年减少1017头,减少1.35%,其中:牛存栏53749头,下降1.8%。猪存栏144980头,增长0.5%。羊存栏163568只,下降9.8%。

工业

2018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223亿元,同比增长11.7%(可比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3263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7%。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额170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技改性投资完成额48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3%。

交通运输

2018年末公路总里程1029.63公里,县境内铁路总里程62.5公里。

商贸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城乡市场进一步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12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4%。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组,城镇为7681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乡村为433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8%。

3.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2018年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5761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69%。全县有学校数93所,其中:小学83所,初中8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36288人,其中小学在校27073人,初中在校9215人。2017年,小学招生数4500人,少数民族4123人 ;初中阶段招生数 327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994人:高中招生622人,毕业生人数554人。2018年,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数 347人,较上年增长15.28 %,在校生1532人,较上年增长 13.98 %。在园幼儿人数13151人,较上年的 12861人增加290 人,增长2.25%。年末小学教职工人数 1199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代课教师78人;中学教职工人数(含九年制学校和高完中) 744人,其中专任教师759人;幼儿园教职工人数257人,其中专任教师158人。

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

广播电视事业。2018年,全县有广播站29个,广播节目人口覆盖率达98 %;电视差转台0个,直播卫星接收机 802台,有线电视节目110套,闭路电视总户数1483户,电视节目的覆盖率为 98 %。放映“2131”农村公益电影2730场次。2018年文化体育与传媒全年支出21371901.53元,文化站28所,农家书屋227间,共有图书 398200册。

体育事业。

甘洛举重队成绩显著,在2018年四川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等赛事中取得了铜牌1枚;全县有一级运动员2名;二级运动员12名。全县有篮球等级裁判员10人,其中二级裁判员4人,少数民族7人。2018年少年体校在校学生共184人。

卫生事业。2018年,全县卫生机构33个,其中:有医院4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28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817张,其中:医院590张、卫生院207张、妇幼保健站20张。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989人,其中:执业医师241名、执业助理医师81名、注册护士517名、药师(士)28名、检验技师(士)30名,其他人员92人,有卫生防疫人员59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56‰,较上年高3.46个千分点,婴儿死亡率6.6‰,比上年高2.16个千分点。深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县参合农民203276人,比上年增加2602人,增长1.3%.

财政、金融

2018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完成3410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20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7%。地方财政支出3112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7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54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49%;公共安全支出11776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78%;教育支出5756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8.5%;医疗卫生支出19403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23%;农林水事务支出107315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4.48%,科学技术支出337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0.1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693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6.65%。

金融服务不断健全,乡镇服务网点建设不断完善,助农发展成效明显,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6854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3028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863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2%。

人 口

2018年,全县总人口为235047人,比上年增加2758人,增长1.19%;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87013人,比重为79.56%,其中:彝族182600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7.68%。全年出生人口为7068人,出生率为30.25‰,死亡人口为2848人,死亡率为12.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06‰(公安年报)。年末常住人口2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8万人,城镇化率为22.43%。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606.83元,较上年增893元,增长1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275.15元,较上年增加2000元,增长8.2%。

社会保障。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应保尽保。2018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人数6526人,参加新农村养老保险人数91837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145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921人。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69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259人,全年共向省内外输出劳务5.65万人,其中省内3.03万人、省外2.62万人。城镇低保人员实现了应保尽保,2018年,全县纳入低保人数24563人,涉及9002户,发放低保金5785.1万元;其中全县农村低保纳入8288户23202人,发放低保金5289.5万元;全县“五保”人员516人,发放五保补助金281.2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18017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70万元。

5.交通状况

2014年末,甘洛县公路总里程108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有951公里;县境内铁路总里程62公里;全年公路客运周转量8971万人/公里,较上年同期增长6%;公路货运周转量5405万吨/公里,较上年同期下降2.8%。

四、历史文化

甘洛,彝语为甘姓人居住的山谷。1956年12月建县时名为呷洛,因“呷”字读音与原地名误差太大,1959年报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甘洛。 甘洛县地处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东经120°28′—103°01′。北纬28°38′—29°18′之间。县境东北隔大渡河与汉源县相望,东临峨边县、金口河工农区;南连美姑、越西两县;西与石棉、越西两县接壤。

五、风景名胜

综述

甘洛县有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宾馆、旅社、招待所共68家,床位1393张。

海棠古镇

海棠古镇位于甘洛县城西北22.5公里处,占地面积27440平方米。古镇包括大街、中街、正街和几条巷,四周古城墙周长约900多米,并开有东西北三门。海棠古镇为南方丝绸之路(零关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明清至民国时是较为繁华的商品集散地和屯兵之地。

彝族土司衙门遗址

甘洛县境内有三处,即“阿日土司衙门”、“煖带密土司衙门”、“煖带田坝土司衙门”。

清溪古道

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潺响回环,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马蹄印深深陷于其中,古道旁尚有护路兵营的“齐民雕”遗址。

马鞍山

甘洛“马鞍山”,位于四川省马鞍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达180科447属1500余种,栖息着包括国宝大熊猫在内的300多种野生动物。

吉日波

彝族史前传说中的名山“吉日波”,侧观酷似金字塔,彝语意为“闪光的地方”或“秤星”,传说它是彝民族繁衍的原初,由此成为彝人心中的圣山。

德布洛莫

德布洛莫地处县境东南的丛山之中,山中森林密布,怪石狰狞,泉水多眼嵌于岩下,怪异之声常令山民毛骨耸然,加之充满神秘和恐怖的传说,被彝人称为“魔鬼之山”,成为凉山的神秘之地。

六、地方特产

青刺果

青娜油原料青刺果于每年农历5月成熟,每当这个时候,成群结队的摩梭妇女背挎篾篼,手执长弯钩,到茂密的青刺林里采集青刺果,然后淘洗干净,晒干后磨成细小颗粒,筛去糠壳,再晒干,然后将晒干的粉粒置于蒸笼内蒸到八成熟后装入麻布‘袋内真热榨油。摩梭人的榨油工具由较为原始的木、石、竹三种器材组成。

野生蕨菜

蕨,赢类植物,凤尾蕨科植物的总称。多年生草本,高1米左右,根状茎蔓于土中,被棕色细毛。叶大,多回羽状复叶,适应性强,常集中成片生长。根状茎富含淀粉,可提纯供食用或药用,幼叶即当地所称的蕨菜,为时鲜野味,有去暴热,利水道,降血压等效用,清热、降毒、利尿、止血和降压。

黑山羊

甘洛黑山羊独特之处在于全身黑毛,生长发育快,周岁体重可达23-27公斤,板皮厚满,皮毛质软细小,瘦肉率高,肉质鲜嫩,味美膻气少。

黑苦荞

甘洛黑苦荞,色泽乌黑,颗粒大,品质优,种植历史悠久,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七、荣誉称号

2020年6月30日,甘洛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八、联系方式

县委书记:陈建生 县长:陈华 县政府电话:0834—7819883 传真号码:0834—7819201。


返回顶部